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1877828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整理与复习1西师大版(2014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整理复习第1,2,5题,练习十八第1,2,3,5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熟练掌握小数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和数位顺序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3.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整理与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评: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整理单元内容1.分组交流、整理。同学们,回想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大家结

2、合教科书,在4人小组内议一议,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清楚、明确地整理在练习本上。2.分组汇报并展示。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将知识整理如下: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数同学们整理得真好!其实整理知识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表格、框架图、树枝图等,其目的都是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以便于理解和掌握。3.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点评: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并在交流中感受整理方式的多样性,

3、体会了整理知识的优越性。三、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复习小数的意义。(1)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小数?(2)完成第66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要用这个小数表示?(3)小结:像这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分、100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但可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来表示,小数就是一种特殊的分数。(4)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5)小结: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复

4、习小数的性质。(1)谁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小数的性质?(2)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小数的性质完成下面的练习。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0.050=( )0.9=( )3.140=( )60.3=( )103.090=( )12=(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再抽学生汇报。追问:0.050中可以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吗?为什么?如何将12改写成两位小数?(3)小结:利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改变小数的位数,但要注意,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3.小数的大小比较。(1)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如果)(2)下

5、面就请同学们完成第66页第2题和第67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反馈。反馈第2题时要说出为什么用这几个点表示这3个小数,还要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这3个小数与0的距离,得出数轴上越往右边的数越大,所以这里的0.24最大,0.05最小。(3)小结:小数大小比较时,我们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十分位、百分位依次比下去;还可以充分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越往右数就越大,越往左数就越小,也就是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4.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疑惑吗?点评:边复习知识点边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四、巩固练习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做一做相关的练习。1.练习十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并引导学生理解把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01。2.练习十八第2题。抽学生口答。3.练习十八第3,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5吨6千克5.6吨”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引导学生得出要换算成相同单位后才能进行比较。点评: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边练习边反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