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5662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知识密集度高、资源环境友好、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将节能环保产业纳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

2、意见(国发201330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3年,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总产值约850亿元,其中,节能产业产值约50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约25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约100亿元。在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高效风机、高效储能、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节能智能控制、绿色建筑材料、节能交通工具等高效节能领域;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电子行业废水处理、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先进环保领

3、域;在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电子废弃物和废旧集装箱回收再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骨干企业快速成长。近年来,我市在节能环保产业涌现出众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超过20家,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以及增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高效电机及控制系统领域,拥有汇川、英威腾、安托山等;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拥有万润、九洲、瑞丰、雷曼等;在水处理领域,拥有水务集团、光大环保等;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拥有东江环保、能源环保、格林美、嘉达高科等;在节能环保服务领域,拥有铁汉生态、达实智能、世纪天源等。节能环保服务业优势突出。我市节能服务产业和低碳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目前有国家

4、备案节能服务公司155家,占全国数量十分之一,城市综合节能规划、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领域设计开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环保服务业已经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环保服务总承包企业。创新创业环境优越。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及海水淡化试点城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潜力全国领先。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PCT国际

5、专利申请量、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积极推动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环境能源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创投机构及各类产业基金等金融机构,着力打造“高交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平台,为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截止2013年,我市已拥有节能环保领域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超过50家。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深圳一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率先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等法规;出台了深圳

6、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等规章,印发了深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深圳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等实施方案,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我市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产业规模,但总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创新有待加强、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市场管理有待规范、政策法规有待健全、发展模式有待创新等主要问题,需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二)面临形势。从国际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巨大市场,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增长点和投资热点。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加剧

7、、资源能源危机凸显和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推动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助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的优势地位,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还利用节能环保技术优势,制造绿色贸易壁垒。为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从国内来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

8、阔。据测算,全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5万亿元;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为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从深圳来看,节能环保产业正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3年深圳GDP已超过2000亿美元,人均GDP约2万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较高的平台,深圳正进入内涵增长和绿色发展的转型期。为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

9、全面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形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面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为了大幅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承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深圳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

10、业集聚发展,为打造“深圳质量”、建设“美丽深圳”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为本。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坚持集聚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产业基地和集聚区,积极引导节能环保企业向重点区域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优先发展优势领域,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完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坚持应用拉升。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需求和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领域环保需求,挖掘应用潜力,培育规范市场,引导和鼓

11、励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拉动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三)发展目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到2020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引领型的国内一流企业和研究机构,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全行业研发投入占增加值比重达到6%。新建100个以上国家级、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35个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500个以上研发项目。产业集聚。布局建设5个

12、以上优势明显、功能完善、引领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形成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组织实施1000个产业化项目。年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三、主要任务(一)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水平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争取国家在我市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项目,新建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创新载体,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开展共性、关键及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产学研资联盟的作用,推动组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创新,

13、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增强认证认可能力。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辐射带动力和创新要素集聚力,打造我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二)促进产业发展。对接国家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中的技术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等内容,结合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破方向,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和产业化项目,引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显著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创

14、业,打造我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三)强化空间保障。着眼未来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引导产业适度集聚,在合适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加速器、孵化器,助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力度,有效缓解企业发展空间受限难题。(四)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打造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产品检测、设计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机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逐步形成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融资体系。(五

15、)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深港合作及国内合作。发挥深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来深投资、创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资源提升我市节能环保产业水平。发挥深圳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节能环保论坛、展览及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等,扶持企业建立技术和产品输出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节能环保市场,增强“走出去”的能力。四、重点领域(一)高效节能产业。1节能技术和装备。电机及拖动节能设备。推动拖动装置控制和设备改造,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无功补偿、空气源热泵等技术,研发稀土永磁电动机等高效节能电机和节能风机,推广应用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节能监测设备。推进节能仪器设备研发应用,大力发展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环境热工仪器、交通工程类测试仪器、建筑节能检测仪器、变频智能节电器、电机自动跟载稳速节电器及中央空调节能器。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和设备。推广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及先进燃烧技术。研发余冷利用技术和设备,推进热电冷联产技术。研发推广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锅炉、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等技术和设备。发展烟气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