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9066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结合当前 GPS RTK 技术应用现状,对 GPS RTK 测量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利用 GPS-RTK 高效、准确、灵活、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改变了传统测绘方法对大面积地形图测绘的束缚。主要介绍了 RTK 技术在地形图图根测量、 碎部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关键词:GPSRTK;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地形图前言:随着RTK-GPS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原来的控制网已无法覆盖全市,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

2、广。1.测量技术概述1.1GPS接收设备该系统中至少应包含两台GPS接收机,其中一台安置在基准站上,另一台或若干台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流动用户站上.基准站应架设在观测条件较好的位置上.作业期间,基准站的接收机应连续跟踪全部可见GPS卫星,并将观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实时地发送给用户站.GPS接收机可以是单频或双频,当系统中包含多个用户接收机时,基准站上的接收机宜采用双频接收机. 1.2数据传输系统 基准站与用户站之间的联系是由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完成的,数据传输设备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之一,由调制解调器和无线电台组成.在基准站上,调制解调器将有关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然后由无线电发射电

3、台发射出去.用户站上的无线电接收台将其接收下来,并由解调器将数据解压还原,送入用户站上的GPS接收机中。 1.3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的质量与功能,对于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的可行性、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意义.实时动态测量的软件系统应具有如下主要功能:(1)整周未知数的动态快速解算;(2)实时解算用户站在WGS-84地心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3)求解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4)根据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2.GPS-RTK原理GPS-RTK作业系统由一套基准站和若干流动站组成,基准站设置时对架站点设置一个三维坐标,在作业过程中,基准站所采集的数据都与基准站设置数据比较,求出差值,发送

4、到流动站,流动站用同一时间采集的数据减去这一差值,就获得了相对基准站较高的相对精度。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基准站和流动站在同一时间获得的三维坐标所的误差是一样的,流动站和基准站各自的绝对坐标是不准的,但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精确的。3.GPS-RTK单基站测量方式工作原理它是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自身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得出流动站的定位结果。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

5、和数据传输技术。4.所用仪器简介此次观测使用5台南方S80RTK型双频接收机,采用1个基准站,4个移动站,一拖四的方法,S80RTK型双频GPS有24通道,具有定位准确,界面友好,数据处理能力强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实时作业半径能达到15km,使用有效的通讯手段2min左右即可定位,同时调整未知数的解算和检验。(1)实时定位平面精度:10+1.5mD(2)实时定位高程精度:20+1.5mD(3)动态初始化时间:一般为20s左右(4)测程:15km5.GPS-RTK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具体应用5.1控制测量某测区附近有三个已知高级平面控制点,精密度高可以在本次测绘工作中利用。依据这3个高等点再测图范围

6、内布设首级控制网,设置E级GPS控制点9个,采用GPS静态观测模式,每个时段测量45min,数据采样间隔15s。本次观测使用南方灵锐$82型双频GPS接收机(标称静态平面精度3mm+1mm/km,RTK平面精度1cm+1ppm,RTK高度精度2cm+1ppm)3台套,从测区附近已知三等水准点引入高程,采用四等水准精度施测9个GPS控制点的高程值。 测区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完后,就可以进行图根控制和碎步测量。将灵锐$82型GPS接收机设为动态观测模式,1台作为基准站,其他2台作为流动站。在视线开阔地架设基准站和发射电台,2台流动站开机与基准站链接,输入首级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参数转换,

7、用一个已知控制点来校正参数,然后就可以进行动态模式的观测了。图根控制和碎步测量可同步进行。在视野开阔、卫星信号强的地方,可直接进行碎步测量,获得地物地貌点的三维坐标;在大范围居民区、树林繁茂等卫星信号弱的地方,可在这些地方找相对开阔、卫星信号强的地方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然后依据这些图根点用全站仪观测碎部点。RTK手薄和全站仪数据传人计算机后,用南方CASS7.1成图系统软件进行内业地形图编辑。 5.2线路放样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中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工作一人也可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

8、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距离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5.3规划放线 建筑物规划放线,放线点既要满足城市规划规定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放样精度要求较高.使用RTK进行建筑物放样时需要注意检查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其相对关系较难满足.在放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精度,点位精度不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点位误差.在点位精度高的情况下,用RTK进行规划放线一般能满足要求. 5.4用地测量 在各类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分类及权属调查时,应用RT

9、K技术可实时测量权属界限、土地分类修测,大大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 5.5其他方面测量 RTK技术还可用于地形测量、水域测量、管线测量、房产测量等方面用RTK测图,可不用布设图根控制,仅依据少量的基准点,即可直接测定地形地物点坐标,如果用专业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在水下地形测量是,RTK能自动导航和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点,只要将天线高量至水面,加水深改正后,即可高精度的实时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由专业软件成图. 6.GPSRTK单基站测量方式注意事项 6.1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精度直接影响GPS-RTK测量精度,所以作业前应尽量收集测区内已有的控制资料,如WGS84坐标

10、、北京54坐标或地方独立坐标,以求得精度较高的转换参数,而且应尽量使用分区转换参数。 6.2由于GPS-RTK测量不同于GPS静态测量,所以其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误差。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影响,在GPS-RTK作业前必须对已知点进行检校,在确保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测量,否则应重新检查设置程序,再进行检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双基准站方法进行检核。 6.3在GPS-RTK使用过程中发现,在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时间段内,GPS卫星分布较少且PDOP值偏大,经常出现整周模糊度无法求得固定解的情况或整周模糊度求解收敛值速度缓慢情况,出现此情况时应重置RTK或断开连接重新初始化,以求得固定解。

11、结束语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实时完成厘米级精度定位和不通视情况下的远距离三维坐标量测,具有需要测量人员少、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测绘领域的各个方面。随着技术在测量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测量技术必将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侯大峰.浅谈GPSRTK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11-252鲁秀清,徐长宇.浅谈RTK在地形图测绘外业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253陈成新,黎应勤.浅谈RTKGPS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2012-06-30.我觉得4显得有点突然,可否将4与5.1合并 举一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示例 例如我们单位09年参与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等部分乡镇的测量,当时就是像5.1中描述先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 再图根控制和碎步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