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0391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第三章_假设与解释(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假设与解释 第一节 范型、假设与解释 l范型:是指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或框架。它为研究 者提供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和信念,决定或影响着研 究者所选择的研究内容、方法、策略和所提出的理论 。 生物学范型与研究 l生物学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及基因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认为心理现象 即使是最复杂的心理现象(如自我、羞怯)都能够最 终依据脑细胞或其生化过程加以解释。 心理动力学范型与研究 l心理动力学范型认为人的行为是从与生俱有的本能和 生理驱力中产生的,并且试图解决个人需求和社会要 求之间的冲突,当有机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其驱力就 降低,行为反应也就停止了。行为的主要目

2、的是降低 紧张度。 行为论范型与研究 l行为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探 寻特定行为模式是如何产生的,他们认为人类 的所有行为都源于学习。 认知论范型 l认知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 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心理过程。认为认知活动是个体行为的原因与结果, 用信息加工的模型来研究心理过程才能充分了解心理 与行为现象。 人本论范型与研究 l人本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去探寻人性积极的一面。他 们把人视为自己命运的行动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行 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目标。人本心 理学家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 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

3、观世界。 第二节 理论与假设 l理论是对某个研究领域提供完整、一致的描述并能 对有关的全部事实进行系统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 性陈述。(简洁、准确、可验证) l理论可以将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的现象联 系起来,并解释和预测现象。 l建构一个理论,就是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总 结,将不同的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 l一个好的理论 1)能对大范围内的观察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 2)对我们如何证明或修改理论/进行新探索/以及指出 可能的应用方向做出清晰预测; 3)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即理论要能够被推翻。 理论的作用有:解释(explanation),预测( prediction)和控制(control

4、)。 一、演绎式理论与归纳式理论 l归纳式理论是采用归纳的逻辑,根据一系列特定的观 察资料而概括出的理论。这种理论的获得方式是从个 别现象到一般规律。 l演绎式理论是运用演绎的逻辑,采用假设检验方式获 得的理论。 归纳理论建构 l原理:个别事例通则性 的陈述(推论结果) l研究方法上的程序应用: l观察事象或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并寻找模式获得 结论建立通则或理论 归纳理论建构“宗教的社会剥夺理论” l格罗克(1967):关于宗教信仰的调查 l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与家庭收入与宗教信仰程度相关 最高。 l女性比男性、单身者比有家庭的人、老人比青年人、穷 人比富人宗教信仰更强烈。 l后来发现,这些变量都

5、与社会地位有关,即每一种同宗教 信仰相关的特征及其价值在美国都是被贬低的。 l结论:在社会生活中最大程度地被剥夺了成功感和满足感 的人倾向于信仰宗教,以获得慰藉和补偿。这一理论被后 来许多研究验证。 演绎理论建构 l原理:通则性的陈述个别性的 陈述 l研究方法上的程序应用: l理论或文献建立假设接受或驳斥假设解释事 象 演绎理论建构“独生子女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l社会学将社会关系划分为两种:天然的无选择的人际关系 (如家庭、同乡、同种族等)和社会的个人选择的人际关 系(如朋友、同事) l研究发现: l以天然人际关系为主的人,倾向于“同一”的行为原则, 注重与他人一致,常以环境因素决定自己的行动

6、。 l以个人选择的人际关系为主的人,则倾向于自我为中心 ,主动地调适自己,以达到预定的目标,这种社会交往 可以造就丰富的理性的人格类型。 演绎理论建构“独生子女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l独生子女的社会网络缺少天然的关系,迫使他们 在家庭之外寻求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处于这种选 择的、多样的网络中,独生子女可能逐渐成长为 较有独立性、自我定向以及灵活应付社会的能力 较强的人。 l上述分析只是假设性的,还需要调查或实验的研 究来加以验证。 归纳与演绎的结合 实验的概括实验的概括 理论理论 观察观察 假设假设 (归纳)(演绎) l西方的心理学者非常重视理论问题,他们提出一个问 题,总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当前人

7、们关注的理论问题 ,进行充分的论证之后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在收集数据之后,他们可能舍弃一些与自己的研究 目的无关的数据,用较少的数据说明较多的理论问题 l但是我国的一些研究不够重视理论上的创新,往往在 没有充分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就 盲目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收集很多数据,把这些数 据用各种复杂的统计方法处理之后,罗列出来,草草 讨论一下,就得出结论。仔细看一看,这些看似丰富 的数据中,稗草多,谷穗少。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 其科学发现的价值较低。这是影响我们学术水平提高 的一个大问题。 l黄禹锡( ,1952年12月15日),韩国著名 生物科学家,出生于忠清南道扶余郡,

8、曾任首尔大 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他在干细胞的研究,一度令 他成为韩国民族英雄、被视为韩民族摘下诺贝尔奖 的希望。2005年12月,他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 ,韩国举国哗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 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 2009年10月26日 ,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 买卖卵子罪成,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 造假而身败名裂的黄禹锡 多项第一:99年世界首次培育体细胞克隆牛;02 年克隆猪;03年首次培育出“抗疯牛病牛”;05年 培育出世界首条克隆狗“斯纳皮”。 曝光后很多成果被否定,如04年和05年科学 上发表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论文被证明子虚 乌有,但还没有证据

9、表明克隆牛以及克隆猪方面 的研究也属伪造,克隆狗“斯纳皮”也是货真价实 的。因此,黄禹锡仍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只不 过数量没那么多而已。 l之前,黄禹锡直接领导45名同事,整个研究团队拥 有183位科学家。 l邮局为他发行了特种邮票。 l美国各大报纸给人加上了“干细胞研究大王”的称号 。 l2005年6月,韩国最高科学家委员会会议全票通过, 当选为韩国首位“最高科学家”。 l这些在造假曝光之后都成了笑料。 二、理论与假设的元素:概念与变量 l概念是理论与假设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 。(有操作性定义/无操作性定义) l文义性定义:直接述及该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l如:智力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

10、、推理和应付 新情境的能力(F. G. Brown)。 l研究上的功能 l帮助了解研究者所探讨之事物的大概性质,据 此可掌握操作型定义的方向及意义 l操作性定义:以测量或决定它存在的特点的操作 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 标准化。 l智力: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的IQ分数 l通过操作性定义能使许多不能直接观察的心理现 象成为可观测的变量,使抽象的概念能够得到具 体检验。 l操作定义设计的方法 1、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变量的操作定义 ; 2、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现象来设计; 3、用心理、行为评定法来设计; l“智力”下一个操作性定义为“韦氏智力测验测得的 分数” l“记忆”的

11、操作性定义为“能够准确回忆出识记过的 材料的内容的数量”。 l“挫折”定义为“在一个人即将解出一道难题并赢得 100美元奖金之前打断他” l把攻击行为定义为“受挫折的个体对阻碍其解题的人 使用无礼言语的次数”。 l l 把把“刚刚感受到”定义为“50%次感受到”,就可 测定感觉阈限了。 l l “疲倦” 定义为“工作效率的下降”,那么就可那么就可 以进行测量和比较了。以进行测量和比较了。 用理论语言来思考问题,用操作性语言检验命题或假说 概念定义操作定义 (小白鼠)饥饿:是一种事物缺失的 感觉 食物剥夺法:在一定时间内(24小 时)不给喂食 挫折感:当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 碍时产生的情绪情感

12、或反应 让幼儿玩十分有趣的新玩具1分钟后 ,告诉她这个玩具必须放到桌子上 不能动,研究这认为这种操作过程 会引起理想的研究状态挫折感现 象,此时幼儿的反应为挫折感反应 。 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将孩子的身心发 展与成长需要经常放在心上的程度 家长每月给孩子讲故事所用时间, 给孩子买书和玩具的花费和孩子谈 话次数、带孩子出游次数等。以上 时间、花费、次数所占比例越高, 则表示关心程度越高。 l操作定义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2、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3、有利于提高研究的统一性 4、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5、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刺激变量刺激变量 机体变量机体变量 反应

13、变量反应变量 l那些具有操作性定义,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量并 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概念就是变量。 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 三、假设检验 l当一个理论被提出来,人们希望它既能解释已有的 事实,也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假设。假设是对原因 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可以检验的阐述。 l假设的功能 1)可以以证伪的方式来验证某理论 2)假设中的预测可以为研究指出方向 3)有应用价值 (一)什么是假设 假设是对于一个事件或一种关系的一种暂时性的 解释。从一般意义上讲,假设是一种可验证的关于行 为的预测或科学的猜测。 特征: 1、有一定科学依据。 2、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例如,在对人们进行

14、观察之后,你可能会提出这样 的假设:“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 检验假设:“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 l首先,确定何为“受挫”; l然后,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测量“攻击性”; l最后,观察结果需要提供证据来证实(或证伪)这 一假设 l(二)假设的类型 备择假设:陈述变量间所期望的关系,是研究者 期望证实的假设。它不能直接检验,其真实性通 过对虚无假设的检验来推论,常以H1表示。“工作 满意度会影响工作绩效” 虚无假设:陈述变量间没有关系或差异,是根 据样本统计量决定予以拒绝或接受的假设,常以 H0表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无关” l证伪比证实更有力。 l昆虫成虫有6条腿。 定向假设:对变量关系的方

15、向有所示意的假设。例,“ 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与非贫困大学生” 。 非定向假设:对变量关系的方向没有示意的假设。例,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 。 实验假设:对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猜测性陈述。例,“医 药代表的职业承诺决定职业成熟度 ”。 非实验假设:对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猜测性陈述。例,“ 大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努力程度相关”。 l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 1、研究假设的提出应有一定的依据; 2、研究假设一般应对两个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作出推 测; 3、研究假设应以陈述句的形式,清楚、毫不含糊地加 以说明,而不能以问句形式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形式出 现。 4、研究假设应当是可以检测

16、的。 5、研究假设应简单、明了。 (三)假设检验的过程 提出抽象假设 使假设中涉及的概念可操作化 对变量关系作出明确、具体的预测 设计研究、选择研究方法 进行研究、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判断变量间的关系 l汽车追尾事故 l自变量 l前车尾部刹车灯亮度 l因变量 l后车司机看到前车刹车灯后踩刹车后的距离 l控制变量 l环境的照度,后车行驶速度 l题目: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 影响的研究 l假设1: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 著正相关 l假设2:大学生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 响不同 l假设3:社会支持通过自我价值感影响大学生的主观 幸福感,社会支持又直接作用于主观幸福感。 l变量的可操作化 幸福感指数量表 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