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00836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讲述(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新生儿与新生儿疾 病患儿的护理病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期:脐带结扎生后28天 围生期:妊娠28周生后7天 国际上通常用新生儿期和围生期的病死 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和地区卫生保健 水平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 足月儿:37W胎龄42W 早产儿:未成熟儿,28W胎龄37W 过期产儿: 胎龄42W 新生儿分类 根据体重 1.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g 2.低出生体重儿: 生后1h内测量,体重2500g者 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 4000g 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 1.适于胎龄儿 2.小于胎龄儿 足月小样儿 3.大于胎龄儿 新生儿分类

2、 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1.早期新生儿 2.晚期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高危新生儿 1.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窒息、早产、脐带绕颈等 2.母亲有异常妊娠史:妊娠期高血压、羊膜早破等 3.母亲有异常分娩史:如难产、早产、急产等 4.母亲有疾病史:糖尿病、吸毒、酗酒等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 37W胎龄42W,出生体重2500g以上,身 长在47cm以上,无畸形和疾病的活婴。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28W胎龄20秒 伴心率 100次/分及发绀及四肢肌张力下 降)现象,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 质,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足月儿: 早产儿: v (1)出生后血

3、液循环动力学发生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肺循环阻力、右心压力 肺血流 回流至左心血量 体循环压力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早产儿有 部分动脉导管未关闭) 2、循环系统 v (2)心率 波动范围大 120140次/分,早产儿 偏快 v (3)血压 足月儿 70/50mmHg 早产儿 偏低 2、循环系统 足月儿 v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 有利于营养 物质吸收 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 全产物易进入血循环 (1)引起中毒症状 3、消化系统 (3)胎 便: 生后24h排出,呈墨绿色,23 天排完, 延迟应排除消化道畸形 (2)易溢乳、呕吐 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 达

4、 3、消化系统 v贲门括约肌松、容量小胃食道返流 v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v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生理性黄疸重 2、消化系统 早产儿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水肿、脱 水 生后24h内排尿,少数48h,一周内每日20次 足月儿 4、泌尿系统 v肾浓缩功能更差低钠血症 v肾小管排酸能力差 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早产儿 5、血液系统 足月儿 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 , 约一周后下降。白细胞计数(1520)*109/L 。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近。血小板与 成人

5、相似 早产儿 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低,易发生出 血、贫血和佝偻病 6、神经系统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早产儿神经系统成熟度与胎龄关系密切相 关,胎龄越小各种原始神经反射难引出或反 射不完整,呈嗜睡状态。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 对较大易散热 (1)棕色脂肪少,寒冷时 硬肿症 (2)汗腺发育差 体温升高 7、体温调节 早产儿 足月儿 能 量 总热量:生后第一周 50 75kcal(kgd) 110kcal(kgd ) 水 第1天:60 100ml/kg 第2天:100 130ml/kg 第3天:130150ml/kg 8、能量及体液代谢 足月儿 8、能

6、量及体液代谢 早产儿 能 量 总热量:生后第一周内每日所需的能量较足月 儿低 水第一周内水比足月儿相对较高,1500g以下早 产儿需水量约每日120180ml/kg,15002500g 约需水100150ml/kg。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屏障功能、淋巴结、补体、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特异性免疫功能:IgA、IgM不能通过胎盘 q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9、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更不成熟:补体、吞噬细胞、 sIgA、IgG也低,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足月儿 早产儿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上皮珠和“马牙”及螳螂嘴 (4)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5)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10、

7、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常见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有感染的危险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维持体 温恒定 保持呼吸 道通畅 预防 感染 健康教育 合理喂养 观察病情 1、维持体温稳定 (1)适中温度: 保持体温:35.536.5 温箱、辐射台(160次/分 晚期:胎动减少,胎心100次/分, 羊水污染呈黄绿色或墨绿色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Apgar评分) 体 征 012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 白 身体红、四 肢青紫 全身红 心率(次/分 ) 无小于100大于100 弹足底、插 胃管反应 无反应有些动作如 皱眉 哭、喷嚏 肌张力松弛四肢略屈曲 四肢能活动 呼吸无慢、不规则 正常、哭

8、声响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Apgar评分) 生后1分钟评分: 正常:810分 轻度窒息:47分 重度窒息:03分 生后5分钟评分: 仍6分神经系统损伤 护理评估 家长易产生焦虑、内疚、悲伤及恐惧心 理。 家长对本病的治疗的态度及经济、心理 承受能力。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氧分压降低 血清电解质测定 头颅B超或者CT 护理评估 治疗原则 早期预测 及时复苏:ABCDE步骤 支持治疗 控制惊厥 治疗脑水肿 纠正代谢紊乱 护理评估 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自主呼吸受损:自主呼吸受损:与缺氧致低氧血症和高与缺氧致低

9、氧血症和高 碳酸血症有关。碳酸血症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潜在并发症:HIEHIE、颅内出血、颅内出血 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问题 【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 A通畅气道 B建立呼吸 C恢复循环 D药物治 E评价 体温、呼吸、心率、血压 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 供给营养和液体 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 (2)复苏后观察监护 【护理措施】 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 概概 念念 是因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儿窒 息,引起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 或暂停而

10、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病 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者可产生永 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 脑性瘫痪等。 健康史: 凡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都可引起本 病 生后疾病:肺部疾患、心脏病、严重失 血或贫血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轻度 表现为兴奋、激惹,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 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前囟平,一般不出现 惊厥。一般生后 1d 内明显,3 d内逐渐消 失。预后良好。 中度 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可出 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和 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 症状在生后 3d 内明显,2W内消失。可留 有后遗症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重度 意识不清,常处于

11、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 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 停 前囟张力高,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瞳 孔不等大或瞳孔放大,对光反应差,心率减 慢 症状可持续数周。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 后遗症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焦虑、恐惧、失望或担 心,治疗积极性不高 辅助检查: 头颅B超和CT,脑电图,核磁共 振 治疗原则: 支持疗法 、控制惊厥、治疗脑水 肿 护理评估 1.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缺氧缺血致呼 吸中枢损害有关 2.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升高 3.恐惧 护理诊断 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密切监护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 度、血压等,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 前囟张力、

12、肌张力及抽搐等症状。 遵医嘱用药镇静剂首选苯巴比妥,降低 颅内压首选呋塞米。 给氧: 一般足月儿的氧流量为0.5 1.0L/min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氧流量为0.3 0.5L/min 早期康复干预 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主因缺氧或产伤引起的围生期新生儿严 重脑损伤,临床以CNS兴奋或抑制, 以及呼吸改变为特征。新生儿颅内出血 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 早产儿 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 统后遗症 第五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 健康史: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多见)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多见) 产伤性颅内出血(现有渐少趋势)产伤性颅内出血(现有渐少趋势) 其他(多选)其他(多选) 不适当地输

13、注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不适当地输注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 头部过度压迫后引起的医源性颅内出血头部过度压迫后引起的医源性颅内出血 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 一些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新生儿的颅内出一些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新生儿的颅内出 血血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意识形态改变:激惹、嗜睡、昏迷 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 颅内压增高:前囟隆起,脑性尖叫 眼症状: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其他:贫血、黄疸 并发症:脑疝、硬膜下积极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焦虑、内疚、悲伤、恐惧等反映 辅助检查: CT和B超 治

14、疗要点: 给氧、止血、控制惊厥、降低颅 内压、纠正酸中毒 护理评估 1.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升高 2.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昏迷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 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 关 护理诊断 1.安静、密切观察病情; 1)绝对静卧、头肩抬高1530度,尽 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防止加重 颅内出血。2)护理操作集中进行;轻、 稳、准;3)需要头侧位的时候,注意身 体也同向侧位,使头部正中位,以免颈 动脉受压。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肌 张力、前囟、头围、脑疝征兆(剧烈头 痛-脑性尖叫,囟门膨隆紧张、频繁呕吐甚 至是喷射状的)立即报告并做好抢救 准备。 护理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 : 1)及时清理分泌物;2)吸氧: 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