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3239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第一章_绪论)(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籍测量学地籍测量学 张张 超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地籍测量学 参考网站 中国地籍网 中国土地网 中国国土资源网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焦点房地产网 中国房地产信息网 华夏土地论坛 地籍测量学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Chapter1 Introduction Chapter1 Introduction 地籍测量学 学习要求 n n 明确明确地籍、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概念;了了 解解地籍的种类及特点;理解理解地籍测量和地籍 调查的特点及其内容。 地籍测量学 1.1 1.1 地籍概述地籍概述 1.1.1 地籍(Cadastral)的概念 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地籍是为征 收土

2、地税收而建立的土地登记簿册”; 辞海(1979年版本中):“中国历代政 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册簿”; 土地的户口土地的户口 地籍测量学 地籍地籍 ( (Cadastre)-Cadastre)-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 是指由国家监管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 基础(单元)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 、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 、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 地籍测量学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单元)建立地籍;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

3、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现代地籍的含义现代地籍的含义 地籍的定义回答了我们对土地及其附着物关注的六大问题 谁的、哪里、多少 、什么时候、为什 么、怎么样。 地籍测量学 土地与地籍的关系 地籍测量学 1.1.2 地籍的种类 n按地籍工作的目的和演变过程可分为: 税收地籍 产权地籍 多用途地籍 仅为税收服务,专门为土地课税服务的 土地清册; 法律地籍,反映宗地的界线和界址点的 精确位置及准确的土地面积; 现代地籍,为土地利用、保护和科学 管理土地提供基础资料。 凡经登记的土地,其产权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地籍测量学 类型 目的 内容 手段 税收 地籍 课税 税收人姓名,住址 ,土地面积,为课税

4、而制定的土地登记 地块丈量,土壤质 量产量收入评级;图解 ,解析结合 产权 地籍 保护土地的私有 制,鼓励合法的土 地交易 宗地界线,界址, 产权,面积,位置 地块丈量,图解, 解析结合,面积精度要 求高,随时可原地复原 多 用途 地籍 课税,土地登记 ,土地利用,土地 规划,土地信息库 (广义土地银行) 土地自情况,经济 状况,权属,多种形 式,多种内容,并随 技术,法律,经济发 展规律而发展。 光电,遥感技术,微 缩技术,电脑,网络等 综合运用;解析为主 地籍测量学 1.1.2 地籍的种类 n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可分为: 初始地籍 日常地籍 n按城乡土地的不同可分为: 城镇地籍 农村地籍 不

5、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册。 对土地属性变化的修正、补充和更新。 建成区及独立于城镇的工矿企业等用地。 城镇郊区及农村用地。 地籍测量学 类型定义 作用 备注 初始地籍 某一时期,一定级别行政 区内全部土地的全面调查, 并形成相应的地籍图,册。 地籍管理工作 的基础,依据 日常地籍( 变更地籍) 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 属,分布,使用状况等的变 化,对初始地籍进行的修正 ,补充 保持地籍的现 势性,连续性,日 常土地变动的即使 登记管理 随时变更 ,随时调查 ,随时登记 二者的先后顺序:初始地籍日常地籍(变更地籍) 建立日常统计制度,年度统计调查,反馈土地变更 地籍测量学 对象 要求 城镇地籍

6、 城市,镇城区用地,独 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 高精度,高技术 含量,大比例尺,使 用城镇地籍规范 农村地籍 城镇郊区,农村集体所 有制土地,农村居民地, 国营农场的国有土地 略降级要求,使用 农村地籍规范 城乡一体化地籍 地籍测量学 1.1.3 地籍的功能 地理性功能地理性功能 经济功能经济功能 产权保护功能产权保护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土地利用规划功能 决策功能决策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地籍测量学 1.2 1.2 地籍管理地籍管理 1.2.1 地籍管理的内涵 地籍管理地籍管理(Cadastral ManagementCadastral Management)是国家为 取得有关资料和

7、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 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 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亦称地籍工作 。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土地 核心核心:土地的权属管理 地籍测量学 1.2.1 地籍管理的内涵 制度 地籍调查制度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统计报表制度 地籍档案管理制度 性质 为一定的土地制度服务 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地籍测量学 1.2.2 地籍管理的原则 1. 保证地籍资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 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 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5. 保证地籍资料的多用途和高效性 地籍测量学 1.2.3 地籍管理的内容 土

8、地调查 土地登记 土地统计 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 地籍 管理 权属调查 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地籍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 地籍测量学 1.2.4 地籍管理的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法律手段 地籍管理 的手段 测绘手段 图册手段 信息化手段 地籍测量学 1.3 1.3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 1.3.1 地籍调查的内涵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Cadastral InventoryCadastral Inventory)是遵照遵照国家的 法律规定,采取采取行政、法律手段,运用运用科学 方法,对土地及其附着物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 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9、 ,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 地籍测量学 1.3.1 地籍调查的分类 u按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 初始地籍调查(一次性工作) 变更地籍调查(经常性工作) u按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 农村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 相互衔接 地籍测量学 1.3.2 地籍调查的内容 地籍调查通常是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 内容,也就是也就是查清每块宗地(城镇)或地块 (农村)的坐落、位置、地号、地类、等级 、所有者、使用者、权属、权源、面积、利 用状况、土地质量等,为后续为后续的测量、地籍 勘丈等工作提供其权属界线权属界线和界址点的位置界址点的位置 ,为测绘地籍图、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编 制地籍簿册和进行地籍管理提供

10、依据。 地籍测量学 1.3.3 地籍信息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 (1 1)地籍图形集)地籍图形集 用图直观形式描述土地和附着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用图直观形式描述土地和附着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地籍图地籍图、专题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宗地图和和土地质量评价图土地质量评价图等;等; (2 2)地籍数据集)地籍数据集 用数字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用数字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 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房地产评 价数据价数据等。等。 (3 3)地籍簿册集)地籍簿册集 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

11、法律状态、利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 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表土地登记表和和各各 种相关文件种相关文件等。等。 地籍测量学 1.3.4 地籍调查的原则 n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进行; n实事求是; n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 n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地籍测量学 1.3.5 地籍调查的实施 地籍测量学 1.4 1.4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 1.4.1 地籍测量的内涵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Cadastral SurveyCadastral Survey)是为获取和表达 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

12、属、 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规范(CH50021994) 地籍测量学 1.4.2 地籍测量的内容 n地籍控制测量 n界线测量 n地籍图测绘 n面积测算 n动态监测 n相关测绘 地籍测量学 1.4.3 地籍测量的基本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勘丈) 面积量测 地籍测量学 1.4.4 地籍测量的特征 (1 1)地籍测量是一项具有地籍测量是一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2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大众易接受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大众易接受的 具有法律

13、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 3)地籍测绘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4 4)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5 5)地籍测量的)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6 6)地籍测量工作有)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非常强的现势性; (7 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 (8 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地籍测量学 1.5 1.5 地籍和地

14、籍测量的历史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历史 一、地籍发展综述 税收地籍 产权地籍 多用途地籍 二、地籍测量发展综述 规、矩、弓 传统测量技术 现代测量技术 地籍测量学 奴隶社会地籍管理雏形 封建社会的地籍管理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地籍管理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土地革命 20世纪后期的改革开发时期的现代地籍管理 1.5.1 我国地籍发展的历史 地籍测量学 1.5.1 我国地籍发展的历史 一、奴隶社会时期 简单的土地调查、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初步确认土地 的奴隶主私人所有权, 并进行税费为目的的地籍管理。 九州 - 公元前 2100 多年的夏朝。九州土地分为 九等(按土色、质地和水分等)。 在周礼中记载,周朝

15、的官制专门设立有“地官”职, 负责土地调查、绘图、农林行政、土地分类、确定土地 利用方向和贡赋。 地籍测量学 1.5.1 我国地籍发展的历史 二、封建社会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末期,封建土地制度及其生产 关系开始建立起来。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废井田, 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奠定了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基础。 明朝建国初,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土地清查,编制 全国土地资源登记簿鱼鳞图册。 明代洪武鱼鳞图册明代洪武鱼鳞图册 地籍测量学 1.5.1 我国地籍发展的历史 清朝康熙时期的皇舆全览图和乾隆时的乾隆内府 皇舆全图则为的地政管理提供了较精确的图件资料。 皇舆全图皇舆全图 乾隆八年颁布田亩乾隆八年颁布田亩“ “ 丈量规则丈量规则” ”我国我国 古代第一部测量规范古代第一部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学 1.5.1 我国地籍发展的历史 三、中国近代(民国)时期 1922年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土地登记法规。 1928年,国民政府在内政部下设土地司,主管全国 土地测量事宜,1932年首次在地籍测量中运用航空 摄影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