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4784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李、杜诗歌魅力特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李、杜诗歌的魅力特点内容摘要: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李白、杜甫的诗歌思想有着一致性,他们同样爱祖国、爱,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人民的疾苦。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了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以其独特的魅力。关键词:李白杜甫创作方法风格意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唐诗的形式多样、推陈出新。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而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

2、言古诗,而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唐代的诗派纷呈、诗人众多。后世敬仰的“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 。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抱负,想为国家、为皇帝尽心尽力。因此他们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对国家有一份炽热的感情,国家强盛时那种欢喜、自豪感在他们笔下流露;但国家处于忧患时 ,他们又忧心忡忡 。他们反对唐统治者 的穷兵黩武 。反对分裂战争。如李白的古风渡泸及五月、杜甫的兵 车行都是抨击 唐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李白的奔亡道中五首和杜甫的北征、三吏、三别都是对安史之

3、乱的痛斥。他们想为国家尽一份力 ,但是他们在仕途 中又不得志。李、杜二人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游的友谊,他们的诗歌在思想上有一致性。但由于他 们生活的时代 、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不同。生活的经历各异,所以在其艺术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一、盛唐巨星李白、杜甫的地位唐代是人才辈出、诗人聚集的时代,是他们将我国的诗歌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诗人们为了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表现各种愿望和理想,把诗歌艺术继续推向前进,在创作实践中发展了各种体裁和形式,开创了众多流派,表现了多种风格,蔚为诗国中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形成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的

4、极为繁荣的时代,即文学史家所羡称的“盛唐”。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的最杰出代表,也是有唐一代璀璨诗歌星空的巨星。李白是我国诗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迈,蔑视权贵。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闻一多把李白称为“道纵横派”。杜甫一派称之为“儒社会派”。“社会派天宝乱后始发展”。二、诗歌的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主要的 创作方法 。李 白以浪漫 主义为主 ,杜甫以现 实主义为主。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 以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火热 的

5、激情来描绘生活 图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对生活 的真实描写,如实反映生活,因此也 叫“写实主义”。李白是我国诗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迈,蔑视权贵。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一)李白李白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的方式,抒写了他对山水名区的喜爱,对仙界 的向往,表现其鄙弃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我欲 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他可以“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6、诗人大胆 的夸张,丰富的想象,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驾着鸾车一起游玩,这是何等自在。又怎能使其委屈地伺候这些权贵呢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其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上。“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的蜀道难、怨别离、梁甫吟等都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和幻想形式来表现其 思想感情 的典型事例 。(二)杜甫杜甫十年长安政治生活结束后,由京城回奉先,写下了一篇记述自身遭遇和旅途见闻的诗篇。诗以“忧黎元”为核心。抨击最高统治集团政治的腐败,聚敛的残酷。把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概括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字当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

7、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诗人想辅助皇帝,为国尽力,但得不到皇帝的重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离异县。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 。里巷犹呜咽。所愧为人 父,无食致夭折 ”。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写出富贵之家酒肉臭,贫穷之家饿死儿女的不公现象 。杜甫长期和劳动人 民生活在一起 ,他的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哀江头等诗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攀上现实主 的高峰。三、李、杜诗歌的风格所谓“风格”就是指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反映一个作家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性,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李白、杜甫在他们

8、的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杜甫诗歌主导风格的表现之一是在语言方面的不同。太白诗歌是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不加雕饰。子美诗歌语言力求锤炼,加以推敲。一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个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新、自然的语言脱口而出,毫无雕饰之处 。“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

9、道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孑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种毫无遮饰的情绪,大胆的表露。构成太自豪放纵逸的特征,也是他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杜甫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吸取古人的长处,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有人说过杜诗 “无一字无来处”他力求诗句的表达效果达到最高境界。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诗史”就是他能通过语言把民族矛盾以劳动人民的苦难表达出来。并且诗歌的艺术性很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云雷屯不已,艰难路更蹋”(观水涨),“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乾

10、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写下这些诗句杜甫的心情是多么地悲痛啊。李白诗歌气势豪迈。他以“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气势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 。杜甫诗 歌气势雄浑。在他的笔下山水都是悲 、凉、寒的。四、丰富内涵和魅力特点 (一)丰富内涵1.1诗中有画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寥寥几笔就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的浩荡气势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给人以清新自然、秀丽无比的感觉。1.2诗中有情杜甫是忧国忧民最典型的代表,“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抒发他想为国尽才的出仕心情。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是对那个人吃

11、人社会的声讨与鞭挞。唐朝诗人写得更多的是送别诗,此类诗情感真挚,个性鲜明。 “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外面是大漠黄尘,满目凄凉,送别之情尽在杯中,请喝上朋友的一杯送别酒,平安上路。这首送别曲不仅当时流传,被谱曲吟唱,至今还脍炙人口。(二)魅力特点诗就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诗家常说,唐诗的特点是雄浑博大,气势磅礴,但唐诗还有个更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开放,诗人尽情展示生命的状态,不管是辉煌还是落魄,入仕还是归隐,读唐诗,我常常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生命,虽然时空相隔千载万里,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与我同在。

12、同样是表现人生不得意的心态,李白咏叹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珠玉买歌笑,慒糠养贤才。“(古风)直抒胸怀,表现的是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曲的反抗精神。而杜甫则借景抒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登高),更多的是辛酸悲愤。不同的表白非常切合李杜的性格和诗风,一个是浪漫主义大师,一个是现实主义的斗士。李白歌咏大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雄浑奔放,不拘格律,明显继承了古乐府的特点。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工整对仗,充分体现了杜甫五七言律诗高手的风格。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

13、也写了面对大自然的孤独与寂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然超脱,还是透出生活的情趣。李白对生活充满情趣。再看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活生生一个老顽童形象,这就是李白,不是其它人能写出来的。 总的来说,李、杜二人的文学主张既有共同推举的地方,又有不尽相同之处,这使得两人的诗作既有共同的魅力,又各呈风采。李杜二人在诗歌方面都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李白文才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参考文献:1、文学遗产1998年 第四期。2、闻一多全集六卷,第109、110页。(李、杜、王:仙圣佛;真善美;道儒禅)3、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人民出版社 1972年3月。4、唐诗鉴赏辞典 编委会合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9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