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18806948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89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古诗文复习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古诗文 附: 古诗词名句默写命题分析与答题策略 1命题分析 近几年中考对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的考查,以传统的名 家名篇名句为重点,分值一般在812分之间。具体考 点与考查角度、题型如下所示: 考 点考查角度题 型 直接型默 写 给出上句或下句,直接默写与之相对应的下句或 上句。 填空题 理解型默 写 结合具体语境或提示,默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开放型默 写 根据试题提出的某种要求默写,答案可以是多种 多样的。 运用型默 写 设计生活中的某个场景,默写与情景相符的古诗 文名句。 2答题策略 (1)直接型默写题 答好这类题,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 ,多记多写。对于必考篇目,一

2、定要做到“句句落实,篇 篇过关”,并且注意字词的准确无误。如“天涯若比邻”中 的“涯”不要写成“崖”,否则,该题不得分。 (2)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是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和要求默写相关内容。同学 们不仅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 ,在把握诗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 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要避免答非所问。解答理解默写 题,可以参照下面表格: 认真审 题 细心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眼高手低,要认真 思考、分析。 抓关键 词 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 明或暗地提示、限制了答案。 做到三 看 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 一句诗

3、,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 语更要重视。 (3)开放型默写题 此类题的题干只是提出了某种要求,让考生根据要求任 意默写,因此,答题空间是很广阔的,但同时,对审题 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平时多积累一些课内外的诗词名句 ,并注意归纳和比较,解题时才能游刃有余。积累时注 意对名句进行分类,如“诗中酒”“诗中愁”等。 (4)运用型默写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在特定生活情景中运用古诗文名句的能 力。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从自己的古诗词积累中搜索 最恰当的句子正确、规范书写。 古诗词鉴赏命题分析与答题策略 1命题分析 对古诗词阅读能力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头 戏”,题型多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与

4、对佳句的赏析。分值 一般为34分。具体考点与考查角度、题型如下所示: 考 点考查角度题 型 思想情 感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阐述诗歌所蕴含 的观点、态度。 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语言特 色 品味用词的妙处,赏析佳句的特点。 意象意 境 把握诗词包含的意象,感悟诗句、词句创 设的意境。 表达技 巧 对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典故 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赏析评价。 2答题策略 解答诗词鉴赏题,要先仔细体味试题的要求,找到问题 的突破口,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方法:从关键词 语入手,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从关键句 子(主旨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

5、、拟人、对偶、夸张等)和表达方 式(白描、议论等)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 趣、作者的情感倾向、句子的原意; 从诗词所反映的 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其思想内涵,如送别诗、怀古诗、 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依据类属,提取各自所表 达的思想情感;从作者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铺陈)入手,领悟诗词 句子的含意和表达的情感。 课内古诗词知识备查 1古诗词的分类 (1)根据诗歌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 哲理诗。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可作如下归纳: 类 别特 点主 旨 抒情类 写景诗 白描衬托;借景抒 情

6、 钟情归隐田园;热爱祖国 河山;表达高洁品质 送别诗 设酒折柳,多带“ 送”“别” 写依恋与不舍;表安慰与 祝福;陈担忧与思念 战争诗 格调昂扬,多含“ 塞”“征” 渴望建功立业;抒写征战 惨烈;痛表山河沦丧 行旅诗 触景生情;思乡怀 人 旅人羁旅之愁;游子思乡 之情;征人念家之痛 怀古诗 缅怀古人古迹;借 昔盛讽今衰 悲叹壮志难酬;抨击社会 现实;同情人民疾苦 哲理类咏物诗 由物到人;托物言 志 表达高洁志向;展示生活 思考;评价世态人情 (2)根据诗歌发展演变的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 词曲。其中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和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其中,一首律诗包括

7、四 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 殊“手段”,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 方式等。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 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托物言志、以动衬 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以小见大、以乐写哀、烘托 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4)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3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及语言风格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精练性、生动性、准确性、形象性的 特点。具体到某一首诗词,其语言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 :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 蓄、婉约、恬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