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18778039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体现了我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事关人类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慢病防控工作,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慢病防控政策导向,积极探索在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区域性次中心城市过程中人人享有健康的卫生事业发展战略。2014年我县顺利通过省级慢病示范区验收,围绕这一主题和发展战略,我县始终坚信“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经

2、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健康环境日趋优化,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人人拥有健康身体、人人拥有健全人格、人人拥有健美体态、人人拥有健康生活”的追求蔚然成风,我县健康社会日渐形成,慢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具体做法(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联络员会议研究和落实促进慢病防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全县慢性病防控工作中,我们突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主题,在政策制定、环境场所

3、建设、文体活动、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融入健康元素,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专题讲座,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提高他们对社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因素对人群健康深刻影响的认识,为各部门健康政策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禁止设置烟草广告的通知关于创建无烟环境工作机制的通知承德县创建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承德县2011-2015慢病防控规划承德县2017-2025慢病中长期发展规划承德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承德县“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等相关文件,同时成立覆

4、盖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法律,卫生等领域人才为依托的健康专家委员会,在各部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进行参与,发表意见。并将慢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明确新时期慢性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三是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承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县级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将慢病防控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近年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成慢病防控基础设施改建、基本设备更新和实施防控项目等。2018年,县财政投入1800万元规划实施安匠中心卫生院、岔沟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利用天津市和天津市东丽区帮扶资金700万元,规划实施五道河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同时投入230万为23个卫

5、生院配备了便携式查体设备,方便了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县财政投入资金467.5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5个,目前全县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全面达标。2013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投入慢病示范区专项经费,保障疾控机构业务经费。今年在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上,先后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四是加强慢病防控队伍建设突出县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作用,设立独立的慢病防治科,县两院、县各基层医疗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科设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同时我县还积极引导村计生专干、村扶贫工作队、各群众性健康团体志愿者经培训后担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向家里人,身边人传授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健康理念。(二)完善机制,注重预

6、防、监测,夯实巩固防治基础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一是做好重点人群筛查,做到早诊早治。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制定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网络,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重点人群进行特定医疗服务。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新生儿35种遗传代谢疾病免费筛查、幼儿园、中学生体检、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0岁以上老年人上门免费体检等专项活动,对特定人群定期进行

7、免费职业体检,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青少年进行免费心理干预。积极争取国家心血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展二期筛查工作,受益人群达到18000余人次。同时,将重点人群检查和基本公共健康体检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慢性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现已基本实现全生命周期慢性病筛查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慢病监测工作,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防治成为当今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的摸清我县慢性病的流行情况、高危人群、影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制定慢性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估相关政策和干预效

8、果提供有力证据,由县卫健局统一安排部署,分别于2013年、2016年、2019年在全县范围内以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开展了社区诊断、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社会因素调查工作并形成调查报告,对我县人群的健康状况定期向社会发布。2019年慢性病社会因素调查报告显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从2016年的28.1%降低到21.96%;人群吸烟比例从2016年的27.77%降低到27.73%,戒烟率由6.04%升高到11.82%。2019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由2016年的12.99%升高到61.05%,较2016年升高了48.06%。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62.5%;糖尿病知晓率为53.5

9、%,较之前提高15.07%,33.52%。调查提示:运动、减油、限盐、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将作为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三是合理利用监测网络,做好各项疾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死因监测系统、河北基层管理软件,做好死因监测、高血压、糖尿病病例的监测。建立卫健、民政、公安、卫健(分管计生科室)等部门组成的“一线两关三核”的死因监测工作模式(“一线”,即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为主线;“两关”即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推断书作为唯一有效证明,把好民政殡葬火化、公安户籍销户两个关口;“三核”,即网络直报信息及时与民政、公安、卫健(分管计生科室)进行核对,提高死亡病例上报率,2013年开始我县报告

10、粗死亡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探索组建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一线二核”模式(“一线”即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主线;“二核”即与医保报销系统进行核查、与死因监测网络系统进行核查),畅通了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三)全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一是围绕群众健康环境需求,全力优化我县健康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个方面建设的全过程,为全县居民提供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2018年111月份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7%,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0天。扎实推进水

11、污染防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以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创建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健康促进医院24个、健康学校9个、健康单位13个、健康社区10个,健康示范家庭100户,建设健康主题公园2处,健康步道2条,健康长廊1处,健康小屋(自助检测点)212处,村社区覆盖率100%,以上健康支持性环境成为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实施慢病防控的重要载体。各社区、村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100%,全县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全面无烟,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围绕群众健康知

12、识需求,构建全方位的宣教体系。我们采取四条干线联动举措(即:突出领导骨干群众线、医生病人家属线、老师学生家长线、乡镇村组农户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健康教育活动。1、点餐式健康巡讲。百人讲师团按照因需施教、因病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宣讲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职业病等不同病种、针对儿童、孕妇、超重人群、老年人,以十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集市、进公园、进车站、进军营)为载体,开展百人百场健康巡讲和义诊活动,将科学健康观念、基本医疗、慢性病及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传播给大众,增强他们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13、的能力,截至目前共计开展百人百场健康巡讲活动190余场次,受众50000余人。2、多形式媒体宣传。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覆盖面广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开展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设健康知识大讲堂讲座,每半月播出一次,由县医院、中医院专家给百姓普及专业健康知识。在县周讯、县健康资讯开设健康专栏,普及健康知识。开通承德县卫生与健康、承德县医院健康家园、承德县疾控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宣传卫生与健康知识。建立承德县温暖健康家园微信群。利用微直播的形式,由县医院专家为大家讲课,传播健康知识,改变健康行为。3、主题宣传氛围浓。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宣传日

14、,联合多部门,深入城乡开展“县乡同步”的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截至目前共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11次。4、阵地宣传建亮点。以卫健计生、公共文化等各类宣传阵地为依托,将健康素养知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等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公示栏、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工作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宣传,让老百姓知道并利用现有健康政策,去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使自己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在医院、广场等公共场所LED显示屏上播放健康素养知识,在卫生院、有电视的病房或门诊处电视上播放健康知识政策宣传片,摆放宣传小册子,让诊疗和办事的群众全面了解健康知识,逐步提高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

15、晓率,引导广大患者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社区有点,学校有课,街头有栏,医院有册,电视有影,广播有声”的立体式健康教育宣传格局。(四)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做好慢性病全程管理一是重在预防,从学生时代抓起。近年来,我县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目标,把“打好健康生命底色,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作为教学工作主题和学校健康理念。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线索,以活动为载体”,针对目前学生的健康状况,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推行“八小治理”行动。重点治理“小眼镜”、“小胖墩”、“小懒猫”、“小网虫”、“小毛驴”、“小霸王”、“小淘气”、“小泥猴”并让学生将上述治理理念带

16、回家中向家长讲解,举一反三,倡导孩子、家长、身边人共同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思想、身心健康还是基本素质,都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进步。因此,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二是精准施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意见,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我县结合全省开展的“春雨工程”,实施了以“12331”为主要内容的“雨润工程”。2018年,省中医院、省儿童医院选派7名医师,我县抽调县级3家医院55名业务骨干对2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签订一对一的帮扶协议书,认真落实各项帮扶工作任务,通过对口帮扶,开展新的适宜技术19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都能在乡镇卫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