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7153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因素中饮食是最关键的因素。饮食不当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加重。对已患消化性溃疡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护理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在实践中有了显著效果。本文就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期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原则改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文献综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有资料报道,消化性溃疡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

2、10.3-32.6。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1。饮食不当与消化性溃疡的痊愈、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等密切相关,现在已经从过去只重视治疗转变为重视饮食护理,因此做好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指导及护理十分重要2。范巧玲3调查表明:给患者进行食物健康指导其饮食顺从性达93%,体现了科学饮食的经济性、必要性。消化性溃疡的病灶,经常受到胃酸和食物的刺激,故其发生、发展以及症状轻重与饮食有密切关系,现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分期饮食护理1.1急性发作期饮食护理PU发作期应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的低温半流质

3、食物为主,使胃内PH值保持在45之间4。限制肉汤、鸡汤、鱼汤的摄入,防止脂肪过多摄人所致的胃酸分泌和胆汁反流。饮食不宜过饱,以免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增加促胃泌素的分泌。护理人及时指导,让患者理解合理的饮食不仅起到稀释胃酸、中和胃酸缓解疼痛的作用,还能起到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此期患者以面食为主,因面食较软,易消化,且含碱,能有效中和胃酸,而且面食符合我地区的饮食习惯,病人易接受3。此期应严格限制对溃疡的刺激,食物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清淡、少油,既要将食物诱导的胃酸分泌降到最低水平,又要保证有足够地提供正常代谢和溃疡组织修复所需要的营养食物。供给丰富维生素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

4、素U的食品,维生素A能有效帮助消化性溃疡症状的复原。食材有胡萝卜、绿色花椰菜、木瓜、鱼肝油等:维生素B族可增强胃壁黏膜修复能力。食材有豌豆、菠菜、核桃、香蕉、甘蓝菜、鱼、蛋等。选择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卷心菜、蕃茄、藕等。1.2 出血期饮食护理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在60 ml以上即出现柏油便,伴有腹痛、腹胀、心慌、出汗、头晕等,有时可发生呕血。为了减少胃酸分泌、减慢胃蠕动、避免食物刺激而加重出血,出血期间需禁食。临床实践证明禁食并不意味着使胃部休息,而是以少量食物以中和胃酸,反而可减轻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使病人稍感舒适,但食物的温度要低,这样可以防止血管扩张,减少出血量。

5、出血停止,大便潜血阴性,可逐渐添加饮食,从全流半流一软食逐渐恢复,观察患者进食后消化系统的反应及大便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5。以免出血面受食物的直接刺激,减慢胃蠕动,减少胃酸刺激,给予静脉营养。芦庆云等6认为在出血停止48 h或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向半流食及普通软食过渡,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营养,注意饮食的温度,进食的速度及量,过热的食物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再出血,进食速度过快和量过多可使门脉分流,血容量增加诱发再出血。1.3 恢复期饮食护理恢复期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掌握进食的规律性,预防疾病的复发7。少食多餐,饮食无规律

6、,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内,虽然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食物又会刺激胃酸侵蚀,不利于愈合。由于PU以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为高发区,若不按时进食,空腹时胃酸分泌增多,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影响溃疡愈合。PU患者除急性期或有合并症在短期内少量多餐外,平时还是定时定量,一日三餐和中间适当的加餐。其饮食以牛奶、鸡蛋羹、稠米汤为主。刘建清8提出饮食仍以细软易消化半流质食物为主,每日可进食5次,除3次正餐外,上、下午可各加1次点心。可食软米饭、面条、小馄饨、小蒸包、清蒸鱼、氽肉丸等,避免过饱,防止腹胀。王莲花9提到:维生素、矿物质也是必要的营养要素,可提高蛋

7、白质的吸收,作为黏膜再生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是必要的营养要素。主张在溃疡出血期或急性发作期饮食以流质易消化食物为主,在溃疡恢复期在抗酸治疗的同时不必过分限制食物,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并鼓励进食正常或高纤维食物,因高纤维食物中存在一种脂溶性保护因子而且含有较多的营养因子,这些具有防止溃疡发生和复发作用10。可增加一些富于消化的含有少量膳食纤维的蔬菜,如冬瓜、西红柿、去籽的去皮的茄子、胡萝卜或嫩的绿叶菜,制备时要细软,水果可去皮制成果羹。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2.1忌烟 烟草烟雾中的主要致癌物包括苯并芘、氯乙烯、亚硝胺、多环芳烃、亚硝基甲苯、镉、镍等,有毒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醛、乙

8、醇、甲烷、甲苯、氢化氰、铅、铝、锌、镁等。我国男性成年人中吸烟人数众多,而吸烟是消化性溃疡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1-13。国内外学者报道提示吸烟易导致Hp感染14。农爱珍15提到吸烟与PU的发生呈剂量效应关系,抽烟时间越长、数量越多,PU发生率越高。烟中的尼古丁能降低幽门括约肌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造成胆汁返流及胃酸分泌增加。2.2忌浓茶咖啡茶叶中含有茶碱,是磷酸二脂酶活力的强抑制剂,可增强CAMP活力,促进胃酸的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摄入后易产生消化不良症状,可诱发溃疡的疼痛。饮浓茶、咖啡均可促进胃酸的分泌,诱发PU或使PU患者的疼痛发作。此外饮茶时水温过高也会损伤胃黏膜,是PU发生诱因之一4

9、。大量的咖啡摄入会促使体内分泌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原,过多的胃酸会不断侵蚀胃粘膜上皮。同时,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胃炎或胃溃疡的发生。2.3忌寒凉食品 阴寒内胜,阳气亏虚,故宜温里、散寒,助阳,宜食温热性食物,忌寒凉、生冷之品。寒凉食品易损伤脾气,尤其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如苦瓜、冬瓜、黄瓜、香蕉、梨、西瓜、绿豆、豆腐、蛤蜊、大虾、冰糕、冰淇淋及冰镇等饮料。冷饮过量会让胃内温度过低,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2.4 忌腌制及烟熏食品此类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二甲基亚硝盐,在人体内转换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对消化道造成直接损伤。

10、浩宇盈等4认为食盐过量形成高浓度能损伤胃黏膜,被认为可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盐的过多摄入,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降低了胃黏膜的抵抗力,使胃黏膜受损从而诱发了溃疡。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易产气食物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使胃酸增加,降低胃黏膜抵抗力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生冷食物,使胃黏膜易受损而产生溃疡。3加强饮食的心理护理PU本身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范畴,受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作用,PU患者易激动、紧张,在饮食上不能配台,甚至偏执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摄食行为,出现畏食现象。消化性溃疡较多的患者其思想负担较重,工作压力较大,应及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其疾病的转归有极大的

11、帮助。与患者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根除疾病的信心16。给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安心住院,并协调患者与家属、社会之间关系,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17。对此,应首先做好溃疡病知识的宣教工作,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疏导,或者请恢复较快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给予积极的暗示使患者正确认识饮食在此病的转归中所起的作用,护士予以针对性的解释、开导和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很快恢复了愉快心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4健康教育胃酸的存在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合理的饮

12、食可起到稀释胃酸、中和胃酸的作用。此病病程长,病发症多,且容易复发,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良好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是极为重要的18。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减轻病痛,缩短病程,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预防疾病,提高了治愈率,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培养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1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杨桂英19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临床路径饮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饮食健康教育。共同制定饮食健康教育路径表,此表以时间为纵轴,以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效果评价为横轴。由培训过的责任

13、护士按照路径表内容对患者实施饮食教育,教育目标要求达到病人建立起科学饮食的理念和行为。两组患者教育前饮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饮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依从性、疼痛缓解和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5)。应用临床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提高饮食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其科学饮食,而科学饮食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达到治疗目的。4.2 加强出院指导和卫生宣教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多种因素,掌握发病的规律,发病后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盲目就医。宣传病从口入、重视饮食治疗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用餐,少量

14、多餐的饮食调理计划,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应加强出院指导和卫生宣教,需告知患者注意饮食,按治疗方案用药,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胃粘膜保护剂、抑酸、抗Hp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按时按量服用,严格正确遵照医嘱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以提高疗效。4.3 让病人参与饮食的决策随着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患关系也由原来的工作关系向护患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转化,这种转化就是要让病人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治疗和护理而转变成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因此就要求我们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饮食护理的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疾病状态、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及年龄活

15、动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制定不同的食谱,也就是让病人学会运用合理的饮食,自我管理,控制疾病的发展,使身体早日康复。5小结 加强饮食治疗可降低PU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以及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变以往传统的溃疡饮食习惯,建立全新的饮食观念,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采取分期饮食疗法,在急性期有利于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出血期有利于促进止血,恢复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减少溃疡的复发。加强饮食心理护理和饮食知识健康教育,让病人参与饮食的决策,指导患者改进以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帮助其建立全新、科学饮食观点与习惯,合理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营养搭配,对于促进PU患者愈合恢复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6、 参考文献1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450.2 闫双,张淑芬.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97-198.3 范巧玲.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国际护理杂,2006,25(9)729-730.4浩育盈,何玉兰,李展绒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695罗玲肝硬化的饮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l266 芦庆云,王立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7,23(6):4777蒋必巧.饮食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