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9385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氧 化 还 原 反 应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A + B = AB化合反应AB = A + B分解反应化合和分解互为逆过程:A + BC = AC + B置换反应AB + CD = AD + BC复分解反应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此处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开)此时单纯从得氧与失氧来分类定义:物质得到氧的反应称之为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S + O2 = SO2氧化反应CuO+H2=Cu+H2O还原反应二 .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何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Na和Cl2的反应为例:(分析)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一

2、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由于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就带有正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 对于钠和氯气的反应,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反应中Na失去这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元素化合价的升或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缘故。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的价数就是得到的电子数。 (例如)Mg + Cl2 点燃 MgCl2 (分析)Mg化合价升高2价,因为失去2个电子,Cl化合价降低1价,因为得到1个电子,又因有2个Cl,所以共

3、得到2e-(追问)有些反应如H2与Cl2的反应并无电子的真正得失,为何元素化合价也有升有降?(分析)对于氢气和氯气的反应,H和Cl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分子。由于Cl吸引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与Cl,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 ,氢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会导致化合价的升降,也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我们应透过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现象,看到其本质原因是电子得失或偏移。a 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几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CuO + H2 = Cu + H2O 2CuO + C = 2Cu + CO2 H2

4、O + C = H2 + COb(本质定义)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转移的结果。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 还原性:NaAl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eg:C(金刚石)= C(石墨);3O2 = 2O3(放电);P4(白磷) = 4 P(红磷)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

5、反应)4、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eg. H3PO4 、H2SiO3(或H4SiO4) 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三 .常见化合价:H:-1,0,+1;Li:0,+1;C:-4-+4;N:-3 +5:O:-2 0F:-1 0Na:0 +1;Mg:0 +2;Al: 0 +3;Si: -4 +4;P: -3 +5;S: -2 +6;Cl: -1 +7;化合价规律:金属永远显负价;F和O最高正价为零价;元素的最高价态=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价

6、态=最外层电子式-8;元素常见化合价表见附表1四 .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Wen1.氧化剂还原剂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得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至此,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我们介绍了多组概念,可小结如下:(板书)两条关系: 本质 特征 本身 反应 产物 物质 性质 得电子 化合价下降 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剂 氧化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

7、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性(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备注:“高价氧,低价还”1.元素的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两者兼具有。 但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但是不一定是强氧化性(例如:Na+) 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但是不一定是强还原性2.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判断第一步:前剂后物第二步:标变价元素价态第三步:同种元素等号前后进行化合价的高低比较 若元素(物质)为高价态,则为氧化剂 若元素(物质)为低价态,则为还原剂3.此元素化合价升高,则为氧化反应(从本质上来讲,化合价升高,说明失去电子) 若此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为还原反应(从本质上来讲

8、,化合价降低,说明得到电子)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有: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F2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KMnO4、HNO3、FeCl3、CuCl2(2)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等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P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FeCl2、HCl、H2S、KI、NH3、CO、SO2、Na2SO3等五 .几种特殊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 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2KMnO4

9、 = K2MnO4 + MnO2 + O2归中反应: 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中间靠拢.2H2S + SO2 = 3S +2 H2O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物质里的不同元素或相同元素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像歧化反应就是一种常见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KClO3 = 2KCl + 3O2区分:歧化是同一种元素,自身则可以是同一种元素被氧化还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被氧化还原。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1)跨过等号 步骤 2)指向同一元素 3)标注得失电子,还有得失电子数

10、目相等以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为例 a.首先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则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0 3 0 1 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 b.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目。其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物质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后得到的物质是还原产物。 失6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3 0 1 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 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清楚地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同一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变化及氧化还原的情况和结果。这种方法即为“双线桥

11、”法。注: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注意: 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分布,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必须对应于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2)桥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3)“”号前是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目,和方程式前面系数不一定一致。 “”号后是每一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目,和化合价的改变量相等。4)对表示电子的符号勿漏掉“e”字右上面的“”5)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如例题中电子转移总数为6e-,不是12e-Wen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是什么关系?化合价升降总数又如何?均为相等关系

12、6)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可检查)(2)“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1)跨过等号步骤 2)指向同一元素 3)标注得失电子,还有得失电子数目相等七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1、依据元素周期表比较 氧 化 性 还 氧 原 化 性 性 还 原 性 注意:元素的非金属,金属性与物质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有一定的差别。如元素非金属性:OCL,但单质氧化性:CL2O22、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比较K Ca Na Mg A 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K+ Ca2+ Na+ Mg2+ A 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氧 化 性 F2 Cl2 Br2 Fe3+ I2S 氧化性比较 Fe3+ + Fe = Fe2+ 比较Fe3+ Fe Fe2+的氧化性及还原性? Fe3+ 与I2能否发生反应? Fe3+能否与Br2发生反应?3、依据性质强弱规律通式比较:(见上规律一)氧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