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1877767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青岛版(2014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教材分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学看钟表;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简单的统计知识。总复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游览儿童乐园为主题的综合情境图,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渗透在玩电瓶车、坐龙船、跳蹦蹦床等真实有趣的活动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部分是围绕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对全册教材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2、。第三部分对应整理与复习的设计思路,提供的涵盖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在进一步查漏补缺,加深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有关时间、长度、图形、统计等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按顺序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认识,学看钟表。

3、教学措施:“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看钟表”、“人民币的认识”和“图形”等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解决问题。“厘米、米的认识”则需要加强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1米”和“1厘米”实际意义的理解。“统计”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全过程。2、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思考和整理。4、灵活运用练习,提高复习效率。5、尊重学生的差异,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教具准备:钟表,米尺,计

4、数器,本单元建议课时数:3课时。 儿童乐园总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2、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减法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认识教具:表,米尺,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2从图中你

5、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3、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及时达标、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

6、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如下所示: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三、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四、当堂达标,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2、数的大小比较:以上

7、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数的计算:(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五、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课本110页,必做题:1、2、4、5、6、7、8、9、10、11、13、17、18题 选做题:3、12、14、15、16题本总复习题分两课时做完教学反思: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