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709380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生殖细胞的形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目变 化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 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图示,阐明精子的形成过程,并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 比较,加深理解。 2.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击 1.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 课堂导入 人类的繁衍,离不开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精子是在人体的睾丸中 形成的;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也是女性独有的细胞,是产生新生命 的母细胞。卵细胞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女性性腺卵巢产生的,精子和 卵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课时我们将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一、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当堂检测 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 内容索引 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基础梳理 1.精子的形成 精原 初级 减数第一 次 次级精 母 减数第二 次 (1)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 (2)过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 ,成为_ 细胞。 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 细胞。 两个 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 细胞。 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才能形成精子。 睾丸 复制初级精母 初级精母次级精母 次级精母精 精变化(分化) 2.卵细胞的形成 (1)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 中形成的。 (2)过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卵原

3、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 ,成为_ _细胞。 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 ,大的细胞叫 细胞,小的叫 。 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 细胞(体积较大)和一 个 (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 也分裂为两个 _。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 个卵细胞(其 他三个 退化消失)。 卵巢 复制初级 卵母 初级卵母 次级卵母极体 次级卵母卵 极体极体 极体一 极体 1.下图是某种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图像,请据图分析: 答案 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有:D次级卵母细胞和E初级卵母细 胞。 问题探究 答案 (1)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有哪些?

4、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 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有:B初级精母细胞和G精子。 (2)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有哪些?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 A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C中无同源染色体。 (3)A图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C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答案 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极体。 (4)F的细胞名称是什么?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精子不尽相同,请完成下表进行比较: 答案 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产生部位动物_动物_ 原始生殖细胞_ 是否变形_ 结果产生 个精子产生 个卵细胞( 个极体消失) 睾丸或精巢卵巢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是否 413 答案 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

5、质。 3.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请据此分析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知识 整合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图像的判断方法:若是不均等分裂一定是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初级卵母细胞,没有的是次级卵母细 胞;若是均等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初级精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的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极体;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卵细胞较大, 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 拓展应用 1.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现象 B.两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6、和均分,两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 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 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答案解析 解析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 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 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B项错误;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不同、分裂 结果不同等,C项错误; 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D项 错误。 2.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

7、行分裂的细胞,关 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解析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 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特点为着丝点一分为二,结果是 分裂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 基础梳理 假设某生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请结合图形完 成下表: 细胞分 裂图像 分裂 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

8、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 体数 _ _ DNA数 _ 染色单 体数 _ 2n2n2n2n 2n2n nn2nnn2n 2nn 4c4c4c2c 2c 2c 4n4n4n04n 2cc4c2c2c4c 4n2n2n00 问题探究 结合上表,画出了减数分裂中核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如下图 ,请分析: 答案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1.结合核DNA数目的变化,回答: (1)BC段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答案 答案 DE段: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 细胞,导致子细胞核内DNA数目减半;GH段:减数第二次分裂

9、末期, 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核内 DNA数目减半。 (2)DE段和GH段,核DNA数目都减半,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答案 发生在de段: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答案 cd段。 2.结合染色体的变化,回答: (1)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哪一段? (2)染色体第一次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答案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 倍。 (3)ff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什么? 答案 答案 efgh段不含同源染色体。 (4)不含同源染色

10、体的是哪个区段? 答案 bc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3.如图是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变化的曲线 答案 (1)bc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cd段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包含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 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2)cd段包含减数分裂的哪些时期? 答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 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 (3)de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知识 整合 减数分裂中,核DN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因为DNA的复制而加倍,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时减半;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半,减数第

11、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暂时加 倍到体细胞水平,末期再减半;染色单体存在于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拓展应用 3.二倍体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的变化如图 甲、乙、丙所示。在甲、乙、丙三图中的中均涉及DNA分子数减 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答案解析 A. B. C. D. 解析 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到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 是两个。着丝点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两个变成一个,且 染色体的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保持不 变,而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减半。导致细胞核中 DNA数目减半

12、的原因有二:一是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 染色体的彼此分离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4.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 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时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解析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也没有染 色单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选D。 有丝分裂时期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故A、C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B错误。 课堂小结 初级次级 精子 初级 次级 当堂检测

13、 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D.染色体复制 23451 答案解析 解析 A项,初级卵母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但次级卵母 细胞没有; B项,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但初级卵母细胞着丝点不分裂; C项,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都 有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 D项,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 是卵原细胞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23451 2.处于分裂过程中的某动物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14、上,且 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该细胞可能是 A.体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C.卵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答案 23415 解析 23415 解析 这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说明这个细胞内不 含同源染色体,排除了A项和B项。 又因这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得知这个细胞正处 于分裂期的中期,因此不可能是C。 23415 3.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 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b可表示DNA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

15、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答案解析 解析 de表示着丝点分裂后的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而减 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其后期 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才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23415 4.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 B. C. D. 答案解析 23415 解析 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1)形成的生殖 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 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2)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 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除外 )。(3)精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不经变形阶段。 5.如图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