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783549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选择题一、 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是软件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文档,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P22软件、程序和代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P23软件对硬件和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导致了软件(升级和移植)问题。P2 4软件特性中,相互矛盾的是(效率与可修改性)。5软件工程四个层次由下至上是(质量层、过程层、方法层、工具层),它们的顺序不能互换。P46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层是(过程层和方法层),最上层是工具层。P47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精通一门编程语言)。P48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精通一门编程语言)。P49下面

2、的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的宗旨(研究算法)。P410美国著名软件工程专家B.W.Boehm于1983年提出了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P511根据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判断下面正确的选项是(软件错误发现的越早改正的成本越低)。P512软件工程的研究者将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概括为(.8)大活动。P713软件开发活动的顺序应该是(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P714螺旋模型是一种将(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P615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灵活性)。P8 17针对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比较好的模型是(快速原型化模型)。P1018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

3、的一种交互手段,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性高的)系统。P1019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制定的SW-CMM是(软件成熟度模型)。P1520SW-CMM是一种(软件成熟度模型)规范。P15 21IEEE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简称。P1622IS090003是(软件产业的IS09000族标准)。P1523下列有关标准的符号,属于国内标准的是(GB )p1524(自律、善于沟通、具有一定的软件技能)是职业软件工程师的必要条件。P2125软件工程强调将(规范化、系统化、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之中。P4 二、可行性研究1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组自我复制和自动执行的具有破坏能力的代码)。P31

4、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是否值得开发)。P27 3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简化需求分析过程)的过程。P27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次简要的需求分析)。P275可行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经济、技术、法律和社会环境)。P276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是预期总成本的(6一10 )。P277可行性分析研究的费用大约是项目总经费的(6%)。P278经济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效益分析)。P299假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2%,请问现在存5000元,两年后的价值应为(5202)元。P32三、结构化需求分析1与传统行业的生产相比较,软件的需求具有(主观性)。P37

5、2软件需求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多变性)。P37 3关于软件需求特性不正确的描述是“软件需求具有(准确性)”。P374用户需求描述的是(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P375(用户需求)定义了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P376业务需求描述的是(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P377(业务需求)通常是用户高层领导机构决定的,它确定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8(功能需求)定义了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P379软件调研报告是在(需求分析之前)提交的。P3810系统物理模型用(系统流程图)表示。P4011(系统流程图)反映了系统物理结构。P4012系统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描述系统的物理模型)。P4

6、013一个数据流程图中的图形符号有且仅有(4)种。P4314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不能表示(数据组成)。P4415DFD中的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P4516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实体)之间。P4517数据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P4318用(E-R图)对需要长久保存的信息进行建模。P4919描述软件需求通常不用哪个工具(模块结构图)。P40四、结构化软件设计1软件设计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可靠性、可维护性俱佳的软件方案)。P672随着模块规模减小,模块开发成本(减小),模块集成成本(增加)。P683随着模块规模的(减小),模块的开发成本

7、(减小),但是模块之间的接口变得复杂起来,使得模块的集成成本增加。P684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指标是(内聚和耦合)。P685在软件设计中应该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原则,(耦合和内聚)反映模块独立性。P686按照模块独立性,内聚程度由弱至强正确的顺序是(时间内聚、信息(顺序)内聚、功能内聚)。P697按照模块独立性,耦合程度由强至弱正确的顺序是(外部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P698非直接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内容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弱。P699信息隐藏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不允许其他模块直接访问)。P7110内容耦合是模块间最紧密的耦合,(非直接耦合)是模块间最松散的耦合。P6911软件结

8、构图中没有(判断)元素。P7112详细设计与概要设计衔接的图形工具是(SC图)。P7113程序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关系(不确定)。14不管多么完善的软件都可能有潜在的问题,所以设计人员应该为软件进行(容错性)设计,当软件遇到异常数据、事件或操作时,软件不至于彻底崩溃。P7415当一个模块内部的实现算法中包含着多重嵌套的条件选择时,如果完全用文字表达可能令人费解,这时可以采用(判定表)。P9116PDL是描述处理过程(怎么做)。P9217PDL是一种(过程设计语言)语言。P93五、面向对象基础1面向对象是“先”确定(动作的主体)“后”(执行动作)。P972从本质上说,面向对象是“先”确定动作的(

9、主体)“后”执行(动作)。P973面向对象的这种(主体/动作)模式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相符,从而使得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P974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参数传递的。7在现实世界中的任何有属性的单个实体或概念,都可看做对象p1018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已经构造了一个读者类,后来发现图书馆的学生和教师在借书中有不同要求。请问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用(继承)方法可以有效地设计这3个类? P1029UML是一种(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P10710UML是一种(交互式建模)语言。P10711UML是一种(面向对象建模语言)语言。P1

10、0712UML是一种(面向对象建模语言)语言。P10713(用例视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集。P10814配置视图体现了系统的实现环境,反映系统的(物理架构)。P10815(用例图)是从用户的观点描述系统功能,它由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所组成。P10916包含关系用于构造多个用例(共性的部分)。P11117角色可以有四种类型:系统的使用者,硬件设备,外部系统和(时间)。P11018如果说用例F被用例T扩展,意思是(F是一个一般用例,T是一个特殊用例)。P11119类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表示系统中的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P117六、面向对象分析1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

11、:(一套完善的建模符号)、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步骤和一个方便易用的建模工具。P1262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建立的模型有(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 P1273目前面向对象分析有许多方法,大多数方法可以归结为建立(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P1274面向对象分析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P1275功能模型用于表达系统的需求,为软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用例图和场景描述)实现。P1276下面建立功能模型的步骤哪个顺序是正确的(确定角色/确定用例/确定用例模型)。P1277确定角色是(用例模型)的任务。P1278用(静态)模型建立系统组织结

12、构。P1269用(用例)模型分析和定义用户的需求。P12710对象模型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类图)实现。P12711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常用(顺序图)、状态图、合作图、活动图构建系统的动态模型。P12712构建类图是(对象模型)的任务。P12713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特性。面向对象方法中,常用(状态图、交互图、活动图)实现。P12714在分析模型内表示协调、顺序、事务处理以及控制其他对象的类是(控制类)。P13215用(界面类)描述系统与角色之

13、间的接口。P13216(开发一个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案)不是分析建模的目的。 P12717用(动态)模型描述和分析业务流程。P136七、面向对象设计1面向对象设计首先要进行高层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风格,构造系统的(物理模型),将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P1392面向对象设计强调定义(软件对象),并且使它们相互协作来满足用户需求。P1393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界限是(模糊的),从分析到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P1394在面向对象方法中,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界限是模糊的,从面向对象分析到面向对象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P1395面向对象的中层设计主要是对每个用例进行设计,规划实现

14、用例功能的(关键类)。P1396如果对象之间的耦合是通过(消息机制)来实现的,则这种耦合就是交互耦合。P1407继承耦合是(一般化类与特殊化类)之间的一种关联形式,设计时应该适当使用这种耦合。P1408首先用(配置图)描述系统的物理构架,然后将需求分析阶段捕获的系统元素分配到这些物理节点上。P1419面向对象设计的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系统构架设计、用例设计、类设计)。P14110定义类的属性类型时尽量使用已有类型,太多自定义类型会降低系统的(可维护性)指标。P14711类的属性结构要坚持简单的原则,尽可能不使用复杂的(数据结构)。P14712对类进行详细设计,主要是设计类的(属性和方法),优

15、化类之间的关系。P14713构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总体结构),这项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构架设计师主持完成。P14114对用例进行设计,发现实现用例功能的(关键类),确定类之间的关系。P13915框架是一组可用于不同应用的(类)的集合。P14116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定义了若干(操作),体现了子系统的功能,而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应该是隐藏的。P14517每个子系统的接口上定义了若干(操作),其他子系统只能通过接口享受这个子系统提供的服务。P145八、编码1科学计算领域一般选择(C)语言。P1622科学计算领域一般不选择(汇编语言)语言。P162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P1605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条件/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P1606所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都可归纳为: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