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18796746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3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核心密卷语文学科(学生版不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 第 1页(共 12页)语文试题 第 2页(共 12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三好 985 核心密卷三好 985 核心密卷|华育未来教育科技研究院与三好网联合命制华育未来教育科技研究院与三好网联合命制 2017 年高考考前最后一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

2、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考古中殷墟的发现, 不仅让这些占卜用过的龟甲在埋藏了 3000 年的时光之后重见天日, 更是让早已遗 失的甲骨文回归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开创了学术史的一个新时代。其实在殷墟之外也有一些类似的 发现,在成都金沙古蜀遗址就发掘到 19 具龟甲,这些龟甲有的是乌龟腹甲,也有完整一些的龟壳,有的形 体相当巨大,为殷墟发现所不及。它们并不是一般的庖厨垃圾,每块龟甲都有一些刻

3、意烧灼成的小孔,孔 形与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相似。显然这些龟甲也是占卜用过的,虽然在卜甲上没有发现文字刻画,但我们 并不怀疑这些龟甲的重要性。 在商周那样的时代,人们很想预知自己行为可能的结果,也想预知行为方法的合宜与否,会想出许多 方法来为自己的决策服务,各种占卜的方法因此被发明出来。有一些占卜的习俗应当出现于史前,它成了 人类先前一种普遍的信仰。占卜的方式千差万别,常见的有鸡卜、骨卜、鸡蛋卜、蚂蚁卜和工具卜等,而 龟甲占卜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法,也许还是高级别的卜法,被认作是可信度最高的卜法。 古人为何要采用龟甲占卜呢?这个问题在 2000 多年前, 子路就非常认真地请教过孔子。 孔子是这样

4、回 答的:占卜就像是一个幼稚的小儿遇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问谁好呢?也许他首先会去找一位白胡子老爷 爷,老爷爷在小儿看来一定是经验丰富的人。人们占卜时首选龟甲,是因为乌龟的寿命最长,它博古通今, 无所不晓,那有疑问时不问乌龟又能问谁呢?类似的说法也见于其他文献,如礼记曲礼疏引刘向曰: “蓍之言耆,龟之言久。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 礼记礼运说: “麟、 凤、龟、龙,谓之四灵。”古时将龟与麒麟、凤凰和飞龙这些传说的神奇动物并列,可见它的地位之高。 其实在史前时期,龟在人们的心里已经不是一般的动物,龟甲被用作随葬品,里面盛有小石子,显然是一 种数卦工具。 由金沙遗址出土的卜

5、甲看,古蜀时代也由中原文化中引入了龟甲占卜的方法。看着那些卜甲上烫烧的 小孔,人们感慨这些小孔也许和古蜀命运息息相关。有人想象这些看似简单的卜甲也许曾经决定了古蜀国 的走向,它们或决定着战争,或决定着媾和,或决定着迁徙,或决定着收成。特别是在金沙见到的那块长 59 厘米的最大龟甲,是极罕见的大卜甲,它一定是在决定古蜀国大事中使用过的。当然也很遗憾,金沙的 这些卜甲上并没有文字,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占卜结果是怎样的。不过我们还可以猜想,可能古蜀国埋藏 在金沙的大量占卜档案还没有发现,在未来的发掘中,也未必不会见到刻写有文字的卜甲。因为蜀人从中 土学来这种占卜方法时,也一定是知道要在上面刻写占卜结果

6、的。 (选自王仁湘龟甲占卜的由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的发现对中国学术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早已遗失的甲骨文回归到了汉字体系之中。 B.金沙古蜀遗址是殷墟之外考古的又一大发现,其所出土的龟甲对研究甲骨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C.金沙甲骨和殷墟甲骨都有刻意烧灼的小孔, 而且孔形相似,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 金沙甲骨也是占卜用具。 D.中国的占卜风俗历史悠久,早在商周之前就已出现,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信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人们为了预知自己行为可能的结果以及行为方法是否合适,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决策

7、服务,这 使得占卜方法日益丰富。 B.对于古人为何采用龟甲占卜,孔子认为与乌龟的寿命、阅历和智慧有关,这和刘向“龟千岁而灵”“故 能辨吉凶”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C.乌龟是人们心目中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与麒麟、凤凰、飞龙一样具有特殊的地位,因而人们常常将其作 为随葬品随葬。 D.金沙卜甲的发现,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人们认为它对古蜀国政治、军事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 产生过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沙古蜀遗址发掘的龟甲以乌龟腹甲和龟壳为主,其中最大的一块长 59 厘米,它在形体上要超过现存 所有的殷墟龟甲。 语文试题 第 3页(共 12页)语文试题 第 4

8、页(共 12页) 内装订线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外装订线 B.商周时代,占卜方法较史前更为丰富,出现了鸡卜、骨卜、蚂蚁卜、龟甲卜等,其中龟甲占卜法被认为 可信度最高。 C.人们首选龟甲占卜, 这是由乌龟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决定的, 这种占卜方式是鸡卜、 骨卜、 蚂蚁卜等所无法比拟的。 D.由于金沙卜甲没有文字,目前有些推测还不能得到证实,但也不排除在未来发掘中找到相关文字佐证的 可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奇人张伯驹奇人张伯驹 孙郁 张伯驹是个奇人。 张伯驹生于乱世,偏偏情系传统,于琴棋书画中得诸多乐趣。往来于政商之间,却没有染上政商界的

9、 积习。且用自己的资源抢救文化遗产,谈艺、收藏、演戏、教学,古文明的遗绪悄然流动。 张伯驹是易代之际的闲人,他从事的事业,都非主流的,今天的青年人能得其妙意者恐已不多。他唱 戏,填词,写楹联,鉴赏古字画,看起来都与新文化无关,格式、趣味与革命的文艺也相去甚远。因为闲, 便没有火气,保留了士大夫好的传统。一言一行,都有传统里中的真气。有趣的是,张氏不仅闲,还很痴, 闲人而又痴情,则有常人不解之处。我们看他的诗文,对古董、旧画、历朝书法,均有心得。尤其言及梨 园的旧事,形神兼备,非一般鉴赏家可及。他虽痴情,却不贪恋,能够以远世的态度面对诸多美物,佛家 的空无思想也含在其间。故拿得起,放得下。以为一

10、切都转瞬即逝,唯爱在人间,美不被尘世遮掩,则心 满意足矣。 他知道,在一个风云骤变的时代,自己不是改革社会的人物,但却可以找到安顿自己的生命之所。他 对古代文物、宗教、文学,都有心得,其诗文出笔不凡,有超俗的境界。在他那里,几千年的文明系于一 身,古风纯而秀美,似乎也染透了心绪,就有了几多奇音。 张氏解析历史遗物,好奇心里有生命的温度,能够驻足于文明里的闪亮之地,历史遗产与其生命已经 息息相关。他以这样的心境进入梨园,舞榭楼台,就多了诗心和快意。 这样一个心怀天下、颇有爱意的人,却一直在厄运之间。早年遭兵匪之患,晚年划为右派,流放到东 北,所牵连的人事与文事非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但也恰恰因此,

11、他对历史与文明的认识,则有切肤之痛。 知道自己应当做些什么,不应当做些什么。 五四之后,新文人吐故纳新,有诸多佳作问世,遂引领着社会风潮。像张伯驹这样的人物,看到了革 命的不可避免性。但以为文化的革命,则应小心谨慎,不可把文化的遗产简单视之。我们看他论述戏剧与 革命的文章,则可以感到,他是有济世之心的人,主张文化里的静的一面。近代以来的革命,在动的一面 甚多,忘记了文化的安静的益处。中国文化的精妙之气,在于超时空里的安静。古老的遗存定格在生命深 处,外面的风雨如何变动,均不能撼摇其本性。张伯驹深味我们的时代缺少什么,于是苦苦寻梦,且与世 风相左,那恰是他不凡的地方。 张伯驹是个很通达、幽默的人

12、。既能够写出词学研究的妙文,又能记艺林俗事,于正史之外得到启悟。 我喜欢他那些关于文坛掌故的文章, 印象是比郑逸梅的艺林闲话不差,世说新语 的智慧也常出现在笔下。 有趣的是他对伪道学的态度,那看法与太炎先生的观点颇为接近。 道学先生一文讽刺朱熹以来迂腐的文 人荒谬之迹,六朝人的笔触历历可见。他对民国往事的勾勒,雅音有之,闲笔亦多。比如职官考 ,写民 国官制的可笑,参之民间笑话,批评的眼光与新式文人很是接近。张伯驹在述往的文字里,能够跳将出来, 以历史的眼光反观旧物,又有批判的精神,则是旧式士大夫少见的风采。我们从他欣赏章太炎、黄侃、吴 承仕的行迹里,读出旧文人气里的忤逆精神。他在新旧之间的选择

13、,原也复杂得很。 中国社会的悲剧,在于对文化的破坏未曾间断。而历史的精妙之所,常常在那些喜静的文人之中,他 们倒是延续了民族的精神火种。张伯驹保存的字画,均系国宝,价值连城的。官方所忽视、蔑视的遗存, 他却以性命存之,成了历史的佳话。 (选自随笔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张伯驹(18981982) ,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 公子” ,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 (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 ) 张伯驹担心国宝平复帖重蹈覆辙走上不归路,通过朋友与溥儒商量,表示自己愿

14、意出价收藏。 溥儒开出 20 万大洋的价码,张伯驹拿不出 20 万大洋,只好暂时放弃,但力劝溥儒不要成为罪人,让国宝 流落异国。 (孙曜东沉世万象 ) 4.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文化大变革时代,张伯驹没有像很多青年一样积极参与文化革命,而是沉浸在传统文化里,唱戏,填 词,写楹联,鉴赏古字画,自得其乐。 B.张伯驹精于传统研究,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古董、旧画、历朝书法以及梨园旧事的研究,能力 远远超出了其他鉴赏家。 C.由于深受佛家空无思想的影响,张伯驹对于世间美物能够以远世的态度待之,虽然钟情,但却不贪恋, 能拿得起,放得下。 D.张伯驹自知在那个风云骤变的时代无力于革新,所以他选择了古代文物、宗教和文学,找到了自己安身 立命的一片天地。 语文试题 第 5页(共 12页)语文试题 第 6页(共 12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张伯驹一生坎坷,早年遭遇兵匪之患,晚年被划为右派,流放东北,正是这些不幸的遭遇,才使他对历 史文明有着清醒的认识。 B.张伯驹看到了文化革命的必然性,但他认为文化革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而为,对于文化遗产, 需谨慎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