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规实务题库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8703942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5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法规实务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法规实务题库(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財產保險理論第一節 危險與危險管理D 01從危險管理之觀點,所稱之危險係指 A損失機率很高者 B容易造成傷害之活動 C損失機率可以預測者 D損失發生之不確定性。D 02損失之種類可分為 A財產損失 B法律賠償責任 C體傷或死亡 D以上皆是。C 03對他人遭受的財產損失或身體傷害,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之危險為 A財產危險 B人身危險 C責任危險D動態危險。C 04損失頻率(Frequencyofloss)意指 A危險因素 B危險事故 C特定保險對象,在某一定期間內,發生危險事故的次數 D危險程度。A 05損失頻率係指 A理賠次數保險單位數 B損失總額簽單保費 C理賠次數損失總額 D保險單位數理賠次數

2、。D 06損失幅度(Severityofloss)意指為 A危險因素 B危險程度 C危險事故 D特定保險對象。在某一定期間內,遭受損失之大小程度。B 07損失幅度係指 A簽單保費保險單位數 B損失總額理賠次數 C理賠次數損失總額 D保險單位數理賠次數。D 08保險可保的危險可分為 A人身上的、意外的、財產上的 B財產上的、責任上的、利益上的 C費用的、利潤的、人身上的 D人身上的、財產上的、責任上的三種危險。D 09投機性危險之存在,會有下列何種可能結果 A有損失 B無損失 C獲利 D以上皆是。B 10保險與危險管理之對象,一般限於 A動態危險 B純損危險 C投機性危險 D群體性危險。C 11

3、下列敘述何者非投機性危險 A可能使某一個人遭受損失,但對其他人則有利 B既有損失機會,也有獲利機會 C可藉保險轉嫁予保險人 D可能使某一個人遭受損失,但對社會則有利。D 12那一種危險為不可保危險 A死亡 B火災 C車禍 D售價波動。B 13危險控制型的危險管理措施,其目的在A排除實質危險因素B控制危險之損失頻率與幅度,以改善危險之性質C控制危險之數量D以上皆非。A 14投機性危險與純損危險之不同,在於投機性危險具有 A獲利之可能 B道德性危險 C巨額損失的可能 D以上皆非。D 15一般商業保險所承保危險為 A道德危險 B心理危險 C投機性危險 D純損危險。B 16下列何者不屬於投機性危險 A

4、股市投資 B車禍 C新產品研究發展 D賭博。C 17財產毀損所致直接損失不包括 A本身價值滅失或減少 B修理費用 C營業中斷損失 D復原成本。A 18下列何項損失非屬財產的從屬損失 A折舊 B使用損失 C收益損失 D額外費用。D 19工廠因火災致營業中斷之損失係屬 A靜態危險 B 純損危險 C從屬損失 D以上皆是。C 20工廠廠房管理不善是何種危險因素 A實質性危險因素 B道德性危險因素 C怠忽性危險因素 D以上皆是。A 21造成損失發生之意外事件係指 A危險事故 B危險因素 C危險程度 D以上皆非。D 22危險因素係指促使或助長危險事故發生可能性或損失嚴重性之因素,包括 A實質危險因素 B道

5、德性危險因素 C怠忽性危險因素 D以上皆是。B 23汽車所有人因投保汽車竊盜險,下車未上鎖是屬於 A道德性危險因素 B怠忽性危險因素 C實質危險因素 D以上皆是。B 24危險因素(Hazard)可分為 A財產的、人身的、責任的 B實質的、道德的、怠忽的 C實質的、社會的、經濟的 D靜態的、動態的。A 25惡意縱火詐領保險金,屬於 A道德性危險因素 B實質危險因素 C怠忽性危險因素 D以上皆是。C 26道德危險因素(Moral hazard)意義為 A因疏忽或不注意而使危險事故發生 B引起或增加危險事故發生機會之條件 C故意促使危險事故發生 D以上皆非。B 27製造假車禍詐領保險金是屬於 A實質

6、危險因素 B道德危險因素 C怠忽危險因素 D以上皆是。A 28實質危險因素意義為 A有形財物會影響損失發生之條件 B故意促使危險事故發生 C因疏忽或不注意而使危險事故發生 D以上皆是。C 29被保險人因有保險保障而對損失之發生漠不關心,以致增加無謂損失之情形,屬於 A惡意行為 B道德性危險因素 C怠忽性危險因素 D詐欺行為。B 30採行下列何種危險管理措施,可以完全將損失發生之頻率降為零 A損失預防 B避免危險 C損失抑制 D保險轉嫁。A 31損失頻率高、損失幅度大之危險,主要採 A避免 B預防與抑制 C損失自留 D保險。C 32損失頻率低、損失幅度小之危險,主要採 A避免 B預防與抑制 C損

7、失自留 D保險。D 33損失頻率低、損失幅度大之危險,主要採 A避免 B預防與抑制 C損失自留 D保險。A 34開車不喝酒為何種危險處理方法 A損失預防 B損失自留 C危險移轉 D損失抑制。D 35危險管理對企業之效益為 A間接改善企業利潤 B直接增進企業績效 C決定企業經營成敗 D以上皆是。D 36危險管理對家庭之效益為 A巨災發生,仍維持一定生活水準 B可使負擔生計者,無後顧之憂,努力於創業 C可節省保費支出 D以上皆是。D 37危險管理對社會之效益為 A降低社會成本 B確保及增加社會之經濟效益 C促進社會經濟之進步與成長 D以上皆是。A 38下列何種危險管理措施具有降低損失頻率之功能 A

8、損失預防 B損失抑制 C損失自留 D以上皆非。A 39設置自動灑水滅火系統為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損失抑制 B危險自留 C避免 D損失預防。D 40下列何者屬於損失抑制措施 A消防救火 B災後清理或出售殘餘物 C傷者急救送醫及復健 D以上皆是。B 41下列何種危險管理措施屬於事前措施 A損失抑制 B損失預防 C損失自留 D保險轉嫁。C 42針對損失幅度不大,且預期損失成本較能準確估計之損失,最宜採行何種危險管理措施 A保險轉嫁 B避免危險 C損失自留 D損失預防。C 43建築物自動消防設備是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避免危險 B損失預防 C損失抑制 D自己保險。B 44採行危險管理措施時,保險轉嫁與損

9、失自留可以搭配運用,其最典型之方式,係於保險契約訂定 A特約條款 B自負額 C除外條款 D以上皆非。C 45下列何種危險適合損失自留,如實施保險轉嫁反不經濟 A損失頻率高、幅度大 B損失頻率高、幅度小 C損失頻率低、幅度小 D損失頻率低、幅度大。D 46危險管理採行損失自留,其條件為 A危險之損失幅度不大,可以藉本身財務承擔能力予以吸收 B預期損失成本可以較準確估計 C危險轉嫁或其他危險管理措施不可行或成本不經濟 D以上皆是。D 47危險自己承擔的原因,包括 A危險測定自願承擔 B由於對危險沒有採取防護性措施 C由於自己的錯誤或疏忽而造成損失山自己承擔 D以上皆是。A 48採行危險自留(Ris

10、k Retention)之危險管理方法以下何者不正確 A將危險移轉予保險公司承擔 B可能發生之最大損失本身可以承擔 C因疏忽未加處理而被迫自留 D處理危險之成本高於承擔危險所需付出的代價。C 49房東於房屋租賃合約規定,房客需對所承租房屋火災損失負賠償責任係屬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損失預防 B避免危險 C危險控制型轉嫁 D財務融通型轉嫁。A 50將危險財產出售是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非保險轉嫁 B損失預防 C避免 D財務型轉嫁。D 51工程合約中的免責協定是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損失預防 B避免 C損失抑制 D非保險轉嫁。B 52加強員工訓練以降低職業災害之發生是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避免危險 B損失

11、預防 C自行承擔 D損失轉嫁。B 53汽車所有人於汽車加裝防盜鎖是何種危險管理方法 A避免危險 B損失預防 C損失抑制 D自己保險。B 54專屬保險(Captive Insurance)的性質為何 A是一種商業性保險 B是一種介於企業自行承擔危險和商業性保險之間的方式 C是一種企業自行承擔危險的方式 D是一種政策性保險。C 55對於發生頻率低而損失幅度大的危險,下列那種危險管理組合最好 A損失預防+損失抑制 B損失預防+自行承擔 C損失自留+保險 D損失自留+損失抑制。第二節 保險概說C 01保險人業務經營之穩定與保險費率之合理,須賴下列何者之充份發揮運作 A危險管理 B控制理賠 C大數法則

12、D再保險。A 02經營保險事業之各種組織稱為 A保險人 B要保人 C被保險人 D保險經紀人 。A 03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向保險人申請訂立保險契約者稱為 A要保人 B被保險人 C受益人 D保險公證人。B 04以其財物、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在危險事故發生時,遭受損失,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稱為 A要保人 B被保險人 C受益人 D保險代理人。D 05對被保險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要保人亦得為被保險人 B財產保險指該財產(保險標的)所有權人 C 人身保險指以其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 D以上皆是。C 06被保險人或要保人約定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稱為 A 要保人 B被保險人 C受益人 D保險代理人。D 07

13、保險事故之發生與存在,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A危險之發生與否不確定 B危險發生於何時不確定 C危險發生之原因與結果不確定 D以上皆是。C 08保險之原理之一為大數法則,藉該一法則之發揮運作,可使 A保險業之獲利增加 B保險費率降低 C保險費率合理,經營穩定 D以上皆是。A 09某一現象在若干次的重複中,會有規則出現,而抽樣數愈大,該出現愈規則稱為 A大數法則 B損害填補原則 C最大誠信原則 D以上皆非。C 10保險業與一般之生產及銷售事業,在經營上最大的不同在於 A行銷方式 B管理模式 C主要營業成本,即保險賠款,無法於事先預知 D會計制度。B 11保險係透過何種方式,將預期的賠款成本,轉由被保險

14、大眾分攤 A自負額 B繳交保險費 C代位求償 D再保險。C 12下列何者非屬於保險之功能 A損失補償 B促進損失預防 C社會救濟 D減少焦慮。D 13可保危險所應具備之要件包括 A有足夠數量與同類品質之危險單位 B損失出於偶然 C損失明確而能測定之危險 D以上皆是。D 14保險對企業之效用包括 A保障企業安全 B提高企業信用 C維持企業利潤 D以上皆是。D 15保險對個人之效益包括 A保障生活之安定 B維持固定收入 C提高個人信用 D以上皆是。D 16保險對國家經濟之效益有 A企業經營之國際化 B危險分散之國際化 C資金融通之國際化 D以上皆是。D 17保險具有促使被保險人預防損失之功能,如能妥善採行,具有下列何種效益 A減少保險賠款 B降低保險費率 C降低社會成本 D以上皆是。D 18下列何種危險屬於不可保危險 A被保險人故意行為 B股價漲跌 C投機性危險 D以上皆是。C 19受市場因素或經濟情況波動所致之損失不可保,係因 A凡過去損失經驗不佳,保險人不願承保 B有道德性危險 C損失程度無法明確界定,損失無法公平合理分攤 D損失可以預期,不合保險原則。B 20可保危險在技術上應具備之條件不包括 A危險單位數量眾多且性質相似 B損失非出於偶然 C危險事故所致損失須能界定 D保險費成本必須經濟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