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78152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_-经济基础_-_终极重点背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要素:人的劳动,最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根本标志。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场体系:1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2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通过价格运动。作用: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刺激商品

2、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垄断资本主义特征: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GDP表现形态:价值;收入;产品形态。计算方法:生产;收入;支出法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和劳动分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特征:统一;开放;竞争;规范。市场规则、秩序:进入;交易;竞争。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立法、行政、行业、自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公司制为主。财产关系: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法人财产权:现代企业制度根本特征。意义:为

4、清晰产权奠定理论基础,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使法人企业找到存在的基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辟了道路。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增值创造条件。影响产业结构因素:消费结构(出发点);资源结构;投资结构;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和数量;产业间的关联方式。优化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战略产业: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

5、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通讯、服务、科技、教育产业。社会主义生产实质: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再生产实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特点:扩大再生产。外延和内涵。国民收入再分配:国家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目

6、标: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这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供求总量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发展的最基本的平衡。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价格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对价格间接调控。4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方式:直接和间接调控。手段:计划、经济、法律、行政。经济全球化:贸易、生产、金融全球化。推动因素: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3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影响:1促进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

7、2加速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3使生产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始呈现全球化的趋势;4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便利。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1贸易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优化和规模经济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生产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跨国公司产生的“溢出效应”促进本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3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便捷地获取外资以弥补经济发展中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开放程度: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最关键是经济制度性质。外向型经济:出口导向,政策性开放;开放型经济:降低

8、关税壁垒,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中性化政策,制度性开放。开放型经济制度意义:1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2是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3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涉外管理要求:统一领导,统一对外;统一纪律、统一政策;统一调节、统一控制。意义:1通过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保护国家利益,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2及时调整对外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政策,制定对外经济活动的战略和计划,促进涉外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3正确处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实现开放经济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保持宏观

9、经济稳定。(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大体平衡)。涉外管理原则:1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2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3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4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5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6扩大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综合协调体制要求:目标统一;政策协调;功能互补;适时适度。财政政策: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

10、移支付。目的: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作用:通过直接参与分配,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趋于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通过财政收支流向的控制对社会总供求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初次分配的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目标:保持币值的稳定。作用: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11、,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公共财政的特征: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营利性、法治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公共财政追求的是非营利性,即社会目标。财政公平: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经济和社会公平。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2经济分类(类、款)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消费性、投资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政治;经济体制制度;社会。收入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结

12、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价格。政府债务的积极影响:弥补财政赤字;筹集政府投资资金;调节经济。消极影响:财政的沉重负担;增加纳税人的负担;产生财政“挤出效应”;引发通货膨胀。财政收入的形式:1一般性(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其他收入);2特殊性(专用基金;政府债务)。我国对外公布不包括债务收入。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税收;社会保险基金;非税;贷款转贷回收本金;债务;转移性收入。意义:1拓宽了收入涵盖范围,使收入分类更为完整;2新的收入分类在层次上分为类、款、项、目四级,便于财政收入的统计和分析;3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政府收支预算;4使财政收入分类更趋合理和规范,便于国际比较。经

13、济部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经常性(税收、经常性的收费)和临时性(债务、出卖公产、罚款)。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分类:政府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税收是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财政资金使用的最终结果:补偿、积累、消费。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我国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国债负担率:到当期为止,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反映国家累计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总量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国债偿债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反映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税制要素:

14、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十二五税改: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具体包括: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税环节;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继续推行税费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服务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财产课税:优点: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属于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缺点: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收入弹性较小,

15、变动困难;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课征财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原则:完整、统一、真实、年度、公开性。复式政府预算: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部门预算:一般和基金预算。分为一般收入预算:财政预算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一般支出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特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现代信用货币:现金和银行存款。M0:现金+银行活期存款。M2:定期+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类: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投资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中介:中央、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和保险渗透和融合:1在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逐渐放松;2持续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提高了交易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