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45710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总结报告模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让数学课堂奏响和谐的旋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下面就我从书上和上找到的、看到的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

2、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起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孩子们的潜能和个性都能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上联络。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善意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和神情,一个强

3、而有力的手势,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如果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若有学生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举手时踮着脚尖拉长身子,高喊“我来,我来!”;或者不举手频频插嘴,则被视为没有纪律,那

4、些学生定会惹来老师的责骂。学生呢?只好“封嘴”。虽然规矩有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却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努力达到交融的最高境界,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人情味,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和谐的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更是心灵对话的舞台。这需要我们教师以新的评价观和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的认识”板书10时,一个小男孩举起小手说:“老师你写的10不够漂亮。”老师说:“那你愿意告诉我,怎样写能更漂亮吗?”学生说:“如果左边的1斜一点就漂亮了。”老师说:“那允许我再写一个好吗?”学

5、生说:“行!”老师认认真真地又写了一个10。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这由衷的掌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因为真诚,所以学生能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因为悦纳,所以每一个人更加自信与自豪。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点: 1、 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有一次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斯霞老师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斯霞老师再次走进教室,同

6、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斯霞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

7、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我们可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对学生发言中,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把实践带进课堂 新课标指出: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帮

8、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我们可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课堂上将学生带到沙堆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黄沙注满,并反复地倒进倒出,逐步体会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相关文章: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宣传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县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节能降耗工作总结交流材料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体会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学生养成教育现场会经验汇报查看更多 经验材料总之,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

9、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在数学课题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激趣”是和谐课堂的条件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和谐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

10、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于是在导入新课时一位老师这样问学生:“小红出生到现在共过了三个生日,可是她的妹妹今年已经8岁,谁知道小红今年几岁?”这时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说:“小红今年3岁。”有的说:“怎么可能呢?小红的妹妹已经8岁,小红肯定不是3岁。”大部分同学会觉得很难理解。这时先暂时不说穿,这样同学们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随教师进入了新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

11、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安排学生分成小组“玩”梯形。在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启发学生:你能否也像过去一样把梯形分解或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操作,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有些小组把梯

12、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它们的面积,有的小组把梯形分解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同学把梯形分解成两边各一个三角形,中间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很容易求,两个三角形通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求它的面积。还有的小组通过割补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中得到启发,用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学生乐此不彼。 (三)、 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

13、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三、“主动”是和谐课堂的核心 现行的素质教育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和谐的目的是“ 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来达到使每个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

14、到发展的目的。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先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只要溜一眼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约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出数,一个同学出了一个八位数61403823,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偷偷地用笔算,果不其然,老师答对了。同学们奇怪,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

15、有窍门,这时就是揭示新课的最佳时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特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一个矛盾。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从“学会”到“会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相关文章: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宣传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县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节能降耗工作总结交流材料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体会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学生养成教育现场会经验汇报查看更多 经验材料1、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课堂教学结构性的新变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教学结构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 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