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72472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德育指南(适用于高中)(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Those wh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wisdom, have right attitudes, and true to their words and discharge their duties with responsibility are loved by people. 主讲人:何丽君 目录 二三一 四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组织实施 五六 德育内容实施途径 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

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 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 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 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 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 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接班人。 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遵循规律 坚持协同配合 坚持常态开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 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 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

3、的坚强阵 地。 坚持遵循规律 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 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 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 性、实效性。 坚持协同配合 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 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 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 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坚持常态开展 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 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 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 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 学段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

4、责 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 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 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 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 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 高中学段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 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公民意识、社会

5、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 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 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四、德育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 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

6、导学 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 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 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 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深入开展爱 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 教 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 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 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

7、社 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 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 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 美德、中华人文精 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 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 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 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 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 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8、保护 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 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 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 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 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 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质。 五、实施途径和要求 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 活动育人 实践育人 管理育人 协同育人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 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 法,发展学生

9、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 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 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 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 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营造文化氛围;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

10、宣传教育; 建设班级文化;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 建设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 开展团、队活动; 发挥学生会作用,建立各类学生社团;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 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创新 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 开展各类主题实 践; 加强劳动实 践; 组织 研学旅行;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主题实践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 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 历史博物馆等

11、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等开展革命传统教 育;利用法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 展文化艺术教育;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等开展科普教育;利用军事博物 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利用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 交通队、消防队等开展安全教育;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 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 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劳动实践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 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

12、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 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 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研学旅行 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 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 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 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 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 ,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学雷锋志愿活动

13、 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 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 ,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 1.完善管理制度;2.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3.制定 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4.会同相关部门建 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 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5.明确岗位责任;6.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各学科老 师之间的工作;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8.实行师德“ 一票否决制”;9.细化学生行为规范;10.关爱特殊 群体。 (六)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 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 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 六、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督导评价 加强科学研究 感谢各位观看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