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700496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的护理ppt63535(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 神经外科四病房 商媛媛 人工气道的概念 ?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 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 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 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 1 上呼吸道梗阻 2 保护呼吸道以防误吸 3 作为吸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与痰液的 通 道 4 呼吸功能不全 5 创伤性脊髓高位截瘫 人工气道的分类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 口咽气道 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口咽气道的适应症 1. 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 有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抽搐者 3. 带有

2、经口气管内插管者可于气管插管旁 插入口咽气道,以防咬闭气管插管而发 生部分梗阻 护理要点 恰当的固定人工气道的外端 吸入性肺炎 防止并发症 口腔压伤 口腔卫生的保持 病人的体位 成人口咽通气道有大(100mm),中(90mm),小(80mm) 三种型号。鼻咽通气道的长度可按从鼻孔到耳孔 的距离来估计,大约比口咽通气道长2-4cm。放置 鼻咽通气道应注意润滑鼻部并沿鼻腔底部进入, 石蜡油润滑,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等措施有助于防 止鼻出血和避免并发症。抗凝治疗,腺体肥大的 儿童,颅底骨折的患者不宜使用。 人工气道的护理 uu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 u气管切开的护理 u气囊的护理 u气道的湿化 u

3、分泌物吸引 经口插管与经鼻插管优缺点的比较 经口插管 经鼻插管 优点易于插入,适于急救 易于耐受,留置时间较 长 管腔大,易于吸痰 易于固定 便于口腔护理,患者 可经 口进食 缺点容易移位、脱出 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不宜长期使用 不适于急救 不便于口腔护理 易发生出血、鼻骨折 可引起牙齿、口腔出血 可合并鼻窦炎、中耳 炎等 如何预防人工气道的意外拔除 ? 每日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 ? 适当的约束 ? 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应给病人头部 活动范围;为病人翻身时,应将呼吸机管道 从固定架上取下,以免被牵拉而脱出 ? 必要的镇静 意外拔管的处理 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立即给予恰 当的吸氧方式,密切监测

4、生命体征,立 即准备好气管插管的用物,随时准备重 新建立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护理 u气管插管的护理 uu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 u气囊的护理 u气道的湿化 u分泌物吸引 优点 1、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 2、管腔短,口径大,便于吸除 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 。 3、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 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 留或终身带管。 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 创面的护理 套管的护理 套管的固定 吸引 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术 护理要点 1、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 ,尤其在48小时内严防套管滑脱或移位。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 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

5、局部给予止血药。 3、气管切开垫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 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天更换12次。 4、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 并发症。必要时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 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5、使用金属套管时,内套管应每日清洗 、消毒一次。外套管每月消毒一次。塑 料套管每12月更换一次。 6、拔管前应先吸除套管内外的分泌物, 拔管后吸除窦道中的分泌物。消毒伤口 ,并拢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伤口,盖 上消毒纱布,使伤口不漏气。 人工气道的护理 u气管插管的护理 u气管切开的护理 uu气囊的护理气囊的护理 u气道的湿化 u分泌物吸引 目的 施行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时,提供无漏气的条件;

6、 防止呕吐物等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 吸道(误吸); 防止吸入全麻药从麻醉通气系统外逸,维持麻醉平 稳。 人工气囊的护理 气囊护理的意义 充盈不够,发挥不了密闭气道的作用 充盈过度,又会增加损耗和局部的压迫 气囊充气及压力监测 手指捏感法 固定注气法 血压计床旁测定 专用测气囊压力装置 电子气囊测压装置 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 2.45KPa(25cmH2O)以下,即 低于正常的毛细血管灌注压。 具体操作步骤:(1)医生或麻醉师按常规方法 给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护士将听诊器放置于 颈部喉及气管部位,给气囊充气8-10ml,直到气 囊周围完全不漏气;(2) 通气吸气时,逐渐从 气囊抽气

7、,每次抽0.25-0.5ml,直到吸气压力到 达峰值时出现少量漏气为止,然后再注入0.25- 0.5ml气体 气囊充气量 漏气技术最小封闭容积 定期气囊放气 1、每68小时放气囊一次,每次510分钟 。放气囊时必须应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 技术,吸净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误 入气管,引起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2、患者进食时,应将气囊充分充气,并让患 者半卧,以免误吸或食物向气道内返流。 3、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应将气囊充分充气 以免影响潮气量。 定期气囊放气指征: 为了评价气囊的漏气情况。 为了清除气囊上方的潴留物。 为了让病人发声。 在气管插管、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或外科手 术后,为了评价气囊内气

8、体的容积。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 (需2人配合操作) 1、患者取平卧或头低脚高位。 2、充分吸引气道内、口、鼻腔内分泌物。 3、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连接,在患者 吸气末时,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以充 分换气。 4、患者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简 易呼吸器,使充分膨胀,同时助 手放气囊,并在患者呼气末时迅 速充气囊。 5、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 如此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 清除气囊上的分泌物为止。 气囊管理不当并发症 气体从套囊薄弱处逸出而失去防漏功能; 当囊内内压超过4.3kPa时,可引起局部粘膜 压迫性缺血,痊愈后可能形成环形瘢痕而致气 管狭窄; 气管扩张,气管后壁膜部受损。 长时间过高

9、的囊内压还可能引起气管软化或坏 死,向前可破入无名动脉,向后可穿入食管, 均足以致命。 人工气道的护理 u气管插管的护理 u气管切开的护理 u气囊的护理 uu气道的湿化气道的湿化 u分泌物吸引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 气道湿化的作用 湿化方法 1 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 2 呼吸通路过滤器(人工鼻) 3 气道内雾化 4 气道或人工气道内直接滴入 湿化液一般每日不少于200250 ml l 持续滴注可用微量泵,一般为510 ml/h l 间断滴入为每隔3060分钟向气道内 滴入23 ml湿化液 湿化效果的判定 ? 1、 湿化满意 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 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

10、音 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2、 湿化过度 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 ;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烦 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脉 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3、 湿化不足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 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 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痰液的判断标准 ? 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 ? 度(中度粘痰):痰较度粘稠,吸痰后有 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 干净 ? 度(重度粘痰):痰粘稠,常呈黄色 ? 二度和三度的痰液打水吸痰(无菌生理盐水每 次5ml) 人工气道

11、的护理 u气管插管的护理 u气管切开的护理 u气囊的护理 u气道的湿化 uu分泌物吸引分泌物吸引 有效的吸痰决定于 ? 压力:成人用120150mmHg ? 儿童用80100mmHg ? 吸痰器内径大于4mm,一般为气管插管 或气切套管内径的1/22/3 ? 集痰瓶容积小于3000ml ? 将痰液稀释,如用生理盐水或无菌纯化 水 吸痰引起的并发症 缺氧:吸痰时将分泌物吸除的同时,肺泡塌 陷,从而导致缺氧的发生。 心律不齐: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呼吸道粘膜机械性损伤:压力过高,用力过 猛,不必要的抽吸,不合规定的吸痰管。 感染 吸痰管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扩张不全,缺氧 。 并发症的预防 吸痰前后应间隔,应供应纯氧 每次吸痰时间勿大于15秒,两次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选择适宜口径的吸痰管, 插入时不得吸痰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氧饱和度和 心电的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当心率明显 减慢或氧饱和度下降至90%则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 浓度氧气吸入,并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 小结 ? 良好的人工气道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 的发生,因此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的固定, 气囊的管理,气道的湿化,分泌物的吸引都是 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们缺一不可 &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