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1423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要求(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曹多志 Tel:13013103931 E-mail: mascdz 2014年5月22日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 主要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及关键控制点 标准规范及其应用 实验室检测技术 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主要特点 检测结果数据处理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3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

2、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特点 有害物质种类多 已知和未知、形态及毒性、生产各环节 毒物浓度变化大 空间大小、通风状况、毒物产生源的数量和 布局、操作方式及化合物本身理化特性 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不恒定 形态的变化、化合物的变化 气象条件及场所情况对样品采集的影响大 毒物采样体积、毒物在空气中的扩散状态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5 职业病危害因素样品的特殊性 p 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较多 p 样品待测物的浓度相差较大 p 样品中有未知成分或干扰物 p 样品量少 p 样品不能留样 p 样品的稳定期限较短 安徽省安全生

3、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6 采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1) 委托与受理 无委托协议 项目不受控 样品不受控 准备工作 资料的收集不全 缺乏现场调查和工人的工作写实 不制定检测和采样计划 采样仪器不校准 不做预实验 不做样品收集器的抽查及处理 不做解吸或洗脱效率试验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7 采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2) 现场工作 现场采样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充分 采样、检测方式、方法不按规范 采样时间不在浓度最高时段、采样时间太 短 个体采样选择对象太少 毒物采样不做现场空白 样品的转移、包装、运输不符合要求 安徽省安全生产

4、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8 采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3) 实验室工作 不做方法确认 样品编号无唯一性、不与原始记录一致 无标准物质配置记录、无证标准物质 单标校正、标准系列不能涵盖样品浓度 测定过程不优化条件、没有质控 未知样品不处理 原始记录缺少必要的信息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9 采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4) 报告和资料归档 报告不能反映检测当日现场情况 结果计算TWA、dB(A)不准确、规范 不恰当的评价,无针对、可操作性的建议 计量单位及打印错误 归档不全或分别存档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

5、4.06.06. 10 采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5 ) 主要是人的原因 机构管理者,低成本、低价竞争、高效率 机构技术带头人 迫于市场压力,自身学习不够 机构现场和实验室人员 不够专业、 赶任务 评审专家 评审标准不够统一,未能相互补充 行政监督管理者 应当逐渐提高要求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1 二、技术负责人的 职责及关键控制点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2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检测技术的总负责 现场检测和采样方案的技术审核 新检测项目实施的技术审核 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 检测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安徽省安全

6、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3 技术负责任人的要求: 检测专业知识与经验 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采样规范的应用 检测技术标准 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 状评价、日常检测检测特 点及其要求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4 职业卫生检测类型 按照委托: 企业的日常检测 技术服务机构的委托检测 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测 建设项目的类比检测 建设项目的控制效果评价 检测 现状评价的检测 按照检材: 空气检测 生物监测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样品采集 化学因素 粉 尘 现场检

7、测 物理因素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实验室检测 采样设备 物理因素检测设备 实验室分析检验设备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6 三、标准规范及其应用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7 标准规范及其应用 限值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2.2-2007) 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超高频辐射 高温 噪声等(GBZ/T 111-2007) 工作

8、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 (GBZ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 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 粉尘分散度 (GBZ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 (GBZ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 (GBZ192.5-2007) 采样仪器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17061-1997)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8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

9、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 是职业卫生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劳动者在职 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 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 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 化学因素 339种 毒物 粉 尘 47种 粉尘 生物因素 2种 白僵蚕孢子等 物理因素 12种 因素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19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 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 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

10、-STEL)是指在遵守 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短时间内连续接触可引起: 1)刺激作用, 2)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3)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4)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 低工作效率的化学物质,还需制定PC-STEL,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0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瞬间浓度。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超限倍数(EL)是指未制定PC-STEL的化学

11、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的情况下,任 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 过PC-TWA的倍数值。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1 TWA样品的采集方法与对策: 1.工人个体采样样品 (工人工作少于8h、工人工作大于8h) 2.工人非流动工作 分时段采样的样品 3.工人流动工作 分地点采样的样品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2 STEL和MAC采样方法与对策: p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 p 现场存在波动 p 波动的时间段 p 定点或个体采样 调查记录 制定 采样时机和 方法 超限倍数 采集 和不采集

12、 p 现场检测与采样计划方案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3 采样技术及其应用: 收集器 结构与效率 采样流量的确定 根据现场预估情况 与危害因素的特点 采样流量的测定 测量的实施 特殊样品的采集对策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铅尘和铅烟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4 四、实验室检测技术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5 实验室检测技术 实验室检测涉及的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 原子荧光 等离子发射光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离子色谱仪 离子选择电极 电化学 X衍射仪 红

13、外光谱仪 标准方法内容 方法的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剂 仪器及其条件 采样方法 样品预处理方法 检测的步骤 技术指标: 检出限、定量下限、样 品稳定性、方法的精密度、方法 的准确性等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6 原子吸收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p GBZ/T160.1160.85中有26个 原子吸收光谱法 18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4个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 光谱法 p WS/T生物检测62个方法中有20 个原子吸收光谱法 3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2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5个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 光谱法 p空气样品的原子吸

14、收检测 样品微孔滤膜(由硝酸纤维素同少 量乙酸纤维素基质混合交连成筛孔状薄); 溶于热的浓酸,加热促进溶解; 在稀酸中,微孔滤膜几乎不变 ; 样品预处理方法 洗脱法 消解法:1:9高氯酸:硝酸消解液 p 生物样品的原子吸收检测 血液 尿液 p 样品预处理方法 稀释 萃取 基体改进剂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7 原子吸收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镉及其化合物 钙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钴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铅及其化合物 锰及其化合物 镍及其化合物 锶及其化合物 锌及其化合物 砷及其化合物 硒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 锑及其化合物 硝酸 氢化锂 0.01mol/L盐酸溶液洗脱液 钾及其化合物 10ml 水洗脱 钠及其化合物 10ml水洗脱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 1:10硫酸: 硝酸 消解液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硝酸溶液洗脱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8 原子吸收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标准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 空气样品 锑及其化合物火焰、石墨炉 氧化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铬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铅尘、铅烟、硫化铅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物样品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29 气相色谱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职业卫 生检测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