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797956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内容和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答: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意审计,并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结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都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1)审计方式不同。国家审计是强制审计,民间审计是受托审计。(2)审计对象不同。国家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民间审计的对象包括一切营利及非营利单位。(3)审计监督的性质不同。(4)审计实施手段不同。国有审计是无偿审计,而民间审计是有偿审计。(5)审计的独立性不同。;国家审计体现为单项独立,而民间审计体现

2、为双向独立。(6)所依据的审计准则不同。国家审计所依据的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而民间审计则依据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什么是审计关系人?它包括哪些内容?答:审计的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中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对审计委托人负责,验证、审查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被审计人一般为财产代管者或者经营者,对审计委托人负有受托经济责任,并由审计人对其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审计委托人一般为财产所有者,当其财产受托被审计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

3、审计监督。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如何理解审计的基本特点?答: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为: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审计的权威性是指审计机构的宪法中所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其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权威性是保证有效先例审计权力的必要条件。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取信于被审计人以及审计委托人的重要前提。审计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各职能间存在何种关系?答:审计的基本职能有:经济监

4、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经济监督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的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与督促。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行监督。民意审计的经济监督是代审计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监督。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评价应该力求准确,实事求是。经济鉴证是

5、指通过审查鉴定,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和合理,是否可以信赖,并作出书面证明。审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经济监督是基础,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的演进和发展。在审计工作中,具体能发挥哪些作用?答:审计有两方面作用:制约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审计的制约性作用表现在:审计可以揭露损失浪费;可以揭露贪污舞弊,可以揭露失职渎职,可以加强廉政建设。审计的促进性作用表现在:督促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确定和切实履行;督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督促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当保障;督促经营管理的完善;督促加强宏观调控。审计按主体如何分类?各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6、:按审计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处。民间审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审计按内容和目的如何分类?各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财经法纪审计是指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法纪情况所进行的专案审计。经济效益审

7、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内容?(或民间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范围有哪些?)答: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其它法定审计业务。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审计业务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报告;法规、行政法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担任会计顾问,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设计财

8、务会计制度及其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帐;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章程和其他经济文件;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企业日新月异景财务资料;资产评估。其他法定审计业务,包括“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报表的审计;股份制企业的验资,改组审其他法定审计业务计、年度、中期、合并、分立及清算会计报表审计;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什么是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的基本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五个方面职

9、业道德具体的内容:一般原则、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民间审计人员对客户有何责任?答:按时保质地完成委托业务的责任二保密的责任三按规定标准收费的责任。民间审计人员对同行有何责任?答:一配合同行工作。二不得损害同行利益。第三,不得雇佣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第四,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民间审计人员怎样预防法律责任?答:(1)遵循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2)谨慎选择委托单位。(3)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4)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什么是独立审计准则?我国独立审计

10、准则体系有哪三个层次?答:独立审计准则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颁布的,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层次构成,即: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指对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也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指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等行为做出的具体规范,包括:会计报表审计,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抽样,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错误与

11、舞弊,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分析性复核,利用专家的工作和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3)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是指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对注册会计师执行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等行为做出的具体规范。什么是审计业务约定书?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等事项的书面文件。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签约双方名称2)审计目的(3)审计范围(4)双方的责任和义务。(5)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6)审计收费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审计业

12、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9)违约责任(10)其他有关事项。什么是审计风险?具体内容有哪些?答: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错)控制风险(错)检查风险什么是审计证据?有何特点?答: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真实证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性、合法性、一贯性的一切资料。审计证据具有以下特点: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足够性、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哪些方面有关?答: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以下几方面有

13、关:(1)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2)审计风险(3)审计证据的类型。(4)获取审计证据的途径及审计人员的经验。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计?答: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审核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充分地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1)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2)获取和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3)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

14、标准。(4)审计结论是否恰当。简述内部控制及包含的要素?答:内部控制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动作的效益性而进行的驾驶和支配。内部控制包含要素为:控制环境、风险估价、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要点?答: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要点是:(1)经济业务的授权及其执行必须分工。(2)经济业务的执行及其审核必须分工。(3)经济业务的执行及其记录必须分工。(4)经济业务的记录及其审核必须分工。简述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各自的要点及优缺点?答:(1)方

15、字描述法要点:叙述信息的来源叙述信息的处理叙述信息的存储。叙述关键控制点所在优点灵活、简便易行缺点:较为抽象,细节难辩。(2)调查表法要点:根据审计目的确定调查事项表列项目标准规范。关键控制点分别列项易于判断选择。优点:简便易行,概括性强,一目了然,省时省力。缺点:系统性差,难以将所有应调查事项包含在内,易于流于形式。(3)流程图法要点:依据系统确定分工标明分工界定控制图示符合衔接规范。流程线路清晰易见会计记录一目了然。优点:直观,便于表达内部控制的特征;灵活,便于查阅和评价内部控制。缺点:绘制和运用流程图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什么是符合性测试?为什么要进行符合性测试?答:符合性测试是在对被

16、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以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而进行的测试活动。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对准备予以信赖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从而确定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程序。设计样本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素?答:在设计样本时,要考虑以下基本因素:(1)审计目的(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3)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4)可容忍误差。(5)可信赖程度(6)预期总体误差(7)分层。什么是审计报告?它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向审计委托人所作的书面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审计报告的种类如下:(1)按审计报告撰写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2)按审计报告的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3)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