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

上传人:cind****622 文档编号:11877688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石景观工程设计及应用(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 (18学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景观山石的材料与特征 第三节 假山景观工程设计 第四节 置石景观工程设计 第五节 砌石景观工程设计 第六节 塑山与塑石景观工程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并以自然山水园著称于世。山石是中国传统园林造 景的重要素材,在园林中或展示个体的形态美,或展示群体的组合美,或展示掇 叠艺术之美。山石景观工程指的是用有限的山石或山石状的其它材料,艺术性地 再造真山、奇石景观的创作过程。山石景观是中国园林艺术景观的一大特色,有 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玲珑多姿而驰名中外,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象征之一。 山石景观包括假山景观、

2、置石景观、石作景观等内容。 假山景观是指园林中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 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提炼,人工再造且具较为完整山形的山石景物,亦称掇山; 体量相对较大,可观、可游、可植。 置石景观是指山石不加堆叠,独立式或组合式造景,主要表现景石的个体或 局部自然美,不具备完整的山形;体量相对较小,可观、可品。 石作景观指经艺术雕刻或建筑砌石形成的具有一定工艺美或自然美的山石作 品。 一、山石景观的种类 (一)假山景观的种类 1、按掇山材料的不同:分四种,即土山、石山、石土混合山、塑山。 (1)土山:堆假山的材料全部或绝对大的量为土。此类假山造型比较平缓,可 形成土丘与丘陵,占地

3、面积较大。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 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园林中应用较多,并在地形设计中加以专门研究。 (2)石山:掇山的材料全部或几乎全部为石。此类假山一般体型比较小,李 渔所说的 “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 (3)石土混合山:由土石共同组成,有石多土少和石少土多之分。 (4)塑山:水泥等塑的景观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一种新的专门工艺,能 减轻山石景物重量,且能随意造型。 2、按山体数量多少的不同:分群山和独山。 (1)群山:在较大的园林中,山体数量较多,以近次远,有近山、次山、远山 ,岗阜相连,重叠翻覆,即为群山。 (2)独山:即一个假山单独成景。多出现在较小的园

4、林空间或庭院中,占地面 积小。 3、按假山规模大小的不同:分大假山、小假山和小品山。 (1)大假山:占地范围较广,形体高大而陡峭崎岖,是园林中的主景或园林的 骨架,并常有溪流、瀑布、洞窟等景观。 (2)小假山:低而范围小的山,山体虽小,也具有自然山体峭壁悬崖、洞穴涧 壑之趣。 (3)小品山:用较少的山石勾勒出山景的轮廓,不具备山体的完整结构,常作 为一些建筑空间或平缓草坪地的点缀品。 4、按假山在园林的位置不同:分园山、庭山、池山、楼山、壁山、厅山 等。 5、按施工方式不同:分堆山、掇山、凿山和塑山。 堆山也称筑山,指篑土筑山;掇山指用山石掇叠成山;凿山指开凿自然岩 石,所余之物成山;塑山指用

5、石灰浆、水泥、砖、钢丝网、玻璃钢等材料塑成 假山。 假山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便于初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复合式的。 (二)置石景观的种类 置石景观简称石景,或置石。根据石的多少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和群 置、叠石。 1、特置 指一块山石单独布置形成特别景致,也称孤置。有立、卧之分。竖立的姿 态者即“立峰”,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横卧者即“卧石 ”, 如北京 颐和园的“青芝岫”、北京中山公园的“卧云”。 颐和园 寿星石 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规则布置形成的山石景观。 3、散置与群置 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零星放置形成的景观,其实质为“攒三聚五”,自由 散落的一组自然式石景,

6、故又称散点。 4、土坡叠石 指土坡上叠石。石块密度较大,并且有局部 垒叠的结构。土坡叠石是群置向山顶的一种过渡。 (三)石作景观的种类 山石作为建筑材料,通过雕或砌的方法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称为石作景观, 有时也称为“石作”。根据方法和结果不同分为石雕、山石器设、石砌等。 1、石雕 石雕像、石雕画、石雕字都可大大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北京龙潭湖公园的一百 个“龙”字,充分表现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美。 2、山石器设 自然山石稍加整形或不必整形直接用作屏障、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 床以及井台、石臼、石钵等。 3、石砌 通过建筑的手法,建造山石花台、山石景墙、山石驳岸、山石蹬道、汀步、 步石等。 二、山

7、石景观的功能与作用 山石景观多种多样,几乎存在于园林任何空间。根据在园林中常出现的种 类,其功能可概括为下列几点: 1、作为园林的地形骨架和自然山水园的主景。 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增加园林趣味性。 4、砌石建造功能设施。 5、山石用作器设。 6、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 三、传统假山艺术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1、假山艺术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 (1)假山艺术始于秦汉,而且形成的“一池三山”造园型制一直影响后世 , 成为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为应用的重要技法。 (2)假山选材以土为主,初期为“筑土为山”,秦汉后期则有见

8、“构石为 山”。 (3)堆山手法是写实的,效仿真山,追求山水的自然美,可游可居的实用 功能较多,但大都具有纪念或象征色彩。 (4)气势磅礴、规模庞大,举国家之力而为,工期长。 2、假山艺术的成熟阶段-唐宋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 (1)“假山”一词出现并逐渐流行,“写意”假山出现并得以发展,施工技 艺 日臻成熟。 (2)假山选材仍以土为主,但土石相间的假山发展较快。 (3)堆山手法是写实与写意并存,大型假山以写实为主,小型假山以写意 为主;具有浑厚舒展的轮廓和葱郁的树木,追求山水的意境美,可游、可居、 可栖、可赏。 (4)玩石之风盛行,出现对峰石“瘦、皱、漏、透”美的评价。 3、假山

9、艺术的繁荣阶段-明清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 (1)“写意”假山得以极大发展,意境深邃,“一拳代山、一勺代水”, 具有高 度抽象性;“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利用山水的局部反映自然,以“留 白”的 间接手法扩大空间。 (2)假山选材石占了绝大多数,假山体型变小;到清中晚期,假山更以纯 观赏对象而追求新奇的构图效果,追求山水的形式美。 (3)堆叠假山的理论专著出现,假山施工技艺达到最高峰。 四、山石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 1、山石景观艺术的现状 (1)山石景观艺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山石景观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生搬硬套、形式过于单一、 人工痕迹明显、雷同等等。

10、2、山石景观艺术的时代性 园林艺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是物化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因此,园林往往以鲜明的形态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的文化特 征。 现代园林已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其文化背景、服务对象等已发生了很大变 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应该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石景的做法,因此,叠石艺 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入到现代空间,传统石景艺术将如何纳入时代精神, 并与当今的科技很好地结合起来? 3、现代山石景观艺术的走向 (1)去粗存精地吸收传统园林石景艺术 提取优秀而富于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现代意识和表现技巧,结合当今城市的 环境特点进行再创造,既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

11、鲜明的时代特征。 (2)借鉴西方先进的石景艺术手法 用抽象的手法营造石景,如劳伦斯哈普林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瀑布,就 是对美国西部悬崖与台地的大胆抽象的联想。又如爱悦广场中极具韵律感的折线 型大台阶,就是对自然等高线的高度抽象与简化。 极简主义设计师彼得沃克的作品: 泰纳喷泉 (3)广泛应用材料、新技术 我们应注重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如利用灰泥、水泥、混凝土、有机 树脂、玻璃钢等材料,进行人工塑石。塑石有很多的优点,如可塑性大、造型随 意、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开支、施工方便、不因开采石材 而破坏环境等。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亦会大有改进,塑石将会更 加贴近天然山

12、石本色,达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 (4)当代石景艺术应树立生态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园林,将是园林行业发展 的趋势。石景是园林的重要构成元素,自然应遵循这一发展趋势,设计师要树立 园林石景中的生态观,倡导绿色设计。 第二节 景观山石的材料与特征 一、传统景观山石 (一)湖石类 湖石是江南园林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一类山石。 人们对山石的评判标准也局限于“瘦、皱、漏、透”。 湖石多数是经过溶融的石灰岩、砂积岩类,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 ,形状婀娜多姿。在我国分布很广,如江苏太湖石、安徽灵壁石、广东英石、安 徽宣石、北京房山石等只不过在色

13、泽、纹理和形态方面有些差别。 太湖石 房山石 英石 灵壁石 宣石 (二)黄石 块状,是一种带橙黄颜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苏州、常州、镇江以及江浙 的一些地方皆有所产,但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为著名。其石型体顽穷,节理面 近乎垂直,棱角明显,方正刚劲,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黄石平正大方、立体 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列的光影效果,无孔洞,呈黄、褐、紫等色。 (三)青石 块状或片状,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北京西郊洪山口、河南新密一带均有 所产。青石的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有相互垂直的纹理,块形既“青石块” ;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形体为片状既“青云片” 。 (四)笋石/石笋 外形修长如竹笋一类山石的

14、总称。由于其单向解理较强,凿取成形如剑,故 又名“剑石”。产地颇广,如江苏武进斧劈石、广西槟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 青云片石等。园林中常作独立小景布置,如扬州个园的春山,故宫御花园的竹石 花台等。常见石笋又可分为以下4种。 1、白果笋:是在青灰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尤如白果嵌于石中, 故名。其形如“剑”,嵌入卵石如“子” ,细砂母岩为“母”,又被称为“子 母石” 或“子母剑”的。大而圆的头向上的称为“虎头笋” ,而上面尖而小的 称“凤头笋”。 2、乌炭笋:是一种乌黑色的石笋,比煤炭的颜色稍浅而无甚光泽。如用浅 色景物作背景,这种石笋的轮廓就更清新。 3、慧剑:是指一种净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

15、石笋,这是北京假山师傅的沿称 。北京颐和园前山东腰有高可数丈的大石笋就是这种“慧剑”。 4、钟乳石笋 将石灰岩经溶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以点缀景色。北京故宫 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作特置小品的。如“云盆”,形为盆,纹如云。 (五)大理石 大理石因云南大理所产此石质优而得名,又称云石;河南省南阳地区也盛产 此石。大理石因其纹理朦胧,又称晕纹石。如留园的“雨霁石”、天坛公园的“ 山川出云”等,常作为小品石。在现代园林中,也用作桌、凳、屏饰等器设,以 及花台、景墙、浮雕的贴面材料。 (六)吸水石类 吸水石也称上水石类。体态不规则,表里粗糙多孔,质地疏松,有较强吸水 性能,多土黄色,深浅不一,各地均产。这类山石用于水中、池边或沼泽环境, 与植物相配,另外,在山石盆景中也常用。这类石质不坚,不宜作大山用。 (七)卵石与砾石 卵石也称石蛋,卵圆形,多产于海边、江边或旧河床的大卵石,有砂岩及各 种质地的,体态圆润,质地坚硬。大者可置石成景,小的可作各式图案铺装,或 室内清赏。如故宫御花园的大卵石“和尚拜月”;在岭南园林中应用较多,双秀 公园日本园有大量的散置卵石,充分表现了海滨岛国的风景。 (八)其他石品 我国山石资源极其丰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