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8797959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2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统一货

2、币 B秦统一尺寸 C秦统一文字 D齐统一文字3导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陈胜、吴广想要争夺帝位B陈胜、吴广受到秦朝的残酷剥削C秦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D陈胜、吴广去渔阳戍边途中遇雨误期,不能按期到达4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5汉高祖时,社会经济一片荒凉,将相出行有的只能乘牛车。可是到了汉武帝初年,也不过60年,汉梁王出行车马千里,随从涌道。导致这种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3、A西汉的社会风气B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C分封诸侯国的互相攀比D汉武帝本人的示范6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为汉朝的强盛奠定基础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ABCD7(题文)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的是( )施行“推恩令”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军机处ABCD8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并称,这主要是

4、因为A两人都是暴君B两人都对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C两人死后陪葬品都很多D人坑儒,一人尊儒9根据下图判断,西汉持续时间是A94年B193年C211年D212年10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1“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地中海沿岸 B孟加拉湾沿岸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

5、斯里兰卡) D马来半岛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汉文帝两次派出使西域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A B C D13近几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C北庭都护D御史大夫14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

6、”“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发明“麻沸散”D发明耧车15河南南阳市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的著作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伤寒杂病论D唐本草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李白的诗古风歌颂了秦王嬴政哪方面的功绩?你认为秦王嬴政能完成如此伟大功绩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结合图示说说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套中

7、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还采取了哪些类似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17“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汉武帝即位后面临“守业”之难,但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守业”之难王国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2)“守业”之难二思想不统一。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3)“守业”之难三大商人牟取暴利,影响中央财政收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8、4)“守业”之难四教育发展方向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5)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就是占面积1/6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风光壮美,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不仅如此,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给新疆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东西方文化,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饱含文化意味的遗迹。今天,飘香的瓜果和少数民族同胞们欢畅的歌舞构

9、成了新疆这个各民族友好相处的乐园。(3)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除了材料中介绍的,现在的新疆你还了解哪些?请试着说出来。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他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工程未完成他就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的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亡始皇。”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

10、,设计杀死押队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1)修建材料一中的这个工程浩大的阿房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当时秦朝具备这些条件吗? (2)怎样理解材料一中“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材料二中“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反映的这次起义是在哪里发起的?结合材料内容,说说这次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4)材料二中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谁?它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试卷第7页,总7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不包括的当然是Q项

11、。因为分封制是西周建立初的制度,故答案A正确。B项、C项、D项都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依据题意排除。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C【解析】图片揭示的是秦朝统一六国文字为秦国小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把原来秦国实行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故选C。3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迫使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C项符合题

12、意;陈胜、吴广想要争夺帝位,反映的是起义的目的,而且表述也错误,陈胜、吴广起义想推翻秦朝的统治。A项不合题意;陈胜、吴广受到秦朝的残酷剥削,这只是个人原因,不能两个人受剥削,就会爆发人民起义。B项不合题意;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故选择C。4D【解析】【详解】题干中首先得知是在秦朝,所以A项排除,材料中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可得知是周的分封制。题干材料表明李斯反对西周的分封制,故正确答案是D.5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反映的是汉高祖时经济萧条,将相简装出行;到汉武帝时,“汉梁王出行车马千里

13、,随从涌道”反映了汉武帝时梁王出现就比较繁重了。结合课本所学,由于汉初几代皇帝的苦心经营与积累,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反映到将相出行上,就较之前隆重、繁琐。B项符合题意;社会风气、诸侯国相互攀比并不是影响将相出行简繁的根本原因,AC两项不合题意;汉武帝本人的示范材料不能体现出此意,D项不符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6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西汉初年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王朝。正确,C项符合题意。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是朝代末期的现象,不是西汉初年的现象。错误,

14、AB两项不合题意;为汉朝的强盛奠定基础是汉朝统治者采取措施的作用,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有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经济上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故答案为A。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开创中央集权制;汉朝武帝时期又延续和发展了秦制,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并巩固大一统的皇帝;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