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1156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老年人常 见疾病与护理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 v老年病 v老年病是指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高的疾病。 因为老龄本身就是多种老年病的危险因素, 故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逐 年增多。 v据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我国 老年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 老年人前四位常见病依次是:高血压 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 2005年,我国高血压病人达1.6亿, 其中主要为老年人。老年性痴呆至少 有300400万,其中上海和北京地 区患病率为4.2%6.1%(相近于欧 美的5.0%)。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随 增龄明显增高,6069岁男女患病 率分别为33%和73.8%,7079岁 分别为5

2、5.6%和89.7%,80岁以上分 别为65.4%和100%。我国老年人死 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 血管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 v第一节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v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 v第三节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护理 v第四节 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 v第五节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护理 v第六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v第七节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 v第八节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护理 v第九节 老年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v第十节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v 老年期抑郁症(depression in the e

3、lderly)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 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青 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 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 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 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 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 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好,一般不残 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分病例 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 v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国外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在社 区为815,在老年护理机构约为30 ;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北京的约为1.57 ,上海约为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

4、展日趋上升。抑郁症还因反复发作,使病人 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导致精神残 疾。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 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所以老年 期抑郁症已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精神卫生保健 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各国的防治目标 之一。 护理评估 v1.健康史 v多数病人具有数月的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全身部位不确定性不适感,失眠、便秘等。有些病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糖尿病及癌症等,或有躯体功能障碍。另外,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v(1)遗传因素:早年发病的抑郁症病人,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v(2)生化异常:增龄引起中枢神经递质改变如5-羟色胺(5-H

5、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不足以及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升高,影响情 绪的调节。 v(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失调导致昼夜周期波动规律紊乱。 v(4)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v2.临床表现 v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症状与青壮年病人的基本相似,有三大主要症状,即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的“三低”症状,但也有某些特点。 v(1)疑病性:病人常从一种不太严重的身体疾病开始,继而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由此反复去医院就诊,要求医生给以保证,如要求 得不到满足则抑郁症状更加严重。疑病性抑郁症病人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便秘、胃肠不适是

6、此类病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 (2)激越性:激越性抑郁症最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 可终日;夜晚失眠。或反复追念着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导致家人和其他人的不幸,对不起亲人,对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均无兴趣, 可出现冲动性自杀行为。 v(3)隐匿性: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但老年抑郁症病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躯体症状有睡眠障碍、头疼、疲 乏无力、胃肠道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便秘、颈背部疼痛、心血管症状等,情绪低落不太明显,因此极易造成误诊。隐匿性抑郁症常见于 老年人,以上症状往往查

7、不出相应的阳性体征,服用抗抑郁药可缓解、消失。 v(4)迟滞性:表现为行为阻滞,通常以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为特点,肢体活动减少,面部表情减少,思维迟缓、内容贫乏、言语阻滞。病人大 部分时间处于缄默状态,行为迟缓,重则双目凝视,情感淡漠,对外界动向无动于衷。 v(5)妄想性:大约有15的病人抑郁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妄想或幻觉,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听见有声 音控诉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谴责自己,让自己去死。由于缺乏安全感和无价值感,病人认为自己已被监视和迫害。这类妄想一般以老年人的心理状 态为前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对生活的态度有关。 护理评估 v(6)自杀倾向:自杀是抑郁

8、症最危险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 生自杀念头,且由于病人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据研究,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 比一般人群高20倍。自杀行为在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中很常见,而且很坚决,部分病人可以在下定决心 自杀之后,表现出镇定自若,不再有痛苦的表情,进行各种安排,如会见亲人等,寻求自杀的方法及时 间等等。因此,常由于病人所表现出的这种假象,而使亲人疏于防范,很容易使自杀成为无可挽回的事 实。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 病人非常重要。 v(7)抑郁症性假性痴呆: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常见于老年人,为

9、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经过抗抑郁治疗 可以改善。 v(8)季节性:有些老年人具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点。抑郁常于冬季发作,春季或夏季缓解。 v3.辅助检查 v可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对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老年抑郁量表(GD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CES-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抑郁问卷(BDI),其 中GDS较常用。 CT、MRI显示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 v4.心理-社会状况 v老年期遭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独居、家庭纠纷、经济窘迫、躯体疾病等对老年抑郁症产生、 发展的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此外,具有神经质性格的人比较容易发生抑郁症。

10、老年人的抑郁情绪 还与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幻想等有关,积极的认知应对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v1.个人应对无效与不能满足角色期望、无力解决问题、认为 自己丧失工作能力成为废人、社会参与改变、对将来丧失信 心、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不恰当有关 v2.思维过程紊乱 v与消极的认知态度有关 v3.睡眠型态紊乱 v与精神压力有关 v4.有自杀的危险 v与严重抑郁悲观情绪、自责自罪观念、有消极观念和自杀企 图和无价值感有关 【护理计划与实施】 v治疗护理的总体目标是:老年抑郁症病人能减轻抑郁症状,减少复发的危险,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状况,减少 医疗费用和死亡率。治疗原则

11、包括:采取个体化原则,及早治疗,一般为非住院治疗,但对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曾有自杀 行为、或身体明显虚弱、或严重激越者须住院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 v1.日常生活护理 v(1)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生活要有规律,鼓励病人白天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晚入睡前喝热饮、热 水泡脚或洗热水澡,避免看过于兴奋、激动的电视节目或会客、谈病情。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的入睡环境,确保病人充 足睡眠。 v(2)加强营养:饮食方面,既要注意营养成分的摄取,又要保持食物的清淡。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牛奶 、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淀粉食物。

12、 v2.用药护理 (1)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以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嗪、麦普替林、米安色林等为常用,这些药物应用时间较久,疗 效肯定,但可出现口干、便秘、视线模糊、体位性低血压、嗜睡、心动过速、无力、头晕、心脏传导阻滞、皮疹、诱发 癫痫等副作用,对老年患者不作首选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主要应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舍曲林及西酞普兰五种。常见副作用有头痛、影响睡眠、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轻微,多发生在服药初 期,之后可消失,不影响治疗的进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13、s)和其他新药物。因前者毒副作用大,后者临床应 用时间不长,可供选用,但不作为一线药物。 v(2)坚持服药:因抑郁症治疗用药时间长,有些药物有不良反应,病人往往对治疗信心不足或不愿治疗,可表现为拒药 、藏药或随意增减药物。要耐心说服病人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另 外,由于老年抑郁症容易复发,因此强调长期服药,对于大多数病人应持续服药2年,而对于有数次复发的病人,服药时 间应该更长。 v3.严防自杀 v自杀观念与行为是抑郁病人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病人往往事先计划周密,行动 隐蔽,甚至伪装病情好转以逃避医务人员与家属的注意,并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与 途径,以达

14、到自杀的目的。 v(1)识别自杀动向:首先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在与病人的接 触中,应能识别自杀动向,如在近期内曾经有过自我伤害或自杀未遂的行为,或 焦虑不安、失眠、沉默少语,或抑郁的情绪突然“好转”,在危险处徘徊,拒餐、 卧床不起等,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振作起来,避免意外发生。 v(2)环境布置:病人住处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墙壁以明快色彩 为主,并挂上壁画,摆放适量的鲜花,以利于调动病人积极良好的情绪,焕发对 生活的热爱。 v(3)专人守护:对于有强烈自杀企图的病人要专人24小时看护,不离视线,必 要时经解释后予以约束,以防意外。尤其夜间、凌晨、午间、节假日等人少

15、的情 况下,要特别注意防范。 (4)工具及药物管理:自杀多发生于一刹那间,凡能 成为病人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妥善保管好药物,以免病人一次性大量吞服 ,造成急性药物中毒。 【护理计划与实施】 v4.心理护理 v(1)阻断负向的思考:抑郁病人常会不自觉的对自己或事情保持负向的看法,护理人员应该协助病人确认这些负向的想 法并加以取代和减少。其次,可以帮助病人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来增加正向的看法。此外,要协助病人检视其 认知、逻辑与结论的正确性,修正不合实际的目标,协助病人完成某些建设性的工作和参与社交活动,减少病人的负向 评价,并提供正向增强自尊的机会。 (2)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严重

16、抑郁病人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甚至 有虚无罪恶妄想。在接触语言反应很少的病人时,应以耐心、缓慢以及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关心与支持,通过这 些活动逐渐引导病人注意外界,同时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协助病人表述其看法。 v(3)学习新的应对技巧:为病人创造和利用各种个人或团体人际接触的机会,以协助病人改善处理问题、人际互动的方 式、增强社交的技巧。并教会病人亲友识别和鼓励病人的适应性行为,忽视不适应行为,从而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 v5.健康指导 v(1)不脱离社会,培养兴趣:老年人要面对现实,合理安排生活,多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常动脑,不间断学习;并参 加一定限度的力所能及的劳作;按照自己的志趣培养爱好,如种花、钓鱼、书法、摄影、下棋、集邮等。 v(2)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子女对于老年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同时要在精神上给以关心,提倡精神赡养。 和睦、温暖的家庭和社交圈,有助于预防和渡过灰色的抑郁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