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8802096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地理学案气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津县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课 题第二节 气候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成 果目 标1、 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成因2、 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阅读和分析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气温年变化曲线、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区图的能力。重点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难点结合资料理解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素问题与活动 规则与评价情 景导 引自主预习:依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在书上做标记,并完成自学作业。(一)南北气温差异1.阅读31页图2.13回答:我

2、国冬季气温从南到北的变化特点 ,1月份0等温线通过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2.阅读课本31页图2.14回答: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产生的原因是 。夏季最低温出现在 ,试解释原因 3.32页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夏季最热的地方 。4.阅读32页图形和教材:我国可以划分为哪些温度带?5.学习34页图形,我国年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结合36页图形和材料,我国分为哪些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展示情景,思考原因活动自评:独立完成充分准备填写准确字迹工整思 维对 话思维活动一:利用情景使学生初步感知得出冬夏气温分

3、布特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本33页图逐步验证,通过指导读图步骤、查找等温线、阅读数值、计算温差、查找高、低温区分布范围、结合地形图、特殊纬线等多种方法一方面验证结论、分析原因,另一方面形成读图、析图能力。思维活动二:展示一月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00等温线的分布,并联系河流景观理解该线的意义,并探究该线西部发生偏转的原因。思维活动三:教师展示说明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引导学生有效识记各温度带的名称、位置,并联系秦岭-淮河一线。拓展延伸一:仔细阅读课本,认识不同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代表水果,理解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思维活动四:利用情景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区域的景观差异,并思考探讨原因。思维活

4、动五:引导学生利用课本36、37页图通过指导读图步骤、查找等值线、阅读数值、结合地形图等多种方法一方面总结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原因,另一方面形成读图、析图能力。思维活动六:教师展示说明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引导学生有效识记干湿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联系秦岭-淮河一线。拓展延伸二:仔细阅读课本,认识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降水量、耕地类型、传统民居、农作物类型,理解干湿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课堂小结。课堂评价。活动一:全对为发现错误及时订正为活动二:结合教材及各成员的观察思考完成,认真阅读教材,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合作完成,填写准确,书写工整,条理分明即为。六个问题内容完整即为。活动三:

5、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主动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且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准确为;发现其它小组答案存在的问题或提出不同的看法,为优秀。小组代表能完整、准确叙述本组观点即为。拓展迁移根据所学,思考解释生活现象:1、调查记录家乡冬夏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多少,集中的季节,总结家乡的气温特点、降水特点。2、查阅资料判断家乡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3调查记录家乡的植被、耕地类型、传统民居、农作物类型、作物熟制、代表水果、传统民居、饮食习惯感受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利用本节所学,运用地理语言解释的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为。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即为知识建构东西干湿地区的差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温度带

6、划分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气候气温降水达标反馈1、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2、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 )有关? A气候火热,特别是夏季炎热 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 C温差大 D冬季寒冷地理分析。我国各地降水量差异很大,台湾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 558毫米,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据此完成下列第3题。A3、下面是摄影爱好者小雨拍摄的我国A山脉南坡和北坡的景观图,请在图中写出A山脉的名称。你能判断哪张是南坡,哪张是北坡吗?为什么南北坡的景观差异这么大?图B图C对1空,得,合计_个学 教反 思 我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我共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