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874439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报告ICT产业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背景研 究报告 二零一 零年十二月 Simon Zadek, Maya Forstater, Kelly Yu and Jon Kornik 这是一份由Simon Zadek、Maya Forstater,、Kelly Yu及Jon Kornik为中国电子学会节能工作推进委员会完成的研究报告。我们欢迎对该报告的评论,请直接提交至 ,或 通过 提交。 报告内容获得了英特尔、惠普、联想及诺基亚等成员的支持。 本报告将被作为讨论主题,用于由工信部、科技部及环保部指导下于20910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2010中国信息及通

2、信技术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随后该报告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融合论坛期间由政策制定者、企业领导者及ICT产业与低碳经济领域的专家提出的观点与真知灼见。 本报告是在以下机构提供的宝贵文献基础上形成的,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研究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气候组织、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及麦肯锡咨询公司。 在本项目研究立项阶段,以下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部冯飞,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中国电子学会节能推进委员会宗芳,英特尔公司的Steve Harper、CY Yeung、Terry Zhang、丁蔚和

3、David Xu, 美国Holland & Knight律师事务所的张红军,惠普公司的赵军,联想集团的Paul Huang,诺基亚公司的陈敏,清华大学及气候政策研究院的齐晔教授,人民大学及世界资源研究所邹骥博士,人民大学靳敏教授,中国钢铁协会黄导,欧洲委员会的Peter Johnstone及Robert Madelin,报告中负责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内容的Dennis Pamlin,与BT、智能2020及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GeSI)进行过积极合作的Chris Tuppen,以及来自气候组织的Molly Webb和吴昌华。还包括来自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的Mar

4、k Levine、Jonathon Toomey、Dale Sartor和沈波。Antonio ?lvarez Garca-Mon为量化分析模型提供了关键支持。 本文作者对文章内容,包括错误与疏漏承担所有责任。 封面图片由黄家虎提供 ICT and Low carbon growth in China Page 1 目录 摘要 . 3 1 ICT产业与中国的低碳经济增长目标 . 10 1.1.1 绿色经济转型. 10 1.1.2 ICT产业贡献率 . 13 2 ICT产业与经济增长和减排之间的关系 . 15 2.1.1 ICT产业刺激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15 2.1.2 ICT产业直接刺激经

5、济增长 . 19 2.1.3 ICT部门产生的碳排放足迹 . 21 2.1.4 其他行业通过利用ICT技术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 . 25 3 中国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低碳增长 . 32 3.1.1 技术应用的障碍是什么? . 32 3.1.2 技术使用者应当如何行动? . 33 3.1.3 已制定了哪些扶持政策和措施? . 35 3.1.4 技术供应企业应当如何行动? . 37 附录 . 43 ICT and Low carbon growth in China Page 2 摘要 中国正在致力于依托科技进步和创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对中国来说,在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是一

6、个巨大挑战,既要保证提高13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水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空气质量是实现绿色增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报告的内容是针对二氧化碳和能源两大问题加以讨论。 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推动低碳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得到重视。欧洲委员会、气候组织、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组织、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澳大利亚信息工业协会等一些组织进行的研究对ICT技术在全球范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阐述。与此同时,我们希望看到这一重要性在中国得到普遍共识和体现。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既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也有利于经济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确定了关于能源和碳

7、强度的战略目标。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通常是由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的,因此碳强度与能源强度密切相关。中国确定的整体目标是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在2000-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同时做到能源消耗只增长一倍。中国确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2005-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 图A:ICT技术与减排目标之间的关系 ICT and Low carbon growth in China Page 3 中国能源与碳强度目标 ICT产业贡献率 在不增加能源消耗中期能源利用ICT技术ICT部门自身和碳排放的基础上目标 实现的减排 实现减排 实现经济增长 利用ICT技术实现ICT部门

8、碳排放: 的减排: ICT产品生产、使利用ICT技术可帮用和处理过程中需助其他行业降低能要消耗能源。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源消耗和排放从而 2000-2020 X 2 实现绿色增长。 经济增加值 2000-2020人均X 利用ICT技术提高ICT部门创造的增4竞争力: 加值: 通过利用ICT技术ICT产品生产、软可促进全国生产力件及服务直接刺激提高。 经济增长。 一系列宏观层面的预测有助于强调ICT部门对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潜力。仅仅通过预测ICT产业在上述四个领域的贡献率是不可能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产业和经济增长率预测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的排放量和归因

9、于哪些部门。例如,关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起非常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电力部门对减排也有贡献。当技术进步实现了时间、成本和能源节约的同时,对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利用也伴随着复杂的“回弹效应”。通过利用ICT技术节约的时间和成本也可以用于其他高强度能源生产活动。因此,在此我们做出的预测数据是尝试性和阶段性的。 通过采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信息技术上的突破为实现劳动力、资本和生产力大幅增长提供了基础。在发达国家,其他部门通过投资ICT基础设施来提高生产力,每1美元的投入每年可创造约1.4美元的附加值。在中国,1995-2003年,经济总量增长中8%是通过采用ICT技术

10、创造的。1 据估计在新兴国家中,对基本电信设施和ICT技术每10%的投资增长可将GDP提高1.4个百分点。2 中国的许多传统和新兴产业通过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但是针对全方位的政策分析,以及ICT对于提升企业与个人潜在竞争力的ICT and Low carbon growth in China Page 4 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在这一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点可以通过与西方7个发达国家ICT技术对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20%的贡献率对比来得到证实。 中国的信息与通信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并且将继续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但是也将更多的应用于软件业和服务业及创新领域。我们预测,到2020年

11、,中国的ICT部门将创造5.9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增长,即经济总量的7.2%和相当于十年间整体增长8.76%。这对于实现由重工业向知识与服务型经济的转变非常重要,也是中国低碳经济战略的核心。 2007-2020年,估计ICT部门可实现碳强度降低63%。ICT部门自身产生的排放量虽然也在增长,但其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相对较低。2007年,ICT部门产生了1.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全国排放总量的2.4%,同时也创造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增加值,按1.9亿吨二氧化碳/百万元人民币的排放强度计算,到2020年ICT部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增至4.15亿吨,或曰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3 %(假定届时能够实现

12、全国碳强度下降40-45%的整体目标)。与此同时,该部门将在排放强度为0.7亿吨二氧化碳/百万人民币的基础上争取创造7%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分析中也考虑了利用ICT技术尤其是通过开发更高效的数据中心来控制和降低碳增长的巨大潜力。但是我们没有将电信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考虑在内,否则该部门整体排放强度还可以更低。 图B:ICT部门比一般部门排放强度下降更快 ICT and Low carbon growth in China Page 5 Overall China economy China ICT sectorOverall China emissions intensity China ICT sector emissions intensity tCO2e/RMBm GDP tCO2e/RMBm value add 14,00014,00012,00012,00040-45% 10,00010,0008,0008,000-64% 6,0006,0004,0004,0002,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