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3386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语文考前指导(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 语文考前指导 不良不良 心态心态 冲动心态冲动心态偏急心态偏急心态 懊丧心态懊丧心态 固执心态固执心态 犹豫心态犹豫心态 烦躁心态烦躁心态 偏急心态偏急心态 1 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 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 ,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拿到试题,大致浏览,拿到试题,大致浏览, 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着急,看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着急,看 清题设,挖掘信息。根据条件,设计清题设,挖掘信息。根据条件,设计 先后,解题有顺,顺利得

2、分。先后,解题有顺,顺利得分。 犹豫心态犹豫心态 2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 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一接触到试题,好象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接触到试题,好象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 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 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 烦躁心态烦躁心态 3 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 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 。这种烦。这种烦 躁心

3、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 能力及水平的发挥。能力及水平的发挥。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 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固执心态固执心态 4 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 ,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 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 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

4、大西瓜。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懊丧心态懊丧心态5 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 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形成懊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形成懊 丧心态。丧心态。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来点来点“阿阿QQ精神精神”,认定,认定 “我难他们也难我难他们也难”、 “ “我没有做出来的我没有做出来的 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况且,一况且,一 份试卷,自然份试卷,自然“允许允许”局部失分,这是局部失分,这是 必然的。必然的。 冲动心态冲动心态6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

5、 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 产生冲动心产生冲动心 态。态。 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 脑。脑。 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要特别谨慎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要特别谨慎, ,不要不要 为图快而简单地将为图快而简单地将“经验经验”套用上去,宁可当作套用上去,宁可当作”陌陌 生生”题目来看待,细致加以处理。注重与题目来看待,细致加以处理。注重与“经验经验”过过 的题目的细微区别。的题目的细微区别。 恭喜你!心态正确,成功一半!恭喜你!心态正确,成功一半!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天生我材

6、必有用, 沉着冷静定成功! 考前辅导之目的 一、强化审题意识,勾画关键词; 二、强化深入文本意识,确定答题区域, 先勾画后作答; 三、强化答题规范意识,分点作答; 四、强化合理掌控时间意识,限时作答。 方法:结合考前练习,梳理各类题型思路 考前回归要素 1.关注基础。在强化语音、成语、名 句等识记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回顾、反思 。名句名篇特别关注难写字词。 2.回归旧题。少做新题,体会旧题中 的解题思路,强化深入文本意识。 3.规范答题。以考试说明为蓝本 ,对照答案,规范自己的答题。 4.掌控时间。限时作答。 5.强化作文。回顾写作“经历”,掌握 作文素材,体会优秀作文。 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

7、参考值: (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4题 12分钟 文言文阅读4题 23分钟 古诗鉴赏1题(3小题) 10分钟 默写5句 2分钟 文学作品阅读4题 25分钟 论述实用阅读3题 18分钟 作文 55分钟 机动、检查 5分钟 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 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 关注点 1.读音保证不失分! 2.字形生活积累! 3.成语3分必得! 4.病句细心则不难! 5.语用不求最妙,但求 恰当! 一、字音 考前将字音整理讲义再看一遍。 自己整理的易读错字也看一下。 特别注意“多音字” 二、成语 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 的”! 望文生义 用错对象 褒贬失当 谦敬错位 重复赘余

8、 不分轻重 不当搭配 不合逻辑 成语设错的角度 三、病句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默读! 六、文言文 最好得分题 基本认识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是题目可以全做对 ,关键要细心。 时间20分钟。 关键翻译:回归语境,理解大意,补充省略成分, 画出得分点,翻译后读一遍,确保通顺。 翻译题: 1、注意一一对应,字字落实,根据上下文推 敲重点词语 2、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特别注

9、意状语 后置 3、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省略内容(如主语, 介词宾语,介词) ,使句意更通畅 一 、授予、提升官职类 当:任,充当。如 当侍东宫。(担任侍奉太子的 职务) 拜:授予官职,任命。如 拜臣郎中。 除:拜官,授职(指辞旧职任新职)如 除臣冼马 。授:授给,起。如 即军中拜授。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 做官。如 辛苦遭逢起一经。零 简:任命,选拔。如简能而用之。思 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 二、兼职,代理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知:同判。 假:代理或非正式的官职。 三、 降职,罢免类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0、 谪居卧病浔阳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谪戍 :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如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夺:削除,罢免。如 胁服夺其官。鸡 出:外放做官 四、 其它 下车: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新上任),治威严。 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如 上书乞 骸骨。衡 用事:执政,掌权。当权。如 并慰告其军中用 事者。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赵太 后新用事。触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处理政事)。如 视事 三年。衡 致仕:官员退休。交还官职。如永宁元年, 称病上书致仕。 七、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 基本认识结合标题、诗句、注释读懂诗歌,是做题前 提;然后按照各类题目答题规范,分点作答,尽量多的分 。

11、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失分答案:诗人想打扫柴门迎接客人,但家里贫穷一无所 有,表现其悲凉郁闷。(0分) 参考答案:打扫柴门迎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 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望” 、“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再加分析得4分) “ 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从而为客至而感 激。(或“家贫无以招待客人的歉疚”。2分) 1.诗中要素:人、景、物、情、理;写人、 景、物,为了抒情或者为了说理;有人有景,景 是为衬托人,为抒情; 2.从题材类别

12、上(特别注意山水田园诗、托 物言志诗、贬谪诗三类)把握主旨和情感; 3.突破薄弱点,如“描写景物的角度”先观察 角度、再感觉角度、再状态角度(静态描写、动 态描写),诗中对比有今昔、物人、景情、人己 、虚实、正反对比(昔盛今衰,昔宠今贬,物是 人非,乐景哀情,人喜己悲,人顺己逆,梦想现 实); 4.答题一定要带进诗歌内容。 *临考复习材料:如何读懂诗歌、精细规范到 位、考试说明江苏高考例题 古诗鉴赏答题方式 一、一、分析意境(分析意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 二、二、分析技巧(分析技巧(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三、三、分析语言(分析语言(明特色+列例证+析感情) 四、四、炼字赏析(炼字赏析

13、(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五、五、词句统领(词句统领(思结构+虑主旨) 【手法】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有时 也叫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主要有表达方 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 、反复;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 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 衬托、用典、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象征、叠词等。其中重点为 蓝色字,要理解并牢记。(也可用于现代 文阅读) 诗歌常用的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与想象)、衬托 (正衬、

14、反衬)、抑扬 、用典 、借景抒情 、渲染 、借古讽今 、直抒胸臆 、多角度 描写 (感觉、远近、高低 、动静) 【经典意象】月(冷清、思乡)流水 (哀愁)夕阳(凄凉、思归)浮云(游子 )霜(比雪还冷)杨柳(惜别)落花(青 春易逝、伤感)菊花(高洁)梅花(冰清 玉洁)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愁)丁 香(愁思)杜鹃鸟(哀怨、思归)鹧鸪( 离愁别绪)鸿雁(思乡)猿啼(悲伤)燕 双飞(叹孤单)饮酒(豪迈、忧愁)草木 繁盛(荒凉衰败)春暮(伤春) 9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 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

15、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注:淳化二年,王禹偁由汴梁至商州任团练副使。撰 碑钱:替别人写墓志铭的稿费。 结合全诗内容,赏析诗歌首联中的“亦”字。(3分) 【提示】炼字:解释该字、放到句中理解句意、分析特殊 用法(若有)、分析表达效果。 诗歌颔联、颈联是从哪两个角度、用什么手法写山里风 光的?(4分) 【提示】从红色字看出,答借景抒情对吗? 全诗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作分析。(3分) 答案 亦就是“也”,承认他乡风光也好;(解释字与句 1分)蕴含了一种不满和无奈(效果之一1分)“亦” 字用来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效果之二1分) 角度:人的活动,自然风景(2分);手法:动 静结合、对比。(2分) 对商山风光的喜爱,从“可怜”、颔联颈联写人与 写景中看出(1分),因为离家和赋闲惆怅寂寞(1 分),劝勉自己,还有钱可以消磨时光(1分)。 (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