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873444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13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汕头二模试卷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汕头二模试卷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艺术堪称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风格宏伟而作法简朴,达到了 很高的水准,可谓大块文章。 B.从后汉开始,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绘画题材偏重于理想的宗教 画和人物故事画,甚少对自然的兴感。 C.王维开创了以水墨作法为主,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的文人画派,使 中国绘画从印度作风的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 D.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证明了自然主义精神早在汉代艺术中就已得到 充分发挥,但其后因外来因素影响,汉画的精神一度在大部分佛像画中 消失殆尽。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从后汉开始”扩大了时间指称范围。据原文第1 段

2、,中国绘画受印度影响甚少对自然的兴感的现象仅限于“从 后汉到唐代”“约六百余年”的时间。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导致画者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能力”曲解原 文意思。原文说“谁也不要再用自己的观察能力”是说画者不 必运用观察能力去观察生活,观察山水花鸟,并无“失去观察 能力”之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随着19世纪欧洲几位不逊于中国的风景画家的诞生及中国画家对自 然的兴感和清新独创精神的逐渐消失,中国自然主义绘画失去了世界 第一的位置。 B.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艺术园地里独具风采,宋徽宗、徐熙等许多名 家的花鸟画美丽无匹,全世界至今没人能超越。 C.兴起

3、于汉代的中国绘画从隋唐以后渐渐衰落,与绘画理论被弄得玄 而又玄,连画家自己也莫名其妙有关。 D.芥子园画谱几乎包罗了山水花鸟的题材与笔法,但却导致画者 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能力,实在害人不浅。 【参考答案】C 【解析】该项表述混淆原文逻辑关系,颠倒因果。原文第4段的逻辑关 系是:许多山水画家因“过分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而忘记了基本的 造型”造成“画中的景物成为不合理的东西,毫无新鲜感觉的东西”在 前,然后才“用气韵做护身符,以掩饰其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人画始创于唐代,元初发展到最高峰,到董其昌时代,仿古之风盛行,文 人画逐渐丧失了独创性而变得

4、毫无生气。 B.王维及董其昌都以其独特的画技引得时人纷纷效仿,这既推进了文人画的发展, 但也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C.隋唐以后,许多山水画家过分注重意境和神韵,以气韵做护身符来掩饰其作品的 缺点,故其画中的景物既不合理又毫无新鲜感。 D.我国古代绘画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是先人们以宇宙万物、切身景 象为题材,不脱离现实,不钻牛角尖自欺欺人。 【参考答案】AC 【解析】 B项,“骑手对我十分鄙夷”错误,用水泼“我”是为 了激发“我”的勇气;D项,文中的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未用到排比的手 法;E项,“以骑手和女骑手纯粹美好的爱情为故事的中心”错误,骑 手和女骑手之间只是朦胧的情愫,也不是故事

5、的中心。 4.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骑手与“我”的对话十分简单,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仅通过标点的不同来模拟 语气的不同,以表现人物不同的形象特点。 B.骑手下水洗澡之后,看到“我”仍然不敢下水,便用冷水泼“我”,这说明骑手内 心对怯弱的我是十分鄙夷的。 C.小说的语言简洁质朴,多短句,多口语词,作者对日常语言的巧妙活用,既提高了 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也展现出小说语言原始的感染力。 D.小说大量地采用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草原的自然风光,并通过对比 鲜明的色彩,使自然景物极富画面感。 E.小说以“洗澡”为契机,以骑手和女骑手纯粹美好的爱情为故

6、事的中心,表达了作 者对草原骑手质朴粗犷的生命之美的赞颂。 5.“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或参与者),小说以第一人称 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与骑 手的偶遇、对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我”的形象与骑手的形 象形成对比,衬托出骑手的粗犷豪放。“我”是骑手与女子互相产生 情愫的见证者,小说的后半部分,小说借助“我”的视角使读者感受到 了骑手对爱情的憧憬和女子对爱情的大胆炽烈。 【评分细则】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满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也可。 6.小说三次写到骑手唱歌,其意图分别是什么 ?请简要

7、分析。(6分) 【参考答案】骑手第一次唱歌是骑着马在远处出现的时 候,飘荡在辽阔草原的歌声烘托出骑手的豪放;骑手第 二次唱歌是在洗澡的时候,歌声表现骑手内心的欢乐,凸 显骑手的强壮粗犷;骑手第三次唱歌,歌曲内容赞美草 原和骑手,表现出骑手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身的自信。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其中结合小说内容1分,作用1 分。 【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第二则材料虽然也用到了侧面描写(张伯礼院士的评价),但却 是为了表现屠呦呦在中医药科学上的贡献,并非表现她的坚守。B选项,作者引用 屠呦呦的原话,主要在于表现她的爱国情怀。D选项,原文说的是“从年 到年,由于采取包括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

8、约万儿 童的生命。”这句话首先有一个时间限制,其次ACT疗法只是有效防治措施中的一 种,并不能说明全部是青蒿素所起到的作用,更不能说是屠呦呦“用醚中干 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 中医药科学的坚守。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 辞。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 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 D.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

9、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 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 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平实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 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 ,说明培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 始的位置,同

10、时,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 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材料一确实注意到了新闻人物的形象美,所采用的语言也比较优 美、舒缓,但“含蓄”一说则在文中找不到较为有力的依据。C选项,“说明屠呦呦 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这句话在文中查无此据。D选项 ,材料二采用的是“倒金字塔”结构。 9.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6分) 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屠 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

11、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 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屠呦呦对科 研任务十分投入,尽管年事以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 要研究人员。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 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评分细则】答对3点即可,每点2分。但答案要抓住材料三中“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的内容,结合其他两则材料的内容做出分析。 如果照搬材料三的条件,酌情给1到2分。 傅尧俞传 ( 宋史 P7616)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 须城人,徙孟州济源。 十岁能为文,及登第, 犹未冠。石介每过之, 尧俞未尝不在,介曰: “君少年决科(参加科

12、 举考试),不以游戏为 娱,何也?”尧俞曰: “性不喜嚣杂,非有他 尔。”介叹息奇之。尝 监西京税院事,留守晏 殊、夏竦皆谓曰:“子 有清识雅度,文约而理 尽,卿相才也。” 傅尧俞,字钦之,本是郓州须城人, 后迁徙到孟州济源。十岁就能写文章 ,等到考中进士,还不到二十岁。石 介每次经过他的住处,傅尧俞都在家 中读书,石介说:“你年纪轻轻就科 举得中,却不知游玩以相娱乐,为什 么呢?” 傅尧俞说:“我生性不喜 欢喧闹嘈杂,并没有其它原因。”石 介大为叹息,认为他是个奇才。曾经 做监西京税院事,留守晏殊、夏竦都 对他说:“你有清远的气质和高雅的 气度,文章言简意赅,是卿相之才。 ” 知新息县,累迁

13、太 常博士。嘉祐末, 为监察御史。兖国 公主下嫁李玮,为 家监梁怀吉、张承 照所间,与夫不相 中。仁宗斥二人于 外,未几,复还主 家,出玮知卫州。 尧俞言:“主恃爱 薄其夫,陛下为逐 玮而还隶臣,甚悖 礼,为四方笑,后 何以诲诸女乎?” 傅尧俞任新息县知县,经多次升迁担 任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 官员,正七品)。宋仁宗嘉祜末年, 任监察御史。兖国公主下嫁给李玮, 被家臣梁怀吉、张承照离间,与丈夫 不和。仁宗将二人贬到外地,不久, 又将这两人召回公主家中,却把驸马 李玮调到卫州做知州。傅尧俞说:“ 公主仗着陛下的宠爱轻视自己的丈夫 ,陛下却为了公主而放逐李玮,并把 两个家臣调回来,这很不

14、合礼仪,会 被天下人耻笑,以后您将拿什么来教 导其它的女儿呢?” 薄(书面语), 轻微、少,如薄技; 不强健、不壮实,如单薄; 不厚道,如刻薄; 看不起,如鄙薄、菲薄; 迫近,如日薄西山; 不肥沃,如薄田。 皇城逻卒吴清诬奏富民杀人,鞠 (通“鞫”。审讯或审查)治无 状,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 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须清 辨,内侍主者不遣。尧俞言:“ 陛下惜清,恐不复闻外事矣。臣 以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 赏罚焉,则事之上闻者皆实,乃 所以广视听也。纵而不问,则谗 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 治,得乎?”内侍李允恭、朱晦 屈法任其子,赵继宠越次管当天 章阁,蔡世宁掌内藏,而以珠私

15、示内人。尧俞以为嬖宠(受宠爱 ;宠爱)恩幸过失,当防之于渐 ,悉劾之。 在皇城巡逻的士卒吴清污蔑富人杀了人 ,审讯后发现没有事实,有关官员要吴 清解释,主管内侍的不派他来。尧俞说 :“陛下怜惜吴清,恐怕不能再听到外 边的事情了。我认为不如把这件事交给 外边来处理,公开这件事的是非而进行 奖赏和处罚。那么凡是上报的事情都真 实了,这就是增广视听的方法了。如果 是放纵不过问,那么进谗言的人就会肆 意横行,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还想 要追求治理好国家,行吗?”内侍李允 恭、朱晦违法加官他们的儿子,赵继宠 越级管当天章阁,蔡世宁掌管内藏,却 把宝珠私下里给妻子看。尧俞认为宠幸 过失,应该防微杜渐,都弹

16、劾他们。 前宰相蔡确坐诗诽谤 ,贬新州,宰执、侍 从以下,罢者七八人 ,御史府为之一空。 尧俞曰:“确之党, 其尤者固宜逐,其余 可以一切置之。”且 言:“以陛下盛德, 而乃于此不能平?愿 听之如蚊虻之过耳, 无使有纤微之忤,以 奸太和之气。事至, 以无心应之,圣人所 以养至诚而御遐福 也。”. 前宰相蔡确以诗诽谤得罪,被 贬到新州,从宰执、侍从以下, 被罢免的有七八人,御史府都空 了。傅尧俞曰:“蔡确的党徒, 罪大的应该罢逐,其余的人可以 依旧。”并且说:“以陛下盛大 恩德,却对于这样的事还不能平 息吗?希望就像听到了蚊虫虻虫 的声音飞过耳边,不要对陛下产 生一点触忤,以免干扰了太和之 气。现在,用无为之心来应对, 这是圣人修养至诚驾御远福的方 法。”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 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