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文学成就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45540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苏轼文学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苏轼文学成就(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 目 录摘要 2前言 4一、时代背景及作者概况 4 1.1作者简述 4 1.2时代背景 41.3苏轼的地位及特点 5 二、分析苏轼文学风格 52.1 苏轼的思想 52.2苏词的特点及革新 62.3苏轼的诗 72.4苏文的艺术风格 7三、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8参考文献 9 致谢 101摘 要 本文以苏轼的文学观点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苏轼文学观点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对它产生的原因、特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一一作介绍。 苏轼代表了宋代文学成就的最高峰,他在文学理论上有深刻的见解,并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观念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论文结合他的创作实际,研究他的理论主张,结合他的思想,来考察

2、他的文学观,阐述其文学理论的独到价值。苏轼不仅是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唐宋以来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关键词:辞赋,豪放,影响,文学观,苏轼散文2AbstractThe thesis is an attempt made to analyze and judge the cause, the feature and the academic valuation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Sushis literature theories.Sushi is behalf on the literature peak of s

3、ong dynasty and his literature theories are profound and affect his contemporary and those people who were born after Sushi past away. This thesis does ones best to study Sushis literature theories combining his works and his conception. Sushi is not only the most famous literati in song dynasty, bu

4、t also h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eople who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theories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y. He devotes greatly on china literature theories.Key word: poetry, bold and unconstrained, influence, view of literature, Su Shis prose3前言苏轼(1037-1101)代表了宋代文学成就的最高峰。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

5、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苏轼在诗、词、文等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实绩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还由于苏轼对自己以及前人创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具有极大的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前人和当代人对苏轼文学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概括和总结。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结合苏轼的创作实际,研究他的理论主张;结合苏轼的整个思想,来考察他的文学观;阐述苏轼的文学成就的独到价值。 一、 时代背景及作者概况1.1作者简述苏轼是经历北宋中期到后期的文

6、学家,他上承以欧阳修为文坛盟主的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大潮,将诗、文、词等诸种文学艺术样式推向了北宋的最高峰。下开“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人才辈出的局面,成为欧阳修之后的更为杰出的文坛领袖。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要敢于革新独创。他还注重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这种技巧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得到的成就。1.2时代背景宋代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时期,与唐相比具有精致、内趋的品格。当时宋代处于“

7、百年无事”的相对安定时期,经济得到发展,城市也恢复了繁荣。4在这样的稳定繁荣时期,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也不断扩大,于是就出现了茶楼酒肆醉舞酣歌的局面。继承唐末五代之余波,词的创作在宋初一时兴盛起来。这些词作大都反映贵族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他们囿于这种安适的生活中,词的题材较狭窄,个性不够鲜明,基本上是五代的延续。1.3苏轼的地位及特点 面对这个“诗庄词媚”的局面,这个时候苏轼来了,他以他的豪放雄浑,以他的磅礴气势将宋词推向了高潮。如果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那么苏轼则是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者。他的文汪洋恣肆;他的诗清新豪健;他的词豪放雄浑。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将词在题材内容、语言运用、风格特色

8、等各个方面转入了新的突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所谓宋词“至轼而又一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指明了苏词的突出地位。在内容上,苏词冲破了“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主要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题材狭窄。诗人囿于“诗庄词媚”的观念,诗词分疆而治。苏轼突破这种传统观念,他以诗为词,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 ,他都用词来表达。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的境界。二、分析苏轼的文学风格2.1苏轼的思想 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

9、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形5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

10、,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2.2苏词的特点及革新苏词内容的复杂性。苏轼的一生升沉不定,备历险难。他有经世济民的抱负,有独立的政治见解,他耿直敢言,黑白分明,内外如一。而生活于派系倾轧严重,朝政反复无常的北宋后期的他,仍要激流勇进,卓然自立,不可避免会受到他人的排挤。同时,他也遭受了非常多的毁谤和打击,但他始终保持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他重视文章的社会功能,强调“有意于济世之用”,反对空虚无实的形式主义之风,提倡“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写实文风。苏词的内容把他的政治生涯,人生遭遇揉合在一起,含有广阔的生

11、活内容,丰富的知识,因此形象、鲜明、生动。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首悼词,作者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写出对亡妻的哀思,并揉入自己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感,感情极为深挚。词人在悼念亡妻的时候,触发起自己对十年中艰难的人生经历,宦海风波的一番回顾。同时,苏词的部分作品还深入探索了人生哲理。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咏月而兼怀人,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执著态度和豁达胸怀。全词在叙事,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描写中,有对现实迫害的愤慨与藐视,有对人生的执着,有对人生哲理的议论,有对弟弟的深切怀念。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他不但用词写前人惯写的题材,而且用词写政治情怀,报国

12、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辈情谊,贬居生涯,这些都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词在他手中确实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苏词风格的多样性。苏词的风格刚柔兼具,多姿多彩。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淳朴。苏轼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反对婉约,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发展,形成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形成同秀共荣的局面。苏轼的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扩大词境,改变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他开创了豪放词,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

13、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他的词反映了北宋时期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读他的词我们可以领略一个时代的风貌。所以,苏词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6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2.3苏轼的诗 苏轼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笔力雄健,想象丰富,比喻新奇,风格多样,发展了以文为诗的宋诗特色,比较全面的反映时代生活。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