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0409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 导言导言 研究隶变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主要依据是简牍帛书(简帛研究隶变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主要依据是简牍帛书(简帛 )和石刻。)和石刻。 简帛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书法墨迹。简帛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书法墨迹。简牍指竹简、木牍,简牍指竹简、木牍, 也就是对古代书写文字的竹片、木片的概称。也就是对古代书写文字的竹片、木片的概称。 分析简帛的艺术特征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简帛的艺术特征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时间流程上分析,后期的书写与前期的书写,从文字、从时间流程上分析,后期的书写与前期的书写,从文字 和艺术

2、性看都具有和艺术性看都具有“ “进化进化” ”的特征的特征. . 、从空间地域上看,不同的地域可产生不同的书写风格;、从空间地域上看,不同的地域可产生不同的书写风格; 、除了时空上的差别外,书写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导致风格的差、除了时空上的差别外,书写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导致风格的差 异。异。 事实上,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历史演变总有空间上或地域上的表事实上,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历史演变总有空间上或地域上的表 现相伴,动态的文化时空是难以分割的,如欲勾勒文化现象的全现相伴,动态的文化时空是难以分割的,如欲勾勒文化现象的全 貌,就必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侧面把握并加以综合。貌,就必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侧面把握并加

3、以综合。 从时间的演变过程看从时间的演变过程看, ,简牍书法可分为四个时期。简牍书法可分为四个时期。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 一、秦以前一、秦以前( (含秦含秦) )时期的简帛时期的简帛“隶变隶变” ”的初的初 级阶段级阶段 二、西汉早中期的简帛二、西汉早中期的简帛隶书字体初成阶段隶书字体初成阶段 三、西汉中晚期的简帛三、西汉中晚期的简帛隶书的成熟隶书的成熟 四、新莽及东汉时期四、新莽及东汉时期章草的产生章草的产生 一、秦以前一、秦以前( (含秦含秦) )时期的简帛时期的简帛“ 隶变隶变” ”的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 “ “隶变隶变” ”时期书写方式的变化主要是改变篆书时

4、期书写方式的变化主要是改变篆书“ “诘诎盘绕诘诎盘绕 ” ”的线条形态,将的线条形态,将“ “物象摹画物象摹画” ”变成变成“ “符号(点画)符号(点画)书写书写” ” 。古人称隶书是。古人称隶书是“ “篆之捷也篆之捷也” ”,从秦律简看,它在初期,从秦律简看,它在初期 仍然采用篆书的笔法,但是用笔要草率得多,是篆书仍然采用篆书的笔法,但是用笔要草率得多,是篆书 的快捷书写。的快捷书写。 早期隶书具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早期隶书具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有的篆意浓厚,有,有的篆意浓厚,有 的则初具隶书风范,有的规整,有的草率。的则初具隶书风范,有的规整,有的草率。 1 1、青川木牍青川木牍 2 2、天

5、水放马滩日书秦简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 3 3、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1 1青川木牍青川木牍- -迄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隶化体发现的最早的隶化体 青川木牍青川木牍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战国秦系俗体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战国秦系俗体文字 ,篆书意味较浓。既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篆书意味较浓。既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 字形,也有与成熟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这两者都字形,也有与成熟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这两者都 是少数。是少数。大多数字形显示出大多数字形显示出“ “隶变隶变” ”初级阶段的成果初级阶段的成果 ,隶变程度较低,隶变程度较低. . 但篆书的封闭结构开始被打破,出现了隶书的笔势但

6、篆书的封闭结构开始被打破,出现了隶书的笔势 、笔顺、笔画连结方式,与篆书相比:、笔顺、笔画连结方式,与篆书相比:它减省盘曲它减省盘曲 ,化繁为简,破圆为弧,出现外拓倾向,化繁为简,破圆为弧,出现外拓倾向; ;变字形的狭变字形的狭 长形为正方形或扁方。长形为正方形或扁方。 青川木牍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青川木牍的书史地位的书史地位 在整个文字演变史和书法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在整个文字演变史和书法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 . 改变了笔势改变了笔势。大篆体系笔势盘曲缠绕,木牍化曲为大篆体系笔势盘曲缠绕,木牍化曲为 直,改垂引为斜出,已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直,改垂引为斜出,已出现了隶书的笔势。 出现了新的笔顺出现

7、了新的笔顺。笔顺在书法中始终是值得重视的笔顺在书法中始终是值得重视的 ,中国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被视为“ “时空艺术时空艺术” ”,时间观念引入的支撑,时间观念引入的支撑 点之一便是点之一便是笔顺笔顺点画之间的书写程序点画之间的书写程序。有了书。有了书 写程序的固定,写程序的固定,稳定了后来的书写结构,稳定了后来的书写结构,使字体的使字体的 演变不至于错讹横生。书写程序的简化,又隐藏着演变不至于错讹横生。书写程序的简化,又隐藏着 后世草书无限丰富的变化。后世草书无限丰富的变化。 笔画连结方式产生了变化笔画连结方式产生了变化,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也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也 随之变化,随之变化,预示着古

8、文字变革的开始预示着古文字变革的开始. . 2 2、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 有有甲、乙两种日书和甲、乙两种日书和墓主记墓主记,成册于战国晚成册于战国晚 期至秦始皇八年(前年)。期至秦始皇八年(前年)。 结构疏宕,呈散点式分布,横画短促,笔势迅疾。结构疏宕,呈散点式分布,横画短促,笔势迅疾。 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延展字尾,是汉隶的典型笔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延展字尾,是汉隶的典型笔 画画“ “蚕头燕尾蚕头燕尾” ”的雏型的雏型。颇具三晋盟书草篆意趣,颇具三晋盟书草篆意趣,显显 示出隶变的进一步深化趋向。说明示出隶变的进一步深化趋向。说明:笔法中的提按:笔法中的提按 (由于提按的产生而

9、引来的笔法的丰富变化)在这(由于提按的产生而引来的笔法的丰富变化)在这 时已露端睨。时已露端睨。 全简全简书写风格书写风格不一,总体来说不一,总体来说书写率意,于漫不经书写率意,于漫不经 心中时见草法,字形倾侧不定心中时见草法,字形倾侧不定, ,对篆书体系四平八稳对篆书体系四平八稳 的体态造成破坏的体态造成破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书写的心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书写的心理, 符合文字变革最初的实用目的的需要,促进着隶变符合文字变革最初的实用目的的需要,促进着隶变 的发展。的发展。 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 3 3、 19751975年发掘年发掘 ,包括从战,包括从战 国末到秦代国末到秦代

10、 的的1212座墓葬座墓葬 ,其中,其中1111号号 墓出土了大墓出土了大 量秦代竹简量秦代竹简. . 它是秦始皇它是秦始皇 统一六国前统一六国前 后的文字,后的文字, 由于风格多由于风格多 样,详细展样,详细展 示了篆书的示了篆书的 草化及隶变草化及隶变 的过程的过程. . 尽管字形还残存着尽管字形还残存着 篆意,但却已篆意,但却已摆脱摆脱 了了篆书的结构法则篆书的结构法则 ,遵循着,遵循着“ “以趋约易以趋约易 ” ”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发展。 捺势和挑法已在酝捺势和挑法已在酝 酿、萌芽过程中。酿、萌芽过程中。 这种隶书典型笔法这种隶书典型笔法 的出现的出现是隶书趋向是隶书趋向 成熟的重要标

11、志。成熟的重要标志。 同时,由于书写速同时,由于书写速 度加快,笔势淋漓度加快,笔势淋漓 ,墨色变化,墨色变化异常异常丰丰 富,富,这种这种书韵感的书韵感的 产生产生丰富了隶书的丰富了隶书的 线条变化,从而加线条变化,从而加 快了隶变进程。快了隶变进程。 西汉早中期的简帛西汉早中期的简帛隶书字体初隶书字体初 成阶段成阶段 总体特征总体特征 这一时期的隶书,虽然还保留着一些篆书这一时期的隶书,虽然还保留着一些篆书 结构,但比秦隶进化了一大步,基本完成结构,但比秦隶进化了一大步,基本完成 了由篆向隶的蜕变,结体已由纵势转变为了由篆向隶的蜕变,结体已由纵势转变为 横势,用笔的提按和线条的波磔变化更加

12、横势,用笔的提按和线条的波磔变化更加 明显。且风格多样,字体显得不够规范。明显。且风格多样,字体显得不够规范。 西汉早中期的简帛西汉早中期的简帛 风格多样风格多样 1. 1. 包含着浓郁浪漫、雅逸恬淡的包含着浓郁浪漫、雅逸恬淡的“ “楚风楚风” ”- -江淮汉简江淮汉简 2 2 洋溢着粗犷、刚健的书风洋溢着粗犷、刚健的书风-西北汉简西北汉简 江淮汉简江淮汉简-浓郁浪漫、雅逸恬淡的浓郁浪漫、雅逸恬淡的“ “楚风楚风” ” 江淮汉简是我国长江、淮水流域出土的西汉汉简。江淮汉简是我国长江、淮水流域出土的西汉汉简。 如山东临沂银雀山、长沙马王堆、江苏连云港等地如山东临沂银雀山、长沙马王堆、江苏连云港等

13、地 出土的西汉竹木牍和帛书。出土的西汉竹木牍和帛书。书风多古雅、沉稳,用书风多古雅、沉稳,用 笔结构富于变化。笔结构富于变化。展示了古隶在汉代前期向成展示了古隶在汉代前期向成 熟汉隶演化的轨迹。熟汉隶演化的轨迹。 汉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受汉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受“ “楚风楚风” ”的影响浓重。由于的影响浓重。由于 推翻秦朝建立汉王朝的一部分基本力量是从楚地而推翻秦朝建立汉王朝的一部分基本力量是从楚地而 来,当然也就把南方楚文化带到了北方,从而在先来,当然也就把南方楚文化带到了北方,从而在先 秦北国深沉的理性精神中融入了生机活泼的浪漫情秦北国深沉的理性精神中融入了生机活泼的浪漫情 怀怀. . 风

14、格:字形大小不定、欹侧奔放、笔画生动,线条风格:字形大小不定、欹侧奔放、笔画生动,线条 左右飘逸如吴带当风左右飘逸如吴带当风的浓郁浪漫的楚风。的浓郁浪漫的楚风。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除了提供有力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除了提供有力的“ “隶变隶变 ” ”证据外,它还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字体初成时期所特证据外,它还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字体初成时期所特 具的天真稚拙的美。具的天真稚拙的美。 春秋事语春秋事语 点、波、挑点、波、挑 、钩、撇、钩、撇、 捺,一举一捺,一举一 动多姿多彩动多姿多彩 ,让我们注,让我们注 意到点画自意到点画自 身的审美价

15、身的审美价 值所在,点值所在,点 画的构筑不画的构筑不 仅在字内空仅在字内空 间,同时又间,同时又 在字外空间在字外空间 更多地显示更多地显示 意味意味. . 老子乙本老子乙本 以方整模式以方整模式 为主,用笔为主,用笔 严谨求工,严谨求工, 点画分布均点画分布均 匀。起笔以匀。起笔以 藏锋,为成藏锋,为成 熟的隶书状熟的隶书状 态于此可见态于此可见 一斑。一斑。 加上它字距加上它字距 的疏朗、错的疏朗、错 落,不紧不落,不紧不 慢,天真烂慢,天真烂 熳之趣溢于熳之趣溢于 笔间。笔间。 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纵横家书 结体多结体多 纵势,纵势, 笔势一笔势一 泻而下泻而下 ,或长,或长 或短,或短, 长短收长短收 放自如放自如 ,横波,横波 的微露的微露 更增加更增加 了通篇了通篇 的律动的律动 感。感。 张家山张家山律令律令简简 字形大字形大 小不定小不定 、欹侧、欹侧 奔放、奔放、 笔画生笔画生 动,线动,线 条左右条左右 飘逸如飘逸如 吴带当吴带当 风风 2 2、洋溢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