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

上传人:yan****sa0 文档编号:118730811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病变(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心瓣膜病 概念:是指心瓣膜受到各种致病因素损伤 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 ,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最常见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动脉粥样硬化 梅毒累及瓣膜 病变部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主要病变: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 正常瓣膜的功能 瓣膜狭窄 瓣膜在开放的时候不能开放完全,称之为狭窄。 原因:瓣膜的瓣叶由于瘢痕粘连,或者钙化出 现僵硬或弹性下降造成的。 后果:较少的血液从一个心腔流入下一个心腔。 瓣膜狭窄和瓣膜关闭不全 瓣膜关闭不全 当瓣膜不能完全关闭时,称之为关闭不全。 原因:瓣膜的支撑结构发生松弛或者撕裂 瓣膜本身变小或者瓣叶过长 后果:当关闭不全发

2、生时,血流就可能发生逆向 流动(血液返流)。 二尖瓣狭窄 (mitral stenosis) 病因:风湿性心内膜炎、SBE。 正常开放时面积约5cm2 ,狭窄时12cm2 甚至0.5cm.瓣膜增厚、粘连、环硬、弹性下降 。 病理分型: 1)隔膜型 2)增厚型 3)漏斗型 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尖瓣狭窄左心房代偿性肥大肺 淤血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淤血 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 临床表现: 听诊心尖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 线呈“梨型心”。患者出现肺淤血和体 循环淤血的表现,如(呼吸困难,紫 绀,粉红泡沫痰,二尖瓣面容。肝、 脾肿大,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 二尖瓣面容 左房右室增大,肺动脉高压,梨形心,肺淤血

3、征象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代偿性肥大 左心室代偿性肥大肺淤血 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体循 环淤血 临床:听诊-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X线-球型心。症状同二狭。 左房左室增大,肺淤血征 主动脉瓣狭窄 正常主动脉三叶瓣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血液动力学改变:主狭左心排血量受限-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左心室扩张。 临床 : 主动脉瓣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心绞痛、脉压减少,肺淤血症状 X线呈“靴形心”(主动脉型心脏)。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血液动力学改变:主动脉关闭不全 血液返流左心室肥大、扩张 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右心衰 体循环淤血 临 床 治 疗 心脏瓣膜手术是对一个或多个瓣膜进

4、行修复或者 置换。 瓣膜成形:瓣膜修复医学上称为成形。 瓣膜置换:是通过人工的瓣膜来替换患者原有的 瓣膜,常常俗称为“换瓣”手术。 机械瓣膜:耐用,但需要终生抗凝治疗。 生物瓣膜:无需要抗凝治疗,但瓣膜易退化、损害。 1、猪主动脉瓣或牛心包作为组织材料,经过不同 的化学处理后制成。 2、瓣叶柔软,生物相容性好 瓣膜置换 图示机械瓣膜,通过瓣膜的倾斜来达到开关的目的。此种瓣膜寿 命长,但病人需要连续抗凝治疗,因为暴露的非生物性瓣膜的表 面。左侧为心房面,右侧为心室面。优点是能象正常瓣膜一样开 关。 图示离体猪人工生物瓣膜。左图显示心房面,右图显示 心室面。可见三个瓣叶围绕形成环。人工生物瓣膜的优

5、 点是不需要连续抗凝治疗。此种生物瓣膜临床应用时病 人平均寿命受限,一般为510年(也有可能更短),是 由于瓣膜的磨损和钙化所致。 人工瓣膜有以下并发症: 1、血栓形成:多见于机械瓣膜,需要病人进行持续 抗凝治疗。 2、感染:感染后会在瓣膜周围形成赘生物,接着也 会出现脓毒败血症。 3、结构破坏:主要见于生物瓣膜,瓣叶变硬、钙化。 4、人工瓣膜开裂:瓣膜与心脏的粘合处分离。 5、与心功能不协调:瓣膜可能与心脏不协调,血液 流量没有达到最佳。 心 肌 病 指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 扩大,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栓塞现 象,但应排除风湿性、冠状动脉性、高血压性 、肺源性、先天性

6、心脏病和心包疾病。 按病因和病理分类: 原发性心肌病:又名特发性心肌病,简称心肌病, 是一组独立存在的疾病,病因至今 未明。 继发性心肌病:又名特异性心肌病,由已知病因或 伴发于其他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 一个组成部分。 心 肌 病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心肌变 性,指心肌细胞肥大、纤维组织增生的 非炎症性病变,与高血压、冠心病、风 湿性心脏病无关。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增大,可发生心 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栓塞等现象。 1980年WHO将心肌病分为三种类型 1、扩张性心肌病 2、肥厚性心肌病 3、限制性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发生于孕妇。 克山病:具有地方性发病趋势。 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

7、以弹性纤维增生为特征。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以心肌与心内膜纤维化为主。 右心室心肌病:仅累及右心室。 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 原因不明的各种心肌疾病的最后结局 最多见,90%。 男多于女,发病年龄20-50岁 以心腔高度扩张和明显的心搏出力降低(心 力衰竭)为特征,亦称充血性心肌病,常合 并心律失常及栓塞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大量酗酒 妊娠 遗传 代谢障碍 中毒 病毒感染 侵入心肌细胞胞浆进行复制,合成病毒性 特异蛋白,抑制心肌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 合成,使心肌细胞崩解。 1、直接破坏 2、机体自身免疫攻击 抗原性改变的心肌细胞 病毒非特异性自然杀伤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

8、T-C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肌膜交叉抗原+补体+抗肌膜抗体 营养缺乏 亚、非、拉热带地区冠心病少而扩张性心肌病 多发。 营养性心脏病 酒精中毒 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导致营养缺乏 妊 娠 部分病例发生于妊娠末期或产后3-5个月,称为围 产期心肌病。 多见于高龄产妇,可能与妊娠期营养缺乏,病毒 感染,药物影响有关 遗传 代谢障碍:酶系统异常 中毒:防腐剂、添加剂等 病 理 变 化 肉眼观:心脏体积增大,质量增加(超过正常人 20%-50%),可达400-750g以上。 两侧心室肥大,四个心腔扩张,心尖部变薄呈钝 圆形,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 心内膜增厚,可见附壁血栓(栓塞梗死常见)。 冠状动脉一般无异

9、常,无AS发生,严重时可见冠 状动脉口扩大, 心脏巨大呈球形,各心腔均扩大,心脏收 缩性降低 心脏大但收缩无力。图示左心室扩张,心腔扩大 镜下观: 部分心肌细胞肥大、伸长,核大浓染。 心内膜下及心肌间质纤维化,有小瘢痕。 有时可见心肌细胞变性。 心肌纤维(同时可见明显的染 色较深的细胞核)肥大,还伴 有心肌间质纤维化。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可有胸闷、气短或心悸、易疲劳、乏力,出现 心衰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渐进展到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继发右心衰竭时,则以周围性水肿为主要症状,如 腹胀、双下肢水肿,有些病人因心动过缓可出现眩 晕或晕厥。 栓子脱落后可出现肺及体循环栓塞的症状,

10、有时可 成为就诊的主要临床表现。 肥厚性心肌病 室间间隔不对称肥厚,心腔变小,心腔充盈受阻,心肌 细细胞异常肥大等为特征。 临临床表现为现为 不同程度的心室充盈受限。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现现象可将其分为为梗阻性 和非梗阻性两型。右心室流出道或两心室流出道均受 阻者少见见。 常导导致猝死,亦可并发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 理 变 化 肉眼观:两侧侧心室显显著肥大,心脏脏重量增加, 为为正常平均心重的12倍(成人患者平均心重 582g,少数可达1000g)。 左心室壁明显增厚,室间隔明显增厚,明显突 向于左心室,心腔狭窄。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下方心内膜纤维化增厚。 镜下观: 心肌细胞普遍肥大,心

11、肌细胞 排列紊乱。 心肌间质可见多少不等的纤维 化或大小不等的瘢痕。 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常呈旋涡状或缠绕呈簇状排列 临 床 病 理 联 系 心绞痛 呼吸困难等 是以心室充盈受限制为为特点。典型病变为变为 心 室内膜和内膜下心肌进进行性纤维纤维 化,导导致心 室壁顺应顺应 性降低,心腔狭窄。因此亦称为为心 内膜心肌纤维纤维 化。 限制性心肌病 病理变化 肉眼观: 心室内膜纤维纤维 化,尤以心尖部为为明显显,内膜增 厚约约23mm,灰白色,表面可有血栓形成。 心尖部内膜纤维纤维 性增厚蔓延,可导导致三尖瓣或 二尖瓣关闭闭不全。 心内膜明显增厚 镜下观: 心内膜纤维化、玻璃样变,可见钙化 及附壁血栓

12、,心肌萎缩、变性 临 床 病 理 联 系 主要表现为右心衰的一系列后果 扩张性心肌病 心腔大、室壁薄 肥厚性心肌病 心腔小、室壁厚 限制性心肌病 部分心肌肥大 、变性 普遍心肌 肥大 可见心肌间质纤维化或小瘢痕 心腔狭窄 心内膜纤维 化、玻璃样 变 克 山 病 一种以心肌变性、坏死和瘢痕形成为主的心肌病 ,其发病有明显的地方性,也称地方性心肌病。 1935年于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故名。 流 行 病 学 多发生于丘陵和山区,平原少见,沿海更少。 人群分布有职业特点:自给自足的农业人群。 育龄期妇女与断乳后学龄前儿童为主。 多为经济困难户。 病 因 缺硒 营养因素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有关 病

13、 理 变 化 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心肌细胞水肿(以线粒体损害为主)。 凝固性坏死和溶解坏死。 大量瘢痕组织 肉 眼 观: 心脏不同程度增大,心腔扩张明显。外观呈 球形。 附壁血栓 切面可见变性坏死及瘢痕灶 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型: 多在冬季,有明显诱因(暴饮、暴食、精神 刺激、分娩等) 心肌病变广泛,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可导 致心源性休克。 重者死亡,90%病人可在24-36小时恢复, 达到临床痊愈。 亚急性型: 85%发生于断奶后学龄前儿童,夏秋多见 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心衰 慢性型:又称痨型,病变广泛,多为陈旧 性瘢痕形成。可导致慢性心功能 不全。 潜在型:在病区最多,可以是早

14、期,也可 以是治愈后的表现。多无症状。 心肌炎(myocarditis) 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 在病变中炎症是作为最基本的和最早的病理变化 . 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 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甚至猝死。 按病因分型:按病因分型: 病毒性病毒性、 细菌性、细菌性、 寄生虫性、寄生虫性、 免疫反应性、免疫反应性、 孤立性(或特发性)孤立性(或特发性) 、病毒性心肌炎 颇为常见,是由亲心肌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心 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颇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 奇(Coxsackie

15、)病毒、ECHO病毒(即人肠孤病 毒)、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由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感染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 时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此,这两种病毒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 组感染最为常见。 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 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 由于此类病毒衣壳的糖蛋白分子结构与心肌细胞膜 的糖蛋白相似,故在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 (激活补体的抗体及中和病毒的抗体)既针对病 毒,亦针对心肌细胞。因此,当细胞毒性T细胞被致 敏后,即可破坏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 病变: 1、早期: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内 中性粒细胞浸润。其后,以淋巴细胞、巨 噬细胞、浆细胞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