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6728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施工安全考试卷题库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安全考试题库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填空题。 1. 监理工作是建设管理工作的延伸,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行使所委托的 安全 、质量、工期、投资、环保控制等相关权力。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 主要负责人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 相应资格 ,方可从事相关工作。4.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 维护保养 ,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 5.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中要求必须证照齐全,严禁

2、无资质 施工、转包、违法分包和人员不经 教育培训 上岗作业。6.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中要求必须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按方案组织实施,严禁擅自改变 施工方法 。7. 施工现场动火前、动火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8.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9.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劳动防护用品 。 10.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 淘汰 制度。 二、选择题 1、( C )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安全生产成为我国现阶段建筑业工作

3、重点,安全生产制度被确立为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根本制度。A建筑法 B安全生产法C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方针是( 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质量第一,兼顾安全C.安全至上 D.安全责任重于泰山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 D )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A.项目部 B.作业班组 C.操作人员 D.专人4、目前我国建筑业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是( A )A.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B高处坠落、中毒、坍塌、触电、火灾事故C.坍塌、粉尘、

4、高处坠落、触电、塔吊事故D.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事故5、在悬空部位作业时,操作人员应( D )A.遵守操作规定 B.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带好安全帽 D.系好安全带6、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在起吊重物前,应对支腿加强观察,看看有无陷落现象,有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会增铺道木,其目的是( A )A.加大承压面积 B.减小承压面积C.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增大对地面的压力7、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该( B )A.重新测算安全验算结果 B.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C.附监理工程师名单 D.附安全预算8、脚手架拆除时必须是( A )A.必

5、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B.可以同时上下同时拆除C.右下部网上逐层拆除,可以随意拆除9、( C )每天要对班组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A.施工员 B.全体职工 C.班组长 D.监理工程师10、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 D )同意,采取相应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A.安全员 B.技术员 C.班长 D.施工负责人1、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本供配电系统应按( C )设置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 施工单位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使用前,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 共同进行验收。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安

6、装单位 D.检测单位 3、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A. 0.5 B. 1 C. 2 D. 3 4、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mm。 A.250 B.500 C. 750 D. 1000 5、 搭设高度在 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需组织专家论证。 A.20 B.30 C.40 D.50 6、监理员应具有同类工程专业知识,经过监理业务培训并

7、取得结业证书,在 指导下从事具体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A.专业监理工程师 B.工程技术知识人员 C.总监理工程师 D.副总监理工程师 7、预制梁场中,箱梁提升时,起重设备的起(顶)升系统应遵循“四点起升、三点平衡”的原则,避免箱梁 。 A.受压 B.受拉 C.受扭 D.受剪 8、 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 连接。 A.火线 B.断路器 C.零线 D.控制开关 9、 易燃材料存放库房内不宜使用功率大于的 W的热辐射照明灯具。 A.15 B.40 C.60 D.10010、 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中, 是上级管理部门或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对安全

8、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制度。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D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1、 起重设备挂钩应完备良好,在吊装物品时,遇有 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起吊作业 A、五级 B、六级 C、七级 D、 八级1、岩溶及富水破碎断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以(D)为主的综合方法。A:上下台阶开挖法 B:上下断面顺序开挖法C:分部开挖法 D:水平钻探2、双线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临时支撑采用型钢,纵向每(A)榀设1处。A:2 B:3 C:5 D:13、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铁路隧道,应实施(A)。A:第三方监测 B:专人

9、监测 C:自行检测 D:设计单位监测 4、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级围岩不得大于(C)、级围岩不得大于5m。A:15m B:20m C:10m D:5m5、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A),保证牢固不变形。A:闭合三角形 B:菱形 C:正方形 D:长方形6、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 (B)原则。A:早进早出 B:早进晚出C:进出登记 D:晚进早出7、含有瓦斯的隧道采取安全防爆措施,制定相关紧急处理预案;隧道内瓦斯浓度达 (A) A:1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B:1.5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处理C:2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处理D:3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

10、处理8、隧道内每隔(C)m必须设置安全应急灯。A:50 B:150 C:200 D:2509、隧道施工用通风机应(A) A:专人管理 B:项目设备员管理 C:保安管理 D:安全员管理10、13.洞内衬砌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专人监护;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 (B) A:可以不停机、不切断电源、风源 B:及时停机并切断电源、风源C:可以不停机,但要及时切断电源、风源D:及时停机,可以不切断电源、风源1.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5级,其中高危险用( A )颜色A、红色B、黄色C、橙色D、绿色E、蓝色2. 危险源辨识是对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 A )

11、 A.风险后果 B. 根源或状态 C.大小 D.利益 3. 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辨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危险源进行( B ) A. 事故后辨识 B. 预先控制 C.了解 D. 消除 4. 下面哪项不属于风险管理中“事前预控”过程内容( D )A.危险源辨识 B.危险源分级分类 C.风险预控 D.事故调查 5 目前主要使用的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的方法是( B ) A. 风险矩阵法 B. LEC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 事故树分析法 6.下面哪项活动是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遏制事

12、故的发生。( B )。 A.危险源监测 B.风险预控 C.危险源分级 D. 风险预警 7.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 ( D ) A.公司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公司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公司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 D.所有上述答案 8.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是以下哪个名词的解释( B ) A .风险 B. 危险源 C .隐患 D. 不安全行为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_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 A )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D、重大危险源 10、对初始风险采用工程措施处理以后,我标段11座隧道突泥突水、塌方、顺层偏压,环境影响、既有构筑物应和有害气体等残余风险等级均为( C )及以下。 A 高度 B 中度 C 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