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18783896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市第一学期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本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从来最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自然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同时,又是诗歌美学中的重要的理论支柱。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好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史的中国诗

2、人,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创作实践,在中华优秀的诗歌长河中,形成了山水诗、边塞诗和田园诗的流派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脸炙人口的诗篇.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范成大的“信步随芳草,逸涂问小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基因,渗入每个中

3、国人的血液,变成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这种创作实绩经过历史诗歌理论家和美学家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理论主流.唐代王昌龄首提“意境”一词,并称“理入景体”“景物兼意入兴”;宋代范希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代谢棒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到了晚清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完成了意境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也”“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其乎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些为我们熟知又为许多人淡忘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重要的内核:意境说.这种美学理想,表现的是意与境,情与景,

4、神与形,交相融洽,高度统一,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而其反应和表现的人类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境界.作为中华诗歌传统中最重要的财富,当代中国诗人十分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创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艺术魅力的诗篇,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创作的大量诗篇,表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这种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记者张晓颖问一文中写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壮美的山河.也给我的诗注入了一种阳刚之气,这对我的诗的风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养育了昌耀这位诗人,诗人昌耀又用笔创造了一座新的高原。

5、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和谐既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重要的题材,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理论支柱。B. 我国诗歌创作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老子“道法与自然”和庄子的“天人合一”。C. 在中华优秀诗歌长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D. “意境说”这一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重要理论直到晚清王国维才最后完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依据,论证诗歌的创作要坚持以自然为法的精神。B. 关于如何创作与享受诗歌,文章先引出话题,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列举进行印证。C. 文章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诗歌创作中

6、必须遵循的原则。D. 文章从思想源头入手把创作实绩和理论举要结合起来,揭示了中华诗歌的传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没有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可能不会出现山水、边塞和田园等诗派。B. 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基因。C. 人自然一旦失去和谐,中国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也会跟着失去其作用。D. 是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孕育出了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答案】1. D 2. C 3.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最后的苍鹰 袁良才弋江像一条猛力的鞭子,从千山万壑间打出一条百转千回的水道,一路奔泻,一路狂呼,势不

7、可挡,直扑扬子江口。如今,江面上只剩下零零落落的打鱼的两头尖小船,货船、客轮几乎绝迹了,木筏、竹筏更是不见影踪了。当年那般喧阗热闹的弋江似乎一下子衰迈了,风光不再,一如岩爷看到的江天岩峰间的最后一只苍鹰的孤独寂寥身影,亦如风烛残年的日日浸在岁月记忆里的岩爷。岩爷从小就在弋江的风浪里出没,江水卷挟走了他的青春和荣耀,弋江无情的把他抛弃了,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如同那只苍鹰,再怎么飞翔,也离不开江天与岩峰。那一年,村上饿死了很多人,爸妈也饿死了,岩爷第一次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和人生的悲凉。他跳进了弋江的波涛里,他只想借江水淹没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但他被弋江上的筏客救起了。打那天起,为

8、了吃饭活命,十六岁的他当上了弋江筏客,而且成为三百里弋江上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筏客。弋江多急流、险滩,浪高沫飞,逆流时不时还得上岸背纤,穿衣也是白搭,所以弋江上的筏客都是赤条条一丝不挂,终点站才着衣登岸。岩爷由刚当筏客时害羞,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了。几十年后,弋江上建了大坝,水运渐为陆路运输所取代,岩爷被迫上岸,穿戴齐整倒感觉束手束脚、浑身不适了。初当筏客那会儿,正值青春勃发时,力大无穷,激流掌舵是他,逆流背纤是他,一路水程,不断有苍鹰在他头顶盘旋,与他为伴,为他喝彩。他在风浪中岿然屹立,游刃有余,如同一座黢黑坚硬的岩峰,发散着夺人心魄的阳刚原始之美,薏得弋江两岸的男人对他吹胡

9、子瞪眼,惹得弋江两岸的大姑娘小媳妇为他如痴如狂。筏队拢岸歜乏时,总有年轻女人低头红脸偷偷来送米送莱,偶尔上岸到酒家吃饭,但凡是女老板,只要岩爷在,一概免费岩爷活赛弋江上的一只人人仰视嫉羡的雄鹰!岩爷到底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女人叫翠翠,老筏客的独生女儿。一次来看父亲,一下子就被岩爷的英俊模样和青春气息迷得神魂颠倒了,岩爷走到哪翠翠就跟到哪,撵都撵不走。一天,翠翠鼓起勇气向他告了白,岩爷毫无思想准备,一口回绝了她,不想痴情的翠翠竟跳江自尽,被筏客们救起。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翠翠未婚夫耳朵里,告了岩爷一个“强暴未遂”,连老筏客也救不了他,生生坐了三年牢狱,命中一劫,无忘之灾啊!出狱后,弋江毫不犹豫地用

10、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老筏客为这事抑郁作古,翠罩也出阁随军了。从此岩爷就觉得女人是洪水猛兽,断了念想,一生不娶。因无子嗣,倔强的岩爷到底吃上了五保。到弋江边走一走,站一站,看那奔腾不羁的江水,望那孤独盘旋的苍鹰,是岩爷暮年每天必修的功课。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都说岩爷怕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哩!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时髦的年轻人,背着画板,说是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见到岩爷竟欢呼起来,说岩爷的形象、气质太有沧桑感了,软磨硬缠请岩爷当人体模特,而且最好画裸体村人大怒,骂年轻人太放肆,太不尊重长者,挥摹要替岩爷教训他们,却被岩爷制止住。幽幽道,画就画吧。年轻人喜极。村人横眉瞪眼道,别欺负老人,画裸体得给钱!一

11、千块不多吧?年轻人傻眼,可我们是穷学生分文不取!严只听岩爷一声雷吼,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众目暌際之下,岩爷脱得赤条条,神情从容坚毅,一如弋江边高高耸立的岩峰美院学生们屏息凝神画着,眼里噙着泪花。画毕,岩爷冷不丁问,这画拿去展览,翠翠能看到吗?所有人都呆了,不知如何作答。又过了些时日,弋江风景区管委会的头头在弋江边找到岩爷,陪着笑说,我们计划推出一个弋江裸体背纤的观赏项目,特请岩爷当顾问和技术指导,待遇嘛,好说!岩爷并不正视来人,冷冷地答,当年我背纤,是为了活命。你们,这是吃饱了,撑得!岩爷撇开目光又追逐那只翱翔在江天上的孤傲的苍鹰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12、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将主人公一生的许多事情串联起来,同时从语言、心理、神态,尤其是动作和外貌等方面对主人公进行了形象塑造。B. 小说中有多处关于弋江险要、狂放等自然环境描写,这样的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空间,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C. 文中“翠翠能看到吗?”的突然发问,揭示出当年的翠翠事件成了岩爷隐藏颇深的心结,多年反刍,岩爷内心留下了复杂的感情沉淀。D. 岩爷对美院大学生请求的接受和对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头头的拒绝,使小说于对比中揭示出岩爷对大学生审美观的理解和对世俗的不屑。5. 说说你对文章中划线句“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的理解。6. 小说以“最后的苍鹰”为题,含

13、蓄蕴藉,请简要分析。【答案】4. A 5. 岩爷的一生与弋江密不可分。从小在弋江边出没,青春和荣耀在弋江流逝,年老时守望在弋江。弋江造就了岩爷独特的阳刚原始的气质,吸引了无数女性,翠翠的悲剧使他的人生跌宕,多年后仍无法释怀过往人事。弋江是岩爷生命的栖息地,生活的落点,情感的归依处。 6. “最后的苍鹰”可以指盘旋在弋江上空的那只老鹰,也指像苍鹰一样的孤傲的岩爷,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这个小说题目更加耐人寻味。“最后”二字写出了岩爷人生喧闹过后的孤独,“苍鹰”二字写出了人生改变之后的孤傲和与众不同,他的高远境界和人格追求令世俗仰视。弋江雄鹰成为岩爷的精神化身,乜成了岩爷自己的感情寄托。(三)实用类文本

14、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根据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网站漏洞分析报告数据,在检测分析的1529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网站中,共发现漏洞7210个,其中高危漏洞451个,占比6.2,中危漏洞3395个,占比47.1跨站脚本,PHP版本官方不提供安全补丁和SQL注入成为排名前三的高危漏洞。这些漏洞不仅能窃取网站用户的密码等私密数据,还可能损害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暴漏敏感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犯罪活动日益呈现出网络化,高科技和快速敏捷化的特征。此外,一些内部从业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可能会从内部窃取数据或越权操纵,导致安全堡垒从内部被攻破,内外安全问题夹击,

15、使得金融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材料三:2017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确认,企业正在搜索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向第三方提供此类个人信息。企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收集及并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垃圾短信,网络诈骗等行为层出不穷。联系方式,通讯录泄露最为普遍。消费者向企业提供的个人信息中,最为常见的是联系方式,近四成用户向企业提供其电话号码,位列第一,约三层用户与企业分享名字,地址和邮编地址信息。霸王条款是信息泄露“主凶”,包括涉及APP安装的霸王条款。总体来看,来阅读却接受隐私条款的用户高达八成,34%的用户表示总会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接受条款。从不同年

16、龄阶段来看,年轻人更易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接受条款。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条款却未阅读的原因,并非其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薄弱,而是企业的服务只能接受其条款情况下才能使用,消费者为使用服务不得不接受条款。材料四:目前我国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法无“明”权,保护零散。我国目前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始终是依附在隐私,网络安全等领域进行保护,尚未形成法定的独立权利,这直接导致相关保护规范力度不足,措施不够。大多是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执行力非常缺乏。二是侵权普遍,维权困难。有专家形象地将目前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侵犯的环境比喻为“温水煮青蛙”。在企业大量不同程度地违法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