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880860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二 生 物 (选修)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酶 B葡萄糖 CCO2 D氨基酸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C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3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

2、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4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5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

3、的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D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6人体内某一激素调节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会导致A血糖浓度不变 B血糖浓度升高C肝糖原水解加快 D血糖浓度降低7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

4、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9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C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

5、工处理过程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10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B若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则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C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是极性运输D该实验证明放射性同位素14C具有促进IAA和ABA在茎尖切段中进行极性运输的作用11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

6、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组是将相同的根尖放在蒸馏水中进行培养B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相同12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

7、,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13人工方法获得无子番茄的措施是A在传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B开花后,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C开花后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4我国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全面两孩”,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15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

8、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16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有关,与生物自身特点无关C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D. 只有人类活动才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7下列

9、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18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

10、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19在一片约33 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为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 D略小于520“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有A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B将活化好的酵母放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C用滤纸将盖玻片边缘多余的培养液吸除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静置片刻,观察计数二多

11、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一般来说,溶液浓度高低与渗透压大小呈负相关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冬季气温偏低D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22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 m50 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

12、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它们种群的大小2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意味着生态系统在衰退24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

13、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B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唯一免疫细胞C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D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25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第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8 题,共计 65

14、分。26(8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注: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27(9分)图甲代表机体神经调节的局部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不同的神经元,a、b、c、d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