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90872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通常我们把文化分为两类,广义的文化以及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也有人把广义的文化分为三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1 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涵义,才能够真正掌

2、握一门语言。所以,从语言学角度讲,学一门语言是学一种文化,教一门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的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对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的文化能力。这就要求英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出人们所说的“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才”。2 文化意识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下表是七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级别目 标 描 述七 级 1 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2 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3

3、 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4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 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 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 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 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 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八级 1 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2 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例如,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3 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

4、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4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5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6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3 .符合高考实际考查的要求高考试题涉及的文章考查题材极为丰富且多为以下几类:人物传记类、社会文化类、逸闻趣事类、史地常识类,其语言地道,且选材大多反映英语国家情况。考生想要理解好文章中的信息,需要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否则对文章的理解肯定会出问题。甚至在单项选择题中也可能出现含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如果错误理解则很有可能影响到对题的理解,导致答案错选。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不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无法适应高考的考查。例如: You

5、 are the team star! Working with _ is really your cup of tea.(2010 安徽卷)A. both B. either C. others D. the other答案:C本题中“cup of tea”是美国俚语,意为“喜欢的人或事物”。例如:his novel is not my cup of tea.这本小说不合我的意。对于这一道题中所含的美国俚语,如果考生对其不了解,便很难在解题时把握句意并正确作答。二 文化意识培养的可行性途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升学压力、教学条件、教师素养等原因,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必要的文化意识的现象。因此,如何帮助

6、、指导学生学习、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其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根据我校及我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主要途径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1)课前积累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与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例如,经常要求学生课前在黑板上书写一句英语名人名言、英语谚语、俗语或成语并进行简单介绍。在值日生报告中,指导学生讲小故事、小幽默;介绍词语及其典故,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传统的文娱及体育活动以及英语中常见的典故或传说等。(2)课堂渗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常常会与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词汇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起

7、来。以词汇教学为例,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些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如颜色类词汇,很多词都有它的另一层意思。Blue(蓝色)可以表示“情绪低沉”、“忧郁”。汉语中表示“嫉妒” 意义的“眼红”,则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因为green(绿色)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的意思。在英语文化中,white有“幸福”和“纯洁”的含义,所以在西方传统里,新娘子着白色婚纱。当西方的婚纱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时候,一些老年人不是很能接受它们的颜色,因为白色在汉语文化中常常与死亡、丧事联系在一起,如“红白喜事”。再比如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作品以及宗教信仰在词汇中的体现。 “Cr

8、ied wolf”出自伊索寓言中“牧童和狼”的故事,cry wolf是指“狼来了”,后来指说假话。“Uncle Tom”,是美国女作家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Uncle Toms Cabin中的主人翁。原喻逆来顺受的黑人,现常指无反抗精神的人 。“Land of promise”或者“Promised Land许诺之地”即出自旧约创世纪,上帝答应给犹太祖先,Abraham及子孙一块富饶之地Canaan,即许诺之地,后来指“充满希望之地”。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因为现行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教材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文化渗透及文化对比的特点。在教材前言对本教材特色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

9、的描述:“结合每一个单元教学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编排中,每个模块都是以某一特定文化内容的介绍做基础,在介绍的时候从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阐述。下面以Module6 Book2 Films and TV Programmes(电影及电视节目)为例作简要说明。在Reading and Vocabulary(阅读及词汇)部分介绍的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影评,在Cultural Corner(文化广角)部分介绍的则是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一中一西,文化的交流与对比尽在其中。同时,卧虎藏龙这部影片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典范。华人导演李安通过这部电影成功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

10、播到全世界并得到了广泛认可。所以,面对新教材的这个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相关文化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可以提问如:1)What other famous directors do you know?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m? (你还知道那些著名导演及相关信息?) 2)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films and American films? (中美电影有不同吗?) 3)Which one do you prefer, Chinese films or American films?

11、 Why? (你更喜欢中国还是美国的电影?为什么?)通过类似的讨论可以丰富学生相关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不要忘了,李安和谭盾都是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并受他国文化影响的人,但恰恰是他们一个导出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影片,一个作出了该影片中那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优美音乐。当然,更多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方面的对比。如Module5 Book3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中,阅读及词汇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三位哲学家孔子、孟子及墨子,文

12、化广角部分介绍了欧洲工业革命。这里有文化对比。在书后练习中出现了Socrates、Plato、Pythagoras 及Aristotle等西方极具影响力的哲人。通过教材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在学习世界上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已经走向世界。(3)课后拓展 除课前积累和课堂渗透,学生还需要通过课后拓展从内容和范围上涉猎更多文化知识,培养其英语文化意识。首先,通过让学生做课后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其次,通过定期课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并了解英语文化。在我校非毕业班年级,学生课后安排有英语角,教唱英语歌曲,英语讲座,英语知识班级PK等课外活动,很好地在课后拓展

13、了学生的英语文化。另外,我校一年一度的英语达人秀活动,吸引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是一种对英语文化有力的传播。它涉及到英语主持用语,寓言童话故事,历史典故,生活习惯,节日歌曲及传统等等等等。它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向大家展示出多姿多彩的英语文化。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又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增进了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师应鼓励所在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适当给予帮助与指导。在这方面,我校的英语老师做得很到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 实施文化意识教学的注意事项1. 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2 在文化意识教学中遵循重要性、相对性和适当性三原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当如汉语中的一句诗“润物细无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希望我们每一个老师在这方面都能够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