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71159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地 图图 考纲要求 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2、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 图。 地形剖面图。 概念: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 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 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注记 概念: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厘米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1:8000万0800千米 图上1cm表示地面距离800千米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表示方法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

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 B 1:500,0000 比例尺的计算 170180170 50 60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a、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 比较1/500与1/5000谁大? 100E110E 5 10 间隔大,范围大; 间隔小,范围小 范围小范围大;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26 25 34 A 1126 C 1125 253025292520 0 5 D 练习3、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10 510 B 15 C 方法: 经纬度间隔相同 的网格,间隔所 跨经纬度越多,

3、表示的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练习5: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实地范 围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内容最详细是 ,最简略的是 。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思考: 范围相同,比例尺大的,图幅怎样? 范围相同,比例尺小的,图幅怎样?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练习7:一张1:12 000 000的地图 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 A、1:3000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C、1:6

4、 000 000 D、1:9 000 000 A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 2、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箭头指向北 练习8: (1)图中村庄A大致在 村庄B的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走向大致是 。 正北 西南东北,西东 C D A B 3、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丙地在丁地西北的是( ) P5文字描述 一、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数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 的数字。 读图1.1.7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回答题目 1. 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A. 面积

5、相同,比例尺不同 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C. 面积:甲乙丙 D. 比例尺:甲乙丙 D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海 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 1)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2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同图等距) (3 3)等高线均为)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不相交、不重合( (陡崖除外陡崖除外) (4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1 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

6、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二、等高线和地形图 2.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实例 山 脊 山 脊 山谷 山谷 二、等高线和地形图 4.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实例 山顶 山顶 鞍部 陡崖 陡崖 二、等高线和地形图 4.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实例 峡谷 二、等高线和地形图 2.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洼地(盆地) 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300 400 300 400 A B 求A、B的地表形态? 结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A是洼地,B是山地 2.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脊 在山脊上,水往两侧走,即分水线 水流方向 山谷 集水线 河流一定在谷地,河流沿 集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 如何根据等高线确 定河流的流

7、向: 二、等高线和地形图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 陡崖在等高线重叠处,用一组与等高线垂 直的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指向低处的短线段的短线段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H 等高线重合的条数为n等高距为d (n-1)*dH(n+1)*d 如果有河流经过,易形成瀑布 峡谷两侧高程大致对称且基本相互 平行的一组密集等高线(如图中戊)。 山顶 鞍部 山脊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2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

8、等 (2 2) 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2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地 100 300 200 A B盆地 B 100 C 200 300 300 D 200 100 C山谷 D山脊 300 200 100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等高线 地形图 100 300 200 米 100 300 200 米 400 XY MN E鞍部 山顶 山顶 山谷 山谷 地形剖面图 500 G 1000 河流 F F陡坡、G缓坡 H陡崖 H 100 400 300 200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9、 H(3-1)*100(3+1)*100 H 200400 H峡谷 H 300 300 400 400 河流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沿 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乙 山脊山脊 山谷 山谷 甲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高密低疏使山坡视野好;低密高疏使山坡视野不好。 知识点归纳: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1)山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 (2)小盆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 (3)山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 (4)山

10、脊: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 (5)鞍部:位于山顶两山顶之间山脊的最低处山谷的 最高处。 (6)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 (7)凹坡: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 凸坡:低密高疏是凹坡视野不好。 凸高为谷 凸低为脊 例2、读下图为我国某省 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据 此回答1214题。 12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A 知识点归纳: 2、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低于200米,等高线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 密集。

11、 A、5001000米,低山 B、10002000米,中山 C、2000米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米以下200米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 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 线密集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 3、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推算等高线的值: (2)计算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垂直相对高度 tan坡度角= 水平距离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2)判断气候特征: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4、实际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课堂练习

12、1:图5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 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04江苏)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D 练习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 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_风; Q对P点的最大相对高度H可以达到多少?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地区。 西北 59100米; B:50米HB0米。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

13、m、200m、300m、 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 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299mh300m H I 城镇 河 流 100 400 200 300 B、计算相对高度: A B陡崖相对高度: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 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 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300H 5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200H 400 读下图,

14、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 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299mh300m 1.2 H I 城镇 河 流 100 400 200 300 H与I的温差为多少? B、计算相对高度: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l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l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B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l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l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l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200 220 A 280 200 D 260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