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例题分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749823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例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例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例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例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例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例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例题分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鉴赏古典诗词鉴赏 1.意境意象 2.鉴赏诗歌形象 3.诗歌思想内容 4.炼字 5表现手 法 内容 语言 诗歌鉴赏经典题型 勾画月照、泉流、竹喧、 莲动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 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归浣女, 莲动莲动 下渔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孙自可留。 例题:08宁夏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 员外

2、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 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 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 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 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 这样写的好处是:1

3、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 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 丰富多彩。 (一思乡诗乡诗 和闺闺怨诗诗。 这这是最早出现现、最为为 常见见的题题材之一。古人或 久宦在外,或长长期流离漂 泊,或久戍边边关,总总会引 起浓浓浓浓 的思乡怀乡怀 人之情, 所以这类诗这类诗 文就特别别多。 内容:或写羁羁旅之思, 或写思念亲亲友,或写征人 思乡乡,或写闺闺中怀怀人。 写法:或触景伤伤情,或感 时时生情,或托物传传情,或 因梦寄情。 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离愁别绪 二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 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 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 离别。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 一个永恒

4、的主题。 l内容: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 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 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 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 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 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 、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 之。 写写 景景 抒抒 情情 三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东晋陶渊 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 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 l思想内容:描写自然风 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 淡的隐居生活。 l语言: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 洗练。 四四 咏物诗咏物诗 四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 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 ,由实

5、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 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五五 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 五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 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 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 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抒发物是 人非,沧桑变化。 六六 边塞军旅诗边塞军旅诗 六边塞军旅诗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 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七理趣诗 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 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八咏怀类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

6、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情感上多体现为壮 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比 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如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杜甫的蜀 相等等 九讽喻诗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 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 亦称亦称“ “讽喻诗讽喻诗” ”,有时也称,有时也称“ “政治讽刺诗政治讽刺诗” ”。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 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白居易的卖 炭翁,杜甫的“三吏”“三别”。 例题:08江苏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

7、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n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写凤凰台的传说,在 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 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 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n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就“凤去台空”这一层 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 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 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

8、下了什么有价 值的东西呢! n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 ,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 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 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n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 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李 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 十分沉痛的。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 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 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9、思想感情?(4分)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 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 感慨。 (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例题2:08安徽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 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 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

10、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 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n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n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 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这山是天地偶然留 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 巨澜。 n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n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 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明天我要 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多么开阔。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

11、表达了诗人尽管身 为孤臣,时处末佳,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 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谰、取得抗 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例题3:08全国卷(二)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 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 行简要分析。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 感叹世态

12、炎凉的情绪。诗的第一二句,写 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 些凄冷的景色可以看出作者政治上的寂寞 愁绪;三四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 他只得在归鸟的啼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 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事态冷暖的感叹 。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想象,联 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 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巨相应, 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编织 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 春天网住,

13、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 喻非常生动和新奇。 例题:08天津 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 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 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 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例题2:08全国1卷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 ,赤壁

14、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1057 一1106 ) :字邠老,黄 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 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n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 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 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的千古绝唱。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 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n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如今 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西山重 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 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虎踞龙盘的形胜 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 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 n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诗人 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