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货币流通量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69930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和货币流通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和货币流通量(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形式 货币流通量规律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说明: 第一,本章的研究限于作为一般交换媒介和支 付手段的货币,暂不涉及执行资本职能的货币( 作为增殖手段)。 第二,以贵金属为对象。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 自然形式如形状、性质、用途等。 商品价值的表现: 价值形式(商品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顾名思 义,即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无差别一 般人类

2、劳动。商品自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商 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表现出 来,即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 系中表现出来(交换价值)。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谁都知道商品 具有同它们使用 价值的五光十色 的自然形式成鲜 明对照的、共同 的价值形式,即 货币形式。” 马克思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 的发展演化的结果。 因此,政治经济学通 过研究价值形式的演化 过程,来“探讨商品价值 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 ,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 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 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 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 。” 第

3、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的种类和发展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价值 ? 价值 价值 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 交换 ? 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 与较低的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 种商品表现出来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羊 2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主动要表现价值, 并通过斧子相对地 表现出来 起主动作用 作为价值的表现材料 ,证明商品羊具有同 自身相等的价值 起被动作用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个别等价物 意义:简单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 历史起点。“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 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4、马克思 ) 缺点/不足: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的凝结这一属性没有充分得到表现。 不完全、不充分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简单价值形式中价值的表现方式: 价值在质上的表现: 绵羊=斧子,斧子就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 对绵羊来说,斧头就是价值。如果绵羊能交换 成斧头,绵羊的所有者就拿到了自己商品的价 值。 价值在量上的表现: 1只绵羊=2把斧子价值表现的相对性(斧 头作为绵羊价值的代表,而不是直接表现出价 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斧头的数量相对地 表现绵羊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 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5、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 只 羊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特殊等价 物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进步: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 品(羊)的价值从质上和量上表现得比较充分。 不足: 扩大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仍不够充分。 具体来说: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每一 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特殊等价物)。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 表现形式,即价值作为商品界无差别性质仍未得到表现。 表现: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反映为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3.一般价值形式 左端是一切商品,固定在相

6、对价值形式上,右端是一般等价形式 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物物 交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一般等价物出现使交换更容易发生)。 不足:由于一般等价物不固定,不同地区间的交换仍存在困难。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1 只 羊 一种商品 人们从普通商品中分 离出来的,它充当着 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3.一般价值形式 进步: 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 ,是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的飞跃。一般等 价物的出现使所有的商品在质上等同,在 量上可比,即交换更容易发生。 缺点: 仍有地区的局限性。在不同地区,由于社 会、地理环境、文化、习

7、惯等因素,通行 着不同的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地域的扩 大,要求有更加统一的一般等价物。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4.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等贵金属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1 两 黄 金 最发达的价 值形式 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只是 克服了一般等价物不固定时所 造成的交换上的困难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马克思马克思 注:不能把金银变为货币的社会属性和金银适宜 作为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混淆起来。 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币商品的特权,独占等价形

8、式的地 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得它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 金银成为 货币以前 ,也是一 种普通商 品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说明: 价值形式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发展到货币阶 段。 价值形式的演化是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推动 的。 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商品作为价值存 在,要求表现价值的特有性质。但是它的表现 方式又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因此,要求有 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寻求更加适合的形 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个别-特殊 -一般-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化的必然结果); 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发展的必然结果。( 矛盾外化但

9、并未消除交换解决) 注:货币的出现,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 启示: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即,它随商品交换而自发 产生,也将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解决物物交换的困难 将商 品世界划分两极:一极是各种 各样的商品,另一极是货币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 币 是 特 殊 商 品 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无差 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双重性 自然属性决定自然属性决定 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 : 普通商品普通商品 特 殊 商品二因素 价值 使用价值 社会职能决社会职能决 定的使用价定的使用价 值值: :货币商品货币商品

10、商 品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不管货币形式出现怎样的变化,货币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流 通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支 付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二、货币的职能 价 值 尺 度 价 值 尺 度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 作用。本质决定职能 ;职能是本质的具体 表现。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充当表现、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该种商品价值(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劳动时间) 外在尺度 内在尺度 劳动时间 价 值 尺 度 价格 商品 价格 价值尺度 如何执行? 商品价值的 货币表现 外 化 第三章 货币与

11、货币流通量 衡量其它商品价值量的多少 该种商品价值(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劳动时间) 内在尺度 外在尺度 货币商品自 身的价值 价 值 尺 度 价格标准 商品 价格 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的变化,同商品自身 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例,而同金属货 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例。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衡量其它商品价值量的多少 该种商品价值(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劳动时间) 内在尺度 外在尺度 货币商品自 身的价值 价 值 尺 度 价格标准 商品 价格 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手段职能时,只需要 观念上的货币,而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价格形式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矛盾加深。表现: 一方面

12、,价格和价值在量上产生背离。 一是受“商品价值量和货币价值量的变动不一致”的影响。 二是受其他外在条件影响,如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垄 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 另一方面,价格与价值在质上也可能偏离。 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换言之,没有价 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 虚幻价 格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流 通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支 付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货币的职能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W G W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物物交换 商品流通 W W G G G 买 卖 买卖结合 买卖分离

13、流通手段 打破了物物交换在存在 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 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发展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W G W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物物交换 商品流通 W W G G G 买 卖 买卖结合 买卖分离 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买卖脱节,从 而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现实的货币 可能性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流 通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支 付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货币的职能 流 通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贮 藏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 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 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金属货币 贮藏手段

14、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 货币贮藏 流入 货币货币 平 衡 流出 货币贮藏货币货币 货币货币平 衡 蓄水池 货币 流通 通胀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流 通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贮 藏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货币的职能 流 通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流 通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贮 藏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作为延期支付、清偿 债务,缴纳赋税与租金、 发放工资等方面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 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 助一定的契约形式,如欠条、还 款合同等。 支付手段 赊销赊购 流通手段 区

15、 别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三方均有力支付 可以相互抵销 甲 乙 丙 欠500元 欠500元 欠500元 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等 矛盾职能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货币 作为支付手段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方无力支付 相互拖欠债务甲 乙 丙 欠500元 欠500元 欠500元 支付链条就会中断,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债权 债务关系陷入混乱,从而出现支付危机,最终 导致商品生产和经营开法进行。 加深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另一方面,货币 作为支付手段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的职能 流 通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流 通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流 通 手 段 价 值 尺 度 贮 藏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世 界 货 币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 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职 能 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购买外国商品 作为社会财富在国家间转移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战争赔款、国际援助、在国外 金融机构存款等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