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0853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3课(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

2、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 一、三教合一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佛教盛行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佛教盛行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 人民精神寄托; 佛教盛行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

3、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 人民精神寄托;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 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 经济; 佛教盛行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 人民精神寄托;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 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 经济;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 佛教盛行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宗教来源教义义 佛教来源于印度 (外来) 道教主张张以生为为真实实,追 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东汉东汉 末年(

4、土生土长长) 认为现实认为现实认为现实认为现实 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苦。 人人们们们们只能忍受。主只能忍受。主张张张张舍弃舍弃 对现实对现实对现实对现实 物物质质质质的追求,注的追求,注 重精神的修持和重精神的修持和对对对对来世的来世的 向往。向往。 “ “道曰今生,佛说来世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 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 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中国 第一古刹”。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石窟 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 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洛阳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 面容

5、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 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佛教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 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 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 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 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佛教盛行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 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

6、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 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儒学本身的缺陷 一、三教合一 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佛教盛行 儒学本身的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 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 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 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一、三教合一 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佛教盛行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一、三教合一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 2.儒、佛、道三家的相

7、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 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 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 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 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 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8、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 一、三教合一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 则,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三教合一 (受佛道的冲击) 知识点拔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教图(明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 、_、_儒 佛 道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 “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 、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

9、”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 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 释有焉。”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 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儒学独尊地位受佛道的冲击,但 同时儒学又吸收佛、道精华,使儒学更为理论化和思辨 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从而重新确立儒学统治 地位。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宋代儒家积极参政

10、议政;就算言论不当, 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不低。 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 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 为时尚。 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朱熹和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指自然 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 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他们把儒家 传统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的形式来 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天” 的具象地位, 开始被抽象的“理”所代替。 (2).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程颐程颢 湖南省长沙市

11、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宇宙观: B、认识论: 程颐程颢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 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客观唯心主义)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 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 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把握“理”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2)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的理学思想: a、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即“三

12、纲五常”; b、人性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与天理 相一致。“存天理,灭人欲”; c、“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物 ”即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子全书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子语类 、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学术 思想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在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 。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

13、系 对“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 “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 (1827)欧阳厚均重刻。 忠孝廉节碑 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存天理,灭人欲” 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存天理,灭人欲” 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4).程朱理学的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

14、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 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影响: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 制统治。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 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 积极而深远影响。还传还传 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主要理论著 作: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陆九渊(1139-1192),号 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 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 称“朱陆”。陆

15、九渊是中国 “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 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 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 派”。 (1).陆九渊的生平: 2、陆王心学 “反省内心”以求理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 “心学”。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 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 心即理也。 (2).陆九渊的思想: (3).王阳明的生平: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 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 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 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致良知”“知行合一” (4).王阳明的思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