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8700729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朋友遍天下》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由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世界范围以及网络的交往。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两方 面的交往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 的教育。本单元在全册书中属于扩展和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 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阔视野和胸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除“了解世界文化”主题探究外安排了两课。第五课“多元 文化地球村”,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进行 沟通。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以及 如何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两节课的思路都是先介绍一般,概括相应的特点,然后介绍如 何在这样的情景中交往。 第五课第五课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 “地球村地球村 ” ” 第六课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网络交往新空间 世界文化之旅世界文化之旅 做友好往来做友好往来 的使者的使者 网络上的网络上的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 享受健康的享受健康的 网络交往网络交往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第五课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 “地球村地球村” ” 一、设计意图 (一)课标透析 本课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规定设立: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 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

3、友好交往,尊重不 同的文化与习俗”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 (二)学情分析 中国有着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首先必须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 族的交往大大增加,有必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进行国际交 往的教育;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也容易使学生受到不良文化 的影响,或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产生沟通困难。这些都有必要给 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 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 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

4、法;理解 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具有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 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 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 够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 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促进派。 二、内容结构及教学建议 (一)内容结构 本课分为两框四目: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 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第二框“做友好往来

5、的使者 ”,分为“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两部分。 它们之间有着如下内在联系: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正 确对待文化差异 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的 文化 搭起文化的桥梁,善于与不同文化沟通,弘扬本民族文化。 (二)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每框1课时,共2课时。 2、课前准备:请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 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饰、音乐、人物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的 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外来文化”。 3、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 富性,树立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情感、态度和

6、价值观。 三、内容分析及活动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难点: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框第一框 世界文化之旅世界文化之旅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 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 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汉高祖刘邦时,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古代,在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 ”。唐人登高诗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杜甫的七律 登高。还有吃“

7、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 九层,上面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 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 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 酒,起源于陶渊明。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 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 在头上的。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 代开始,历代盛行。宋代,将彩缯剪成茱 萸、菊花相赠佩带。清代,北京重阳节时 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 吉祥。 节日名称来历传统食品 庆祝方式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家家户户贴窗花、对联和年画 ,元

8、旦黎 明,把钞票塞进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 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少女们身穿带花 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 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 声,以此驱除邪恶,元旦早餐吃砂糖竽艿、 荞麦面等,喝屠苏酒。吃黑豆和小鱼干等食 品。 传统的新年,即 “宋干节”,也叫“ 泼水节”,人们抬着 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 像出游,相互洒水祈 福,举行大规模的“ 赛象大会”。 把尼罗河涨水的这 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 ,称为“涨水新年” 。在门口放一张桌子 ,七八只碟子供着 植 物种苗,象征丰裕。 新年夜合家团聚, 围桌痛饮香槟酒,按 照传统,这一夜每个 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 藏酒。 问题探 究 我当翻

9、译家 If you old three old four,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找找外来词 当别人称赞你真漂亮时,一般你会怎么回答? 英国人的想法:这个人怎么这么有意思,还要 我回答他哪里漂亮,那就告诉他:“Every where( 到处都是)”。 西班牙人的看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国家 ,即使是好朋友吃饭,也是AA制,最好的也是先讲好 谁付费的。 你的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 分帐单,你会怎么想? 其实你不懂其实你不懂 我的心我的心 你到美国人家作客,他们和你打过招呼后就让你自己安 排生活,他们则去看电影,甚至没给

10、饥饿的你准备一顿饭, 你会怎么想? 美国人的理由: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崇尚自 由,这么做是给客人最大的自由。 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几位日本朋友非但没 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你 会怎么想? 日本人的理由:管好自己就是对集体和别人最好的 贡献。我们做事大多是以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前提的, 一切要靠自己。 你碰到了一个德国朋友,问他:“你几岁了?一个月 赚多少钱?”你觉得德国朋友会作何反应? 德国人的反应:“这是我的隐私,为什么要告诉你?” 1970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金日成主席 曾在平壤市玉流馆内以“全狗午宴”盛情款待。就 座之后才发现,满桌均出自一个“狗

11、”字:狗头肉 、狗蹄子、狗下水、狗血肠等,后上的热菜,也是 红烧狗肉、清炖狗肉、狗肉汤等,尽管烹饪方法不 同,但吃起来道道菜香而不腻,味美可口。宴会开 始不久,服务员发现一位中国同志不动筷子,马上 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清蒸鸡。周总理见状,对在座 的中国同志说,入乡随俗,在朝鲜工作,就得学会 吃狗肉。说着,周总理夹起一块狗肉,津津有味地 吃了起来。 周总理入乡随俗,从中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推 行殖民文化,进行文化侵略;希特勒推行种族灭绝主义 等。 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对很多东西都作出了统一 标准,如: IEC ITU ICC CIE IAEA ICAO NA

12、TO ,我最熟悉的莫过于ISO。这些标准都为我们的生产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是否 也可以为文化制定一个同一的标准呢? 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才组成了我们 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第二框第二框 做友好往来做友好往来 的使者的使者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确保护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难点:如何面对文化冲突。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小雪与Mary 1)如果你是Mary,会怎么办?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 价Mary的处理方式吗? 3)有人说,在20世纪80年代,开 放意味着

13、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在今天 ,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都市快报 2006年8月21日午夜12点多,杭州天城路上,一辆蓝色马自达轿 车撞到了下班回家正在过斑马线的女子,更不幸的是,被撞到时, 头正好撞到对面车道疾驶而来的出租车上,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死 者叫喻莉,今年31岁,职业是医生。 两次被撞地点都在斑马线上。 马自达司机说:对面车灯太亮,我根本没有看到斑马线上有人 。 出租车司机说:看看没人我就没减速,谁知会突然飞出一个人 。 两个司机都承认:斑马线前没有减速或停车让行。 交警说:斑马线前一定要减速。 在比利时,城市很少有红绿灯,为什么能够秩序井然? 你对“只有人,才是万事万物的红灯”

14、这句话是如何理解 的? 欧洲的汽车文明,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和启发? 找寻我们身边的外来文化 我们最爱喝的饮料是 我们最爱吃的快餐是 我们最爱看的电影是 我们最爱看的漫画是 你所展示的外来文化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你能察觉到这些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吗? 外来文化都是先进的吗?你是如何对待这些外来文化的 ? 如何评价我们现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然而端午文化在韩国不仅深入 人心,而且在1967年就被其政府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 2003年更决定将它拿来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 非物质遗产”,并于2005年底申报成功。 有人说,不就是一个节日嘛,没

15、啥大不了的,没有就算啦 有人说,端午节是土生土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 宝贵的财富,韩国这么做太过分了,中国太丢脸了 有人说,端午节已成为东亚文化圈中的共有文化遗产,韩 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 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并不是一件坏 事 端午节还是我们中国的节日吗? 面对可能出现的 “中秋节”、 “重阳节”被“抢”,我们应该怎 么办? 如何理解“民族的文化就是世 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 的文化”? 选取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就其 来历、历史沿革、传统食品、庆祝 方式、现状、发展前景等方面写一 份调查报告。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设计意图 (一)课标透析 本课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规定设立: “具有世界眼光”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 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