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病位辨证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08552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病位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七章病位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七章病位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七章病位辨证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七章病位辨证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病位辨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病位辨证(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一节:脏腑辨证第一节: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概说 何谓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对四诊 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所在的 脏腑部位以及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 简言之:即以脏腑为纲,区分不同病性。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辨证过程 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 分析 归纳 四诊:望、闻、问、切 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实 验室等

2、辅助检查) 判 断 疾病当前的病位、病性等 诊 断 完整的证名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的生病理特点: 主血脉心不主血脉心悸,怔忡,心痛,脉结、代、促 心 主神志心不主神志 轻失眠、多梦、健忘、心烦 重神昏、神识错乱 开窍于舌舌体病变:舌疮、舌痛、舌尖红 心与小肠相表里尿短赤、尿频、尿浊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注意: 1.不是所有心证患者都必须具备以上症状; 2.症状因影响的环节不同,表现不同; 3.临床最常见的是心悸、失眠(考虑心证的存在) “烦”无热时,心烦不要随便用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心病虚实证常见病因 思虑劳神太过 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虚证 先天不足,脏

3、气虚弱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 久病伤心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痰阻、火扰 心火亢盛,心脉痹阻 实证 寒凝、气郁 痰蒙心神,瘀阻脑络 瘀血 痰火扰神等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三、心病临床常见证型 (一)虚证: 1心血虚 (1)定义: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脾气虚生血不足 不荣 心不主血脉心悸 失血过多 心血亏虚 不养 心不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 久病失养 不充 劳心耗血 (3)证候特点: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及血虚证为主要辨证依据。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2心阴虚: (1)定义: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心失滋润 心不主血脉心悸,

4、怔忡 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 濡养 心不主神志心烦,失眠多梦 热病后期,耗伤阴液 心阴亏虚 阴不制阳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两颧红赤 肝肾阴亏,累及于心 虚热内生舌红少津,脉细数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3)心阴虚与心血虚证鉴别 共同点心阴虚证心血虚证 病机 心不主血脉 心不主神志 (失养) 虚火扰心,心神不 守 阴虚内热证 血不养心,心神不 安,血虚不荣,血 脉不充 临床 表现 心悸、失眠、 多梦 心烦健忘 伴有证:阴虚内热 证 伴有证:血虚不荣 舌、面 血脉失充脉细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3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鉴别和联系: 共同点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病 机 心主血脉 机能减退 鼓动心脉 无力

5、 鼓动心脉无力, 胸阳不展(不振) 心阳暴脱,鼓 动心脉固摄温 运无力、瘀阻 心脉,神散不 收 临 床 表 现 心悸,气短 面白,活动 后加重,自 汗 神疲、面 色淡白、 舌淡、脉 虚 心悸、怔忡,心胸闷 痛,面色白光 白, 或面唇青紫,形寒肢 冷,舌淡暗胖或紫暗 ,苔白滑,脉弱或结 代 心阳虚证+亡 阳证,面色苍 白,心痛剧烈 ,脉微欲绝, 神志模糊或昏 迷 转 归 日久发展 成为心阳 虚 可因某些诱因突 发心阳虚脱 救治不及时可 死亡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二)实证 1心脉痹阻证,瘀、痰、寒、气四型鉴别 共同 病机 共同 症状 病因病机区别 症状区别 正气 先虚 心阳 不振 心悸怔 忡,心

6、胸憋闷 作痛, 痛引肩 背内臂 ,时发 时止 瘀阻心脉,瘀血内 阻,气血不通 痛如针刺,舌暗或青紫斑 点,脉细涩或结代 痰阻心脉 痰浊停聚,气滞不 通 心胸闷痛(气滞),体胖 痰多,苔白腻,脉沉滑或 沉涩 寒凝心脉 阴寒凝滞,气血不 行 痛势较剧,突然发作,冷 痛或遇寒痛剧,舌淡苔白 ,脉沉迟或沉紧 气滞心脉 气机郁滞,血行不 畅 疼痛而胀,胁胀喜太息发 作与精神因素有关,脉弦 可互为因果,相兼 为病 四型证候可夹杂出现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证候共同病 机 共同症状不同病机不同症状 心 火 亢盛 证 (痰) 火侵扰 心神闭 扰心神 ,心不 主神志 心烦失眠, 面赤口渴, 便秘溲赤, 重:神昏谵

7、语舌红苔黄 脉数 火扰心神(基本 证) 心火上炎证 心热下移证(小 肠),心火迫血 妄行,火热闭 扰心神证 心烦失眠,身热 舌尖红绛 口舌生疮、赤烂 、疼痛 小便赤涩灼痛 吐血、衄血 狂躁,谵语,神 识不清(高热) 痰 火 扰神 证 外感热病,痰 火扰乱心神 内伤杂病:痰 火闭扰心神 神昏谵语,躁扰 发狂,吐痰黄稠 ,喉间痰鸣,胸 闷 轻:心烦失眠, 舌红苔黄 重:狂证 痰 蒙 心神 证 痰(火) 蒙(扰) 心神, 心不主 神志 以神志异常 为主证,胸 闷,苔腻, 脉滑 痰蒙心神,神 明失司,气郁 痰凝,痰气搏 结,阻闭神明 痰浊夹肝风闭 阻心神(心肝) 意识模糊,甚则 昏不知人(静) 癫证

8、痫证 2、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的鉴别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3、瘀阻脑络证: 指由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为头痛、头晕为主症的证候。本证以头 痛、头晕及瘀血证为审证要点。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思考题: 1心病常见临床表现,病机要点是什么?心病常见病因是什么? 2心病常见临床证型的证候特征? 3如何从病机和症状上鉴别心火亢盛证,痰火扰神证,痰蒙心神证? 4心血虚,心阴虚证候特点是什么? 5如何区别心阴虚和心血虚? 6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的证候特征及三证的联系与区别? 7心脉痹阻证的本虚标实为何?各型的证候特点如何?共同症共同症状是什么?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第二节 肺病辨证 一、肺的生

9、病理特点: 肺主气 主呼吸之气不主呼吸之气(虚实)咳、喘、呼吸不利、胸痛 主一身之气 气的生成(宗气)病变 (主持调节脏腑组织之气) 气短、少气 调节全身气机 呼出浊气,吸收清气肺失宣肃咳、喘、胸闷、鼻塞 肺主宣发肃降 转输精微,布散津液肺不布津,聚而成痰咯痰 宣发卫气肺失宣肃无汗、多汗、恶寒 肺主通调水道肺的宣肃作用肺失宣肃小便不利、尿少水肿 不通调水道 痰饮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咳、喘、痰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二、肺病常见病因与临床证型关系: 虚证 久病咳喘 肺气虚证 它脏病变所累 肺阴虚证 实证 外邪侵袭风寒燥热 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 痰饮停聚于肺 肺热炽盛、痰热壅肺、寒痰阻肺、

10、 饮停胸胁、风水相搏等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三、肺病临床常见证型: (一)虚证 1肺气虚证 证候特点: 咳喘无力,少气短息,痰液稀白,动则喘息益甚 自汗、畏风,易外感 + 气虚证 2肺阴虚证: 证候特点:干咳少痰,无痰,痰中带血 + 阴虚内热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二)实证: 1风寒犯肺证 (1)定义: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肺卫受侵肺气失宣 肺气上逆咳嗽 肺津不布,聚而为痰,肺气上逆咳痰清稀 鼻为肺窍,肺气失宣鼻塞,流涕 卫阳被遏微寒风寒 郁而化热发热 寒凝经脉,经气不利头身疼痛 腠理密闭无汗 苔薄,脉浮紧 表 寒 证 (3)证候特点:咳嗽、痰白清

11、稀+表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2、寒痰阻肺证 (1)定义: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证候。 (2)证候特点:痰多色白,形寒肢冷。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证 候 共同 病机 共同 症状 不同病机不同症状 风 寒 表 证 肺失宣 降肺气 上逆肺 不布津 聚而成 痰 咳嗽痰稀 色白,苔 白 卫气受邪为主,卫 阳被遏累及肺气 失宣 恶寒发热,头身痛为 主,或见咳嗽、鼻塞 风 寒 犯肺证 肺失宣降为主,兼 有卫阳被遏 咳嗽、痰白为主,并 可见恶寒发热,脉浮 紧 寒痰阻 肺 证 里寒证、无表证 肺失宣肃,肺气上 逆 咳喘,痰白粘稠,易 咯量多,痰液清稀, 胸闷+里寒证,脉濡 缓或滑 风寒表证、风

12、寒犯肺证、寒痰阻肺证三证鉴别表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3、饮停胸胁证:是指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胸胁饱胀,咳唾引痛为主症的证侯, 又称“悬饮”。 4、风热犯肺证 (1)定义:指风热邪气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肺卫受侵肺失清肃 肺气上逆咳嗽 肺窍不利鼻塞、流浊涕 热邪灼津痰稠色黄 风热上扰咽喉咽痛 卫气被遏恶寒 郁而化热、卫气抗邪发热 腠理开泄汗出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表热证 (3)证候特征:咳嗽和风热表证并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5、燥邪犯肺证证: (1)定义: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秋令燥邪犯肺 肺失滋润、清肃

13、失职干咳无痰,痰少而粘 耗伤肺津 燥(咳)伤肺络胸痛咯血 风热之邪可化燥 “燥胜则干” 机体失于滋润口鼻唇咽干燥 (肺窍) 苔薄干 肠道失润大便干结 尿源不足溲少 燥袭卫表发热 卫气失和微恶风寒 温燥燥与热合,腠理开泄汗出,脉浮数(风热表证+燥证) 凉燥燥与寒并,腠理密闭无汗,脉浮紧(风寒表证+燥证) (3)证候特点:肺系症状(咳嗽、少痰、痰粘)+干燥少津(孔窍干燥,便干溲少)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6、肺热炽盛证 (1)定义:邪热内盛于肺、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肺经实热证候。 (2)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入里 肺失清肃,气逆于上咳、喘 热壅于肺 肺热上蒸咽喉,气血壅滞咽喉红肿、疼痛 风寒入里化热 肺窍不利鼻煽气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