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872156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3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2010)年试题及答案(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D ) A.生物富集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物量金字塔 D.生物放大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A ) A.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3.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 D ) A.私人所有 B.集体所有 C.开发者所有 D.全民所有4.一般来说,各国将环境保

2、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在( C )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5.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许可证制度 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 D.经济刺激制度6.在我国,取得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 B ) A.强制取得 B.法定取得 C.自然添附 D.天然孳息7.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C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基础标准8.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3、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D )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缴纳超标排污费 C.停产整顿 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9.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D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制度 C.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10.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A ) A.公安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卫生部门 D.人民政府11.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

4、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B ) 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12.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D ) 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13.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 A ) A.生活用水的需要 B.农业用水的需要 C.工业用水的需要 D.航运用水的需要14.我国森林法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 A ) A.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营造、

5、抚育、保护和管理 B.用材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C.经济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D.薪炭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15.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是( A ) A.国务院 B.国家环保总局 C.国土资源部 D.地方人民政府16.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C ) A.缓冲区 B.实验区 C.核心区 D.外围保护地带17.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C ) A.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 B.绿色和平组织 C.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2年,联

6、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建立一个新的专门专门环境事务的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8.1969年的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油污所造成的民事责任应当由( B ) A.船舶承运人承担 B.船舶所有人承担 C.货物所有人承担 D.船长承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9.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BCDE )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20.环境与资源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ABCD ) A.综合性原则 B.区域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预测性原则E.技术性原则21.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BCDE

7、 ) A.内水、领海 B.毗连区 C.大陆架 D.专属经济区E.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22.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 ABD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工业化 D.资源化E.回收化23.土地违法犯罪的罪名包括( ABE ) A.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B.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C.非法变更土地用途罪 D.非法出租土地罪 E.非法占用耕地罪24.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了下列管理措施(ABCDE) A.实行渔业限制制度 B.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实行捕捞许

8、可证制度 E.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25.各国负有不损害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管辖范围以外地区”主要是指( ABCDE ) A.公海及其海底 B.南极 C.大气空间 D.外层空间 E.月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四个部分组成。27.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就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

9、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环境质量的要求。28.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有影响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法律度。我国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二是自然资源使用权。29.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差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答

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在于: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31.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答:(1)设立水体保护区; (2)规定水污染物排放的禁止性规范; (3

11、)规定水污染物排放的限排措施; (4)规定防止农药和化肥污染的措施; (5)规定防止船舶污染的措施。32.我国水土保持法所规定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答:(1)保护和改善植被;(2)限制坡地垦荒;(3)加强林业管理;(4)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3小题8分,第34小题10分,共18分)33.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答:(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2)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因为

12、: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后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无法救治。(3)贯彻该原则的主要措施:加强对计划(或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管理;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34.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特别是排除妨害诉讼的判

13、决是以原告(受害人)的败诉而告终的。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产生原因:(1)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有优美舒适环境享受权;(2)环境法律规定中多为行政管理规定,缺乏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和环境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3)环境法理论研究超前、环境立法滞后; (4)受经济发展、技术条件的限制; (5)与加害人相比,受害人多为弱势群体; (6)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意识而言,审判人员环境意识较为薄弱; (7)来自政府及有关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当干预。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山西省某市环保局接到其辖区内一果农的投诉:某焦化厂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使其

14、果树水果产量大幅度减产,向焦化厂索赔不成,故请求环保局予以处理。环保局受理了该投诉,并组成调查组对污染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勘验,地区农业环境监测站也出具了对苹果园内烟尘污染使苹果受害的调查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和1987年9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于1995年8月29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并于当日公布生效)第36条之规定,环保局于1996年3月11日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焦化厂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的15日内向果农支付污染损害赔偿费5000元,但焦化厂收到处罚决定60日后,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于是,环保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却裁定不予执行。分析:环保局在本案中应有的地位及其处理权的性质,并指出环保局在该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人民法院的裁定是否正确。答:(1)环保局应当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