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1402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导文阅读指导(指导对象及特征)(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你能区别下列三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吗? 镜子里一下子映出了一张稚气活泼的 脸。 我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只能映出虚 幻,不会给人带来真实。 镜子里能映出图象完全是由光的反射 所致。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体,它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 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 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的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 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 2、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 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 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 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 的的。因此,必须如

2、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 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 说明对象及特征 (第一课时)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这篇文章 (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直面中考 1、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 理就是说明对象。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 明对象是? 简单的说,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 苏州园林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 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 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3、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 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阅读中国石拱桥, 回答问题。 举例导航: 中国石拱桥全文的说明对象: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4、5段的说明对象: 赵州桥 中国石拱桥6、7、8段的说明对象: 卢沟桥 例文1: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 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 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 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 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 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 ,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塑料袋 检测题一: 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例文2: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 人类的时代。 利用细

4、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 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 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 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 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 可以用诸如锯末、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 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 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 展。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 可成为现实。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示例一: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示例二: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 2、说明对象特征 u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 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5、1.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 出其特征: 例: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把握特征的方法 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如: 巍巍中山陵 高峻 宏大壮阔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务必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 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抓住关键句 3、从分析材料

6、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阅读时要 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 水时,来势从未出过事,足见它的 坚固。 桥面用石栏石柱。每个柱头惟妙惟肖 。”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真题演练一: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 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 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 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 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 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

7、分出25万棵 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 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 抓住关键词语 从分析材料着手 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 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 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 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 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 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 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

8、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 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 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 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真 题 演 练 二 : 海 啸 的 特 点 ? 海啸具有怎样的特点? 海啸浪的波很长 周期较长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 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 明确下列说明文说明对象的基本特 征: 中国的石拱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苏州园林 松鼠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 书馆 A.巍峨、雄伟、庄严 B.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C.一幅完美的图画 D.雄伟、壮丽 E.漂亮、驯良、乖巧 F.科学进步推动书籍演变 小结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

9、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 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 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小结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 成分。如巍巍中山陵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 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 )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 的特点。 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常见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年代 :古-今; 季节: 春-冬 2、空间顺序 表方位、

10、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 3、逻辑顺序 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现象到本质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 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和事理两种说明文 都适用) 例如:年代 (古-今) 季节(春-冬)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 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适用于事物说明 文) 例如: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 常见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 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例如:由总到 分(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 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 、由抽象到

11、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 体)等。(一般适用于事理说明文) 举例导航 判断三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 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

12、在绸子 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三)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 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 良的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怎样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呢? 1抓标志性词语,确定说明顺序。 在说明文中,有很多词语,都标志着说明顺序。抓好这些标志,对于确定 说明顺序特别管用。如时间词标明时间顺序,方位词标明空间顺序,“首先 ”、“其次”、“再次”等词标明了逻辑顺序等。 2抓关键性语句,判断说明顺序。 文中往往有很多关键性语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判断说明顺序。如一些过渡 句、设问句

13、、段首句等等,往往也是我们确定说明顺序的“助手”,我们要 善于发现它们,在关键处多揣摩,结合语句,判断准说明顺序。 3抓说明对象特征,断定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征,有时也会决定说明顺序的安排,如说明建筑物的构成, 必然要用空间顺序;而说明某一事物的实施程序或建筑工序,当然要用时间 顺序;说明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则多采用逻辑顺序。 4抓各部分之间关系,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或事理,往往会形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相对独立。这时,要注意 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相互的关系,也不难理清说明的顺序。 真题演练: (见链接材料) 举例子举例子 作比较作比较 列数字列数字 分类别分类别 打比方打比

14、方 作引用作引用 下定义下定义 列图表列图表 作诠释作诠释 摹状貌摹状貌 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 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 叫举例子。 例如: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 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作用: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2)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 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 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 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 法,叫分类别。 例如: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 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作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3)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

15、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 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例如: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 烈。 作用: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 影响等)。 (4)列数字(列数据) 即用一些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这样既能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 力。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 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表示年月日的内 容不是列数字。 例如: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作用: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 事理,极具说服力。 (5)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 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 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例如: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 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作用: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 够更加明白、理解。 (6)打比方 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