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荷塘月色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745913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荷塘月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荷塘月色(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 朱自清 关于荷花的诗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 关于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 古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 了当时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的教授,创作 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 名的散文家。代表性的作品有背影 春绿威尼斯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等等,其中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被时人誉为“白话美 文的模范”。 朱自清(189

2、81948)原名自华, 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 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 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48年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 者,又是民主战士、爱 国知识分子。从他一生 的 言行来看,他是始终 以极其诚实 的态度对待 人生和时代的选择。毛 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 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知识积累 曲折 蓊郁 弥望 踱着 袅娜 娜拉 梵婀玲 独处 妙处 恐沾裳 霎时 妖童媛女 敛裾 脉脉 脉搏 参差 差强人意 僻静 复辟 辍学 掇取 凫水 q wng m du nio nu n fn ch ch chng sh yun j m mi

3、c ch p b chu du f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 静。今晚在院子里坐 着乘凉,忽然想起日 日走过的荷塘,在这 满月的光里,总该另 有一番样子吧。月亮 渐渐地升高了,墙外 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已经听不见了;妻 在屋里拍着闰儿,迷 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 月夜独坐图颇不宁静 离院去荷塘 希望寻找亮色 希望排解忧愁 点明心境, 交代夜游荷 塘的原因 沿着荷塘,是一 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 路;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 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 杨柳,和一些不知 道名字的树。没有 月光的晚上,这路 上阴森森的,有些 怕人

4、。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 淡淡的。 小径漫步图 路上所见 光线由暗转 明 心情由忧转 喜 暗色:幽僻、寂寞 、 蓊蓊郁郁、阴森森 亮色:淡淡的月光 为什么要说 明小路平时 的情况? 形成对 比,衬 托“今 晚却很 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 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 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 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 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 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 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 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 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 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 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 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路上所想 作者心情逐渐 变得喜悦,是 因为什

5、么? 环境的清幽宁静 哪一句起过渡作用? 独 处 “且”字写出 了一份无奈 创 作 背 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 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 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 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 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清前进 的方向。 荷塘月色最早发表于1927年7 月小说月报 。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园。正值大 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作为“大时代中一 名小卒”一直呐喊的朱自清陷入了苦闷与彷徨。他 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 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钻进了古典文学“象牙之塔”了

6、。但他毕竟是一 个爱国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超然。 一封信中写:“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 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 在挣扎,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也没有明白。”本 文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反映。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 4、5、6段是全文的精华 第至自然段,描写的 景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段写月色下荷塘; 5段写荷塘上月色; 6段写荷塘的四周。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7、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 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 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 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 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第四段中作者着重以 哪些景物来写荷塘? 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 ?景物有何特征? 月下荷塘 动静结合 1、多角度,层次井然,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流水 2、定点观察,远近,上下,静动。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荷塘(第4节) 田田 出水很高 像亭 亭舞女的裙 风致 零星 袅娜 羞涩 明珠

8、 星星 美人 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 一道凝碧的 波痕 看不见的 脉脉 幽雅宁静 月下的 ( ) ( ) ( ) ( ) ( )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动静结合 静 动 为了表现景物特征, 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 辞? (比喻、拟人等修辞) 比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句中“亭亭的舞女”是些秀颀、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既新奇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出水 很高的秀颀舒展娇美姿态。 答题模式: 1、比喻 2、把什么比做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3、生动形象地写出XXX什么特点。 4、表情达意作用 比喻句博喻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

9、体从不同角 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 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写出人的特点人的情感 ,灵秀动人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 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 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 听觉) 通感 荷塘 田田,亭亭舞女

10、的裙 秀颀舒展(比喻) 零星、袅娜,明珠、星星、 美人晶莹闪烁美丽(比喻 ,) 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 幽美飘渺(通感) 一道凝碧,闪电凝波 茂盛风致(比喻) 看不见的,脉脉 清澈流动(拟人) 静 动 淡雅幽静 月下的 ( ) ( ) ( ) ( ) ( )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 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 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 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 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 的斑驳的黑影,峭

11、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 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 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 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 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叶子、花、青雾、云 、灌木、杨柳 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 特点。 用“”划出描写月光的动 词,并说明用这些词语来 写的好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一览无余 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 ,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 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 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 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

12、就创造了 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轻飘柔美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 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 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 出。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 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 梦。 _ _ 洗:表现月光的柔和花的洁白、鲜 艳欲滴。 笼: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轻飘柔美 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 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 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 情。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 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 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将视觉化为听觉。 光与影在微风中和谐优美的 摇动,与梵婀玲上的名曲的 和谐悠扬,烘托出

13、一种温馨 、幽雅的氛围。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月色 月光:流水静泻透明清澈 青雾:薄薄浮起轻飘朦胧 叶花:牛乳洗过洁白欲滴 轻纱笼梦虚幻飘渺 云:淡淡小睡朦朦胧胧 树影:班驳稀疏浓淡交错 月色:梵阿玲曲和谐美妙 实 虚 朦胧静谧 塘上 的 实 实 实 虚 像作者这样从多个角度,发挥想象和联想,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就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比喻 白描 比喻 比喻 通感 浓淡相宜 研读课文 问题探究 第5段,“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 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 “酣眠”比喻月光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 的云遮住的月光。 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 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

14、处”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 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 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 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 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但 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 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 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 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是 渴睡人的眼。这 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 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 1这一段景物描写的着笔点是什么?着眼 点是什么? 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 2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 点还是明一点? 暗 找出有关词语: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3这一

15、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 研读课文 荷 塘 四 周 树 山 灯光 蛙声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重重围住、一例阴阴 远 暗 密 多 隐隐约约,只有大意 一两点,没精打采 热闹热闹是他们的 找出本段中的叠词,并体味其好 处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 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 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 ,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 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 ”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 明,富有音乐美. 找出本段中的叠词,并体味其好处 研读文本 “我什么也没有”中的“什么”指代的内 容是什么? 明确: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