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1879179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资料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NO.60 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9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画图的一般方法;并能对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做简单的分析,进行初步的判断与预测。 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教学重点】 能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能对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做简单的分析。【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提问:大家喜欢旅游吗?旅游前,应当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师:亮亮一家今年准备到九

2、寨沟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寨沟的情况,他在网上查到了该景区去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出示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生1:月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生2:月平均气温就是指每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如2月的平均气温是25,是指把2月每天的气温相加,再除以2月的天数,就是2月的平均气温。不是指2月的每一天都是25。师:解释得很清楚。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一眼就看出景区去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吗?生1:我能一眼就看出九寨沟每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我感觉九寨沟全年的气温都比较低。生2:我虽然能从统计表中看到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看起来比较麻烦,总要去想一想。

3、师:对呀,从统计表中确实能看到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比较麻烦。为了更好地看出景区气温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将表中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实践探索,分析统计图1研究画法,绘制折线统计图(出示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师:想一想,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包括哪几部分?生1: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有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数据。生2:还有许多互相垂直的线、单位名称、折线。师:大家找得都非常准确,一般来说,一个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单位名称及刻度,对应的点及连成的折线、相关数据。师:(出示网格纸)如果在这张纸上绘制

4、“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画呢?自己先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生1:我觉得可以先写标题和制表时间,然后画出横轴和纵轴,标出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师根据学生讲解在网格纸上板书标题和制表时间)生2:我觉得横轴和纵轴上还要标上刻度。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而且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而不是格子里。师:在横轴和纵轴上标刻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都是我们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师:横轴表示什么?它的一格表示多少?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是什么?生1:横轴表示时间,它的一格表示1个月,单位名称是月,

5、纵轴表示平均气温,一格表示2,单位是。师:一格表示2,半格呢?生:半格表示1。师:要完成一张折线统计图,还应该要做些什么?生1:现在就是根据数据画点,然后再依次进行连线。生2:最后,还要在点上标出数据。师:你能根据网格图,自己制作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抽一人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图,全班订正。师:请根据你的统计图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适时提问:2月的2.5是怎样画的?5月的11为什么画在一格的中间?全班评价: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需要改进?师:说一说:画折线统计图时,应当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画出漂亮的折线统计图?师小结:在绘制折线统计

6、图时大家要特别注意,横轴纵轴平均分,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单位写清楚,名称日期别忘记。 2解决问题,分析折线统计图师:想一想,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发现这些信息的?自己先想一想,再小组讨论。生1:7月的平均气温最高,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我就看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生2:如果以10为分界线的话,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有5,6,7,8,9月,共5个月, 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有1,2,3,4,10,11,12月,共7个月。生3:从折线下降的程度,我看出气温下降最快是在11月,下降了59。师:如果你给小亮的旅游计划提出建议的话,你想说什么?小组内说一说。(先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三、巩固反馈1练

7、习二十七第1题(1)回顾: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是什么,按什么顺序画?(2)根据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的绘制,全班订正。指出描点不准确、跳跃连线的错误。(3)独立观察,思考: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4)全班交流,评价。回答题后的4个问题,重点让学生从点的高低与线的倾斜程度上进行分析,集体订正。2练习二十七第2题(1)师: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运用非常多,下图就是张叔叔的汽车去年前6个月的用油量记载。(出示统计图)(2)观察统计图,独立完成书上的问题。(3)全班交流,订正。(4)你从图中还得到了什么信息?请描述一下张叔叔前6个月用油情况,估计一下张叔叔用油的趋势。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8、有什么收获?NO.61 折线统计图(二)【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98-99页例3,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掌握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网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中的价值与优越性。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做简单的分析。【教具准备】 自1984年以来,中美两国参加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统计表,餐馆经营状况统计表,网格图(或画有网格图的小黑板),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

9、课师:前面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生1:从折线统计图上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幅度或变化趋势。生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生3: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大家要特别注意,横轴纵轴平均分,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单位写清楚,名称日期别忘记。师:大家归纳的很完整,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折线统计图的问题。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要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我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其实,我国自1984年开始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经历了连续6届比赛,在这6届比赛中,我

10、国奥运健儿获得了许多金牌。请看,这是中国与“金牌大户”美国在这6届比赛中,获得金牌数的情况。(出示:19842004年奥运会中、美金牌数统计表)师: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统计表?你最想了解什么方面的内容?生:这是关于19842004年奥运会中、美两国金牌数统计表。我最想了解中国在哪年的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数量最多。还想了解中国金牌的增长情况。师:大家想了解中国与美国获得金牌数的情况,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来整理数据更好一些呢?生:折线统计图。2学生尝试,得出绘制方法师:你准备怎样绘制这张折线统计图?生1:我准备绘制成两张折线统计图,一张是中国的,一张是美国的。师:赞成吗?生:赞成。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2

11、:我认为可以把中、美两国这几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的情况画在同一张折线统计图上。师:有人觉得要画两张折线统计图,有的人认为可以只画一张折线统计图。哪种方便、简洁?生3:我觉得画成一张的要好一些。但是不知道该怎么画?师:我也赞成把中、美两国这几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的情况画在同一张折线统计图上。只是现在不知道方法。没关系!我们大家再想一想,也可以与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甚至还可以在网格纸上去画一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生1:我想既然是画折线统计图,那方法还是应该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差不多。我就先把它想成只有美

12、国的金牌数量统计,就根据美国的金牌数量多少在统计图中对应的位置打上小点,把它连起来。再把它想成只有中国的金牌数量统计,就按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画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统计表。这样,在这张折线统计图里既有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统计,又有美国的。我在画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大家看到了这张统计图,有什么想法呢?说一说。生2:我觉得不知道哪条表示中国的金牌数,哪条表示美国的金牌数。生1:我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谢谢你!不过我可以在上面的折线上标注“美国”两个字,在下面的折线上标注“中国”两个字,这样就清楚了。生3:我的想法和第1个同学的差不多,不过我不是在

13、折线上写字来进行标注,而是用线的颜色来进行区分。生4:我是用实线和虚线来区分的。师:大家刚才的想法都很好。其实在数学上,我们往往会用线的虚实、折线的颜色、对应点的形状等方法来区分各条折线。并把区分的方法用简单的图例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用图例的方式去区分两条折线,还知道先画美国的金牌数量,再画中国的金牌数量这样的绘制顺序。你还可以按什么顺序绘制这两条折线呢?生1:我还可以先绘制中国的金牌数量,再绘制美国的金牌数量。生2:我先在1984年所对应的轴上绘制出中国和美国的金牌数量,再绘制1988年中国和美国的金牌数量,最后按这样的方法去绘制其他年份的中国与美国的金牌数量。师:在绘制

14、折线统计图时,我们确实可以运用刚才同学们所总结出来的顺序去绘制:一是先绘制美国和中国金牌数量的任意一条折线,再画另一条;二是先在同一个年份上分别找到美国和中国金牌数所对应的点,然后再分别将美国与中国对应的点顺次连线。3揭示课题师:像这种,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它为复式折线统计图。而只用一条折线表示的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4讨论并交流师: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又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这些信息的?(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生1:1984年奥运会美国的金牌数比我国多得多。生2:在1988年以前,中国与美国在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数量差距非常大;从1988年2004年,中国与美国在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数量差距在逐步缩小。生3:在2004年奥运会上,我国与美国的金牌数非常接近,我估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数量可能会超过美国。5对比分析,找优点师: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生:师: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大小、变化趋势,还可以对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