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8700930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必会的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必会知识点(内参)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危害?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危险源:可能造成事故、疾病、破坏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害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危害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阀值的能量引起的(各种能量的转移)。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包括中毒、窒息和冻伤。2、 什么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

2、可能存在隐患,也可能无隐患。3、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几大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电噪振磁设防信号,冻灼明粉运作标志)(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

3、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危害。(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

4、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燃爆自燃毒腐)(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

5、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6、。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危险因素分20类(机车起物中,触淹灼其火,坍透放高冒,火锅容其瓦)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7类。5、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布路建,艺装环管)1.厂址:工程地质、地貌、

7、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2.总平面布置:考虑功能分区、防火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疏散、消防、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分析。4.建(构)筑物: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识别。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识别。5.生产工艺过程:(1)对新.改.扩建项目: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根据需要采取了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连锁、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2)对在线项

8、目:主要根据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3)典型单元过程(基本单位.基本过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6.生产设备.装置:(1)对工艺设备:重点关注: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分析;(2)对电气设备:重点关注: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分析;(3)对机械设备:重点关注: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分析。7.作业环境:重点考虑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8.安全管理措施:从组织

9、机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作业许可、安全监管等方面。6、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理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制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7、事故预防技术措施: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

10、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8、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6项。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

11、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 (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9、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设置安全装置;3机械强度实验;4电器安全对策(1)安全认证。(

12、2)备用电源。(3)防触电。(4)电气防火防爆。(5)防静电措施。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7.个人防护用品。10、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3.隔离。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远离、封闭、缓冲;2.个体防护;3.薄弱环节;4.避难与援救。11、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1.安全系数;2.提高可靠性;3.安全监控系统。12、国家安监总局的文件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尾矿

13、库。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不含核设施、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临界量见下表。类别物质特性储罐区(储罐)临界量库区(库)临界量生产场所临界量典型物质举例民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1 t0.1 t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50 t5 t铵锑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250 t25 t硝酸铵等烟火剂、烟花爆竹5 t0.5 t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易燃液体闪点 2820 t20 t2 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闪点60100 t100 t10 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体爆炸下限1010

14、 t10 t1 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1020 t20 t2 t氨气等毒性物质剧毒品1 kg1 kg100 g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有毒品100 kg100 kg10 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20 t20 t2 t苯酚、苯肼等13、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14、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15、: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作了规定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内容:(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2)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3)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16、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度分析、事件树(ETA)、事故树(FTA)、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等。17、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的优先顺序:个体防护;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局限危害;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原因分析事故的调查取证:(1)现场处理;(2)物证搜集;(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4)证人材料搜集;(5)现场摄影及绘图。(要求见前五点)1、事故现场处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1)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和现场区域(除非还有危险存在),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