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8754920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安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50分)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强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24题。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增大3东部季风区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4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性的

2、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东部地区的变化是()增加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增加了辽宁省减少了福建省A BC D6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C长江三角

3、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读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示意图,分析回答78题。7巴基斯坦兴建西水东调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印度河径流量季节分布不均,防治洪涝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发展航运C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D完善印度河平原的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8该工程早期由于系统不完善,极易产生()A印度河断流 B沿线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新华网太原2012年2月9日电 山西煤炭在过去五年“转型期”中,通过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等手段,安全生产实现明显好转。据此回答910题。9实现煤炭重组主要是为了解决( )资源浪

4、费问题 环境破坏问题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生产安全问题A B C D10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短期内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右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113题。材料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11环京新城吸引

5、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联系交通便利12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得环渤海地区由于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13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 促进北京工业快速发展A B C D14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千米,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

6、域,并且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治理水土流失,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严禁矿产开采合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大面积开荒种粮,发展经济综合治理小流域A B C D15下图是某沟谷剖面图,若按小流域治理模式,剖面图中四地的开发措施分别应该是( )A修筑梯田、平整土地、育林育草、退耕还林B平整土地、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C打坝建库、育林育草、退耕还林、修筑梯田D打坝建库、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1618题。16田纳西河流域工业的分布特点为( )A沿公路线分布 B沿铁路线

7、分布C沿河流分布 D靠近资源地分布17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18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 B C D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1920题。19“停止农地灌溉”的

8、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21图中火灾地曾连续发生十余起山林大火,造成数十人死亡,几百万人疏散。读图,下列关于火灾发生地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该国南部B该国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C该国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卡罗住在一个圣诞节几乎全是夜晚的古老小镇。这一天太阳仅出现55小时,同样情形也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哈德孙湾口的印第安小镇上;两镇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景观却完全不相同,

9、回答2223题。22卡罗居住地的纬度约为( ) A北纬40 B北纬60 C北纬900 D南纬700 23两镇景观不同的表现,最可能是指哪一项( ) A前者多冰蚀地貌,后者多风蚀地貌 B前者河流不结冰,后者河流会结冰 C前者多散居村落,后者多集中村落 D前者居民以采集为主,后者专营渔业图11读图11,完成2425题。24图中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 ( )A.油田 B.煤矿 C. 水电站 D. 核电站25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咖啡、橡胶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C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受地形影响 D农牧业产值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学校 班级 姓名_ 考号 201

10、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 理 答 题 卷一选择题(225=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综合题26材料一 下面甲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乙图是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12分材料二 圣迭戈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被誉为“全世界最舒适的地方之一”。这座城市建有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共有5所大学和7所学院,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有学士学位;是生产无线通信产品的高通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IBM、诺基亚、爱立信和英特尔等的研究基地之一。(l)乙图中三城市所在地区典型自然带是 。(2分)(2)

11、说出图示地区由北向南降水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3)根据材料分析圣迭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27.(14分)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左图)和经济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4分)(2) A地的气候类型和亚马孙平原相同,但成因不同,试分析A地气候的成因。(4分)(3) 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6分)28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率东部”的新跨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1:“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材料2:胡锦涛总书记视

12、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4分)(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3)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对城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分)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材料二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甲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