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9301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设备量化验收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塔吊安装自检报告使用单位: 注册代码: 告知编号: 安装单位: (章)安装日期: 年 月 日. .设备基本情况安装地点工程名称型号规格最大起重量 T最大幅度 M最大起重力矩 KNM安装高度 M安装标准节数 节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检验结果结论1资料应提供以下资料附后:1 塔吊合格证复印件;2 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证明;3 施工现场塔吊布置平面图;新出厂塔吊应提供:1 监督检验合格证;2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3 制造单位的资格证明。资料齐全并附后2起重机与建筑物等之间的安全距离起重机运动部分与建筑物及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6m。符合3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两台起重机之间

2、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水平距离垂直距离4起重机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以避免起重机结构进入输电线的危险区。起重机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电压安全KV距离m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电压 KV水平距离垂直距离5危险部位安全标志吊钩滑轮组侧板和平衡重要有黄黑相间的危险部位标志吊钩滑轮组侧板平衡重

3、6金属结构连接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连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各销、轴及固定紧锁应按设计标准配置。焊接缺陷螺栓连接预紧力据销、轴配置7塔身轴心线对支撑面的侧向垂直度塔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撑面的侧向垂直度4/1000。X轴垂直度Y轴垂直度8司机室司机室内应有绝缘地板和灭火器,起重力矩特性曲线等标牌,在所有手柄、手轮、按钮及踏板的附近处,应有表示用途和操作方向的醒目标志。绝缘地板灭火器起重力矩特性曲线用途和操作方向的醒目标志9钢丝绳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除固定钢丝绳的圈

4、数外,卷筒上至少应保留三圈钢丝绳作为安全圈。钢丝绳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段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起升机构钢丝绳直径 mm;固定端绳卡 个。小车变幅机构钢丝绳直径 mm;固定端绳卡 个。钢丝绳防绳脱槽装置10线路绝缘电阻电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绝缘电阻11金属结构的接地当起重机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时,整体金属结构的接地型式应采用TN-S接地系统,并设漏电保护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接地电阻漏电保护器12高度限位器起重机应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应能停止吊钩起升,只能作下降操作。

5、有高度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功能可靠13起重量限制器起重机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当荷载大于相应工况下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方向的运动。有起重量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功能可靠14力矩限制器起重机必须安装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工况下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加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有定幅变码力矩限制器有定码变幅力矩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功能可靠15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对小车变幅的起重机,应设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可靠有效16防脱轨装置必须设置使小车运行时不脱轨的装置,即使轮轴折断,小车也不能掉落。防脱轨装

6、置17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并应工作可靠,无漏油现象。顶升液压缸必须具有可靠的平衡阀或液压锁,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液压缸之间不得用软管连接。安装时进行过顶升工作可靠、无漏油平衡阀或液压锁安全可靠非软管连接有液压锁18空载试验各种安全装置工作可靠有效,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操作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正常。安全装置工作可靠有效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操作系统工作正常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正常19额载试验根据现场情况,在某一幅度起吊相应额定起重量。起重臂根部水平静位移应不大于H/100(其中H,对自行式塔式起重机为塔身与起重臂的连接处到轨面的垂直距离;对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为塔身与

7、起重臂连接处到最高一个附着装置之间的垂直距离)。试验后检查起重机不应有裂纹、连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无裂纹连接无松动构件无损坏20静载试验按照额载试验确定的幅度,起吊1.25倍的额定荷载,离地面100-200mm,悬空不少有10min,考核起重机的强度及结构承载力,卸载后塔机不允许出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脱落,连接松动及对塔机性能和安全有影响的损坏。无裂纹无永久变形无油漆脱落连接无松动构件无损坏21动载试验按照额载试验确定的幅度,起吊1.1倍的额定荷载,进行起升、制动、变幅、回转运动及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动作。各机构动作灵活、制动性能可靠,结构和机构不应损坏,连接无松动

8、。各机构动作灵活性能可靠结构无损坏机构无损坏连接无松动负责人: (签字并盖章) 检查人员: (签字并盖章)检查日期: 使用单位验收意见(章) 验 收 人: 联系电话: 塔吊安装量化验收单施工项目名称: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塔吊安装位置: 高 度: 序号量化验收项目内容及标准现场实际检测验收结果1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小车变幅、动臂变幅)、行走限位器经试验齐全灵敏有效。2吊钩保限装置、卷扬机卷筒保险装置齐全有效。3上人爬梯护圈符合要求,当爬梯的通道高度大于5米时,从平台以上2米处开始设置护圈,当爬梯设于结构内部时,爬梯与结构的间距小于2米时可不设护圈。4自升塔的自由高度应按说明书要求,当超过

9、规定高度时应与建筑物进行附着,附着在建筑物时其受力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每道附墙装置的撑杆布置方式相互间隔及附墙装置的垂直距离符合说明书规定。5轨道式起重机露天使用时,安装防风夹轨钳。6固定式塔吊的基础施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要求。7施工现场架空线路与塔吊的安全距离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小于2米,当小于2米时应搭设防护架,当起重机作业半径在架空线路上方经过时,线路上方应有防护措施。8当现场采用TN系统时,除作保护接零外,应按临时用电规范规定做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9多塔作业现场,移动塔吊两机之间任何部位之间距离不小于5米,固

10、定塔吊低位塔臂端部与高位塔身不小于2米,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垂直距离不小于2米。10在无荷载情况下,塔身与地面垂直度偏差不超高千分之三。11空载试验按提升、回转变幅、行走机构分别进行动作试验,并作提升、行走、回转联合动作试验,试验过程中碰撞各限位器,检验灵敏有效。12塔吊紧固情况,滑轮与钢丝绳接触情况,电气线路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综合评价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组装负责人签章: 验收人签章: 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安装量化验收单施工项目名称: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架设安装位置: 高 度: 序号量化验收项目内容及标准现场实际检测验收结果1制动器、限速器、门联锁、上下限位装置经试验齐全灵敏有效。2电

11、梯底笼周围2.5米范围内设置牢固防护栏杆,进出口处的上部按坠落半径搭设足够尺寸的防护棚,防护棚用5厘米厚木板。3电梯与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两侧设1.2以上防护栏杆及18cm挡脚板,用立网封闭,进出口处设常闭型防护门。4外用电梯设明显限载标志牌。(载人、载重量)电梯作业应设信号指挥,设鸣铃示意。5架体导轨架安装时用经纬仪对电梯在两个方向进行测量校准,垂直度偏差不超过万分之五。导轨架顶部自由高度,导轨架与建筑物距离,附壁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最低附壁架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6附壁架必须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建筑物符合强度要求,严禁附壁架与脚手架连接。7电梯应单独安装配电箱,并按规定做保护接零

12、(接地)、重复接地和装设漏电保护器。装设在阴暗处的电梯或夜班作业的电梯在全行程上装设足够照明和明显的层站编号标志。8架体设防雷装置,避雷针采用Q20钢筋,长度L=l-2m,置于架体最顶端,引下线不得采用铝线,阻值不大于10欧姆。综合评价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组装负责人签章: 验收人签章: 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安装量化验收单施工项目名称: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架设安装位置: 高 度: 序号量化验收项目内容及标准现场实际检测验收结果1架体使用厂家生产合格产品,在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分备案,有准用证。2架体基础浇筑C20砼,厚300mm,距基础5米内无大开挖及大震动,水平度不大于1/500。3吊篮有定型化停靠装置,超高限位装置灵敏,吊篮上升的最高位置与天梁最低处的距离不小于3米。30米以上高架提升机设下极限限位器、缓冲器、超载限制器,灵敏有效。4架体金属结构无永久变形、无裂纹,支撑面垂直度两个方面偏差不大于1/1000,高度在20米以下设1组缆风绳(不少于4根),高度在30米以下不少于2组,缆风绳采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9.3mm,缆风绳与地面成45-60度夹角,与地锚栓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