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8736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习题册(第六版_(上册))参考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基础知识1(1)冶 (2)搅 (3)燎 (4)肃 (5)凛 (6)攒 (7)薪 (8)委2(1)追求 (2)大腿 (3)就 (4)熏、烤 (5)卓越,高超 (6)沉溺 (7)追逐 (8)依仗3(1)比喻 (2)比拟4梁衡二、课文理解1课文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2她把探索科学真理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三、语段精读1肖像描写的语句:“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

2、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2“定格”指一个活动的画面骤然停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用这个词语收束全段,写出了居里夫人作为首位登上法国科学院的女性科学家给现场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突出了她对物理学的贡献及在科学史上的地位。3“别人在海难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下这贝壳”,“贝壳”是比喻,比喻某个事物或问题。“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难上来的”,是排比。全句表现了居里夫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4“终于”表明艰苦的付出没有白费。“三年又九个月”表明研究时间之长,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0.1克”数量虽小,但成果可贵。两个数据还有一种

3、对比的意味,表明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5描写。其作用是:通过描写镭的美丽、迷人,突出它的来之不易,也衬托了居里夫妇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提取出镭之后的欣慰之情。四、拓展训练1三个原因分别是:第一,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第二,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第三,人格是信念,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2因为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3A 2 那一年,面包飘香一、基础知识1(1)给 (2)薄

4、 (3)嘈 (4)嚼2(略)3(1)B (2)A (3)A 4C 5李家同二、课文理解1李老师是一位关心学生、牵挂学生的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给予鼓励和关怀;看到学生创业成功,并且还一直记挂着他,他很感激并引以为豪,并不因学历的高低而对学生区别对待。面包师傅是一位拥有绝技、成功创业、不忘师恩的人。因家境不好,他初中未读满就辍学了。李老师鼓励他要有一技之长,不要学坏,他记住了。他学到了面包制作技术,并且创业成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创业成功后,他一直不忘老师的恩情。2倒叙。其作用是:第一,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第二,在人物未出场前先对其成功创业进行铺垫式叙写,为下文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5、三、语段精读(一)1看似矛盾的叙述,实际突出了这种面包质量的不一般,一方面制造悬念,一方面为后面写学生的成功设下伏笔。2暗写了面包师傅的技艺高超。3“居然”指出乎意料之外,没有想到。“居然”回应前文两处地方:第一处,“我”自认为每家面包店都去过,居然不知道有这家店;第二处,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我”尾随其后,真找到了这家面包店。(二)1设置了两个悬念:第一处,大师傅“问我是不是李老师”,说“老板关照,如果李老师来,就要给予特别照顾”。第二处,“我”吃完面包后,大师傅说“还有更精彩的还在后面”。2因为李老师不仅教过他心算,而且教导他走好人生之路,他对老师怀有感激之情,所以要对老师“特别照顾

6、”。“特别照顾”体现在老板“准备了一套下午茶招待我”,并奉上了每天只出炉一次的薄饼。3作者描写面包店的环境布置,表明这家店的老板很有品位,并借此突出学生现在的成功。4第一,下午茶满口留香;第二,“我”觉得薄饼“好吃得不得了”;第三,有大批的食客来此享受每天出炉一次的烤卷饼。四、拓展训练1这个标题的好处:第一,强调了男孩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性;第二,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三,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第四,寓示了文章的主题“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第五,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因为嫉妒,他对同桌太不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3为主持人的出现和故事情

7、节的发展埋下伏笔。4交代文中那封信的来历,为文章画上完整的句号,使文章产生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5真善美是美好社会和人生的动力,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品德;要学会珍藏美好,传递爱心。3 卖白菜一、基础知识1(1)瞥 (2)漉漉 (3)蔫 (4)踽踽 (5)冽(6)黢黢 (7)溃 (8)戳2(1)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 (2)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3)张开3(1)A (2)A (3)B (4)B 4D 5蛙 红高粱 檀香刑二、课文理解1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和侍弄的,它们的长成包含了“我”的付出和期待,“我”对它们怀有特殊的感情。现在过年了,连那棵最小的白菜都不能留下来享用,可见“我”的委屈之深

8、;也正因为“我”对它们怀有特殊的感情,当买白菜的老太太说白菜卷得松,并且撕扯小白菜的菜帮子,才引起了“我”的恼怒, 以至于要多算她一毛钱。这段详写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铺垫作用。2(1)“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表现了母亲因为不能让孩子在过年时吃上一顿白菜饺子而引起的苦痛与无奈的心情。“但她没有哭”,表明母亲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屈不挠,执着坚强。(2)“眼睛红红地”,表明母亲已经哭了很久,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诚信与尊严的痛苦,表现了母亲讲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三、语段精读1到了集市就意味着那三棵白菜将永远失去,因此磨磨蹭蹭,“挨”写出了“我”无奈、不情愿的心理。2

9、写集市上的热闹场景,渲染了春节临近的气氛,也衬托了“我”在过年时想吃一顿白菜饺子的愿望难以实现的酸楚与悲哀。3这个人物并不多余。后文中,当“我”算好账,母亲接过老太太的钱时,写道“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只这一句,就暗示了“我”多算人家一毛钱的事是有人知道的,这样文章的结尾就符合逻辑了。4“她用肥大的棉袄袖子捂着嘴巴”;“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四、拓展训练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2(

1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这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3面对饥饿灾难,要忍受,有活下去的勇气、信念;要不屈不挠,有尊严、有骨气地活着。4我之所以能够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是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言传身教的结果。这样写,内容就不单薄,文章具有厚重感。4 一碗清汤荞麦面一、基础知识1(1)荞 (2)烊 (3)款 (4)褪 (5)幌 (6)恤(7)鼎 (8)皑皑2. C 3A 4B 5C 6栗良平二、课文理解1“一碗清汤荞麦面”概

11、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文中四次吃的都是清汤荞麦面,“一碗清汤荞麦面”构成了全文的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碗清汤荞麦面”,还象征着母子三人团结一心的精神。2团结、不屈、向上、奋斗的精神。三、语段精读(一)1因为当时一家人处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母亲为三人买一碗面而感到难为情,但想给孩子一个新年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当当,所以选择在打烊时来吃面。2外貌描写。女人“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表明其家庭经济拮据;但尽管极端困难,母亲还是给孩子买了“一身崭新的运动服”,这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祝福与期待。3不好。“瞥”是短时间地大略看看。有人在快要打烊的时候

12、来吃面,老板出于好奇要看一下,但又不能“盯”着看,这一“瞥”便知道对方的经济状况,而“盯”,就显得不礼貌了,这不符合老板做人的原则。4D (二)1“很难为情”是自谦的说法,表明自己没有担负好照顾弟弟的责任;“丢脸”是因为“我”原先有点耻于自家的艰苦生活;“羞愧”是因为在这件事上,我的认识和行为不如弟弟。2激动、坚毅、乐观、互相勉励。(三)1【A】语段中的“哭”,表达的是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不幸命运的同情,洒的是悲伤之泪;【B】语段中的“哭”,是老板夫妇为母子三人摆脱了厄运而由衷的高兴,洒的是欢乐之泪。2写蔬菜店老板听得入神,从侧面表现了母子三人顽强、团结、奋争故事的感人。3符合生活的逻辑。因为二

13、号桌早已成了“幸福的桌子”,关于母子三人在逆境中团结、不屈、奋争的故事早已为在座的人们所熟知,而且,人们一直在盼望着母子三人的到来,一直在心底默默地祝愿这母子三人早日摆脱厄运。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当他们终于见到母子三人怀着胜利的喜悦重返二号桌,终于听到了二号桌故事的光明结局的时候,欢呼、鼓掌是完全可能的。4雪霁天明,窗明几净,布帘飘曳,这是一幅美好的图景,预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烘托了团结奋斗必能成功的主题。四、拓展训练1第一处,“小男孩(穿着件略显肥大的旧衣服)”,表现了小男孩家庭经济的困难。第二处,“小男孩,脸蛋红扑扑,额头挂着汗水”,表现了小男孩因为生活母亲恢复了健康,生活有了着落后的气色和

14、精神劲儿。2用“骗人的面馆老板”为标题,能够引发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好奇。5 我不是个好儿子一、基础知识1B 2(略)3A 4满月儿 鲁迅 秦腔二、课文理解1(1)她勤劳,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2)她善良,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他们糖吃;(3)她节俭,“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4)她无私,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报;(5)她细心,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2作者先回忆母亲到城里小住,“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然后写母亲留给乡人老实、本分、善良、勤劳的印象,写母亲不舍得花“我”给她的钱,写母亲思念父亲、疼爱孩子等等,这些基本是采用顺叙的方式写的。这之后,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几个生活细节,是插叙。写完后,又接着写母亲的勤劳、对“我”的关爱,一直写到母亲来探望“我”。三、语段精读(一)1母亲把“我”寄给她的钱攒起来;母亲用攒来的钱买红糖喂孩子们。2母亲把儿女的幸福看作自己最大的幸福,在母亲看来精神上的幸福胜过物质上带来的幸福。母亲心地善良,喜爱孩子们。3D (二) 1对比的手法。母亲不关心我成不成名人,无论我收到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